分享

龙争虎斗——因地制宜看唐与吐蕃的博弈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公元7-10世纪是个英雄不寂寞的时代。法兰克、阿拉伯、拜占庭唐、吐蕃等帝国,在各自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史诗。唐与吐蕃的博弈,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无所不用,也是那个时代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今天这篇文章则更侧重一个新的角度——地理。通过对比各个战场,兵法中“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总体思路的主要来源是《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具体问题层面也参考其他史料、学者作品以及芝兰此前的作品等。

一、唐、蕃军事概况和吐蕃扩张的动因

(一)唐朝

早期,采取府兵制,折冲府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训练,战时则临时指派将领,士兵平时为农、定期训练和轮值“番上”,战时自备装备、粮草。这样的军制,适合于本土和边疆的战争,而随着战事深入内陆、频率增多、均田制的瓦解,府兵逐渐被募兵制取代,兼掌军事和民事的节度使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造成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这方面大家比较熟悉,不做赘述

(二)吐蕃

在唐朝统一中原不久,吐蕃也吞并了羊同(象雄)和苏毗,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

(青藏高原势力大致位置图)

吐蕃在中央实施一个大相之下诸位各有分工的宰相的制度,大相也是军队的直接掌控者。吐蕃将全国的军队划分为五如“六十一东岱”,“如”相当于军区,下辖“东岱”类似唐朝的折冲府,战时变成万户、千户、百夫长等各级指挥职务。随着扩张的步伐,这套制度逐步转化为:戍边元帅、节度使等多样的军制

战时,吐蕃各部落倾巢而出,前面是青壮拿着刀砍人,后面后面老幼妇女赶着羊马呼啦啦地跟着负责后勤。这就是吐蕃和唐朝的战役动辄几万几十万出兵的原因了。(这就是农耕民族不可比的地方了,我们再拼命动员,得有人运粮吧?时间长的得有人在后面维持生产吧?咱们咋也不能让他们扛着田地去前线吧?)

吐蕃军队

随着扩张的步伐,吐蕃还建立了驿传、哨卡、守备、奖惩、后勤等各方面制度。在标准化基础上,因战区而异。可参考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和朱悦梅《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吐蕃军队给养方式探蠡》等作品,后文也会有所讲述。

除此之外,“重兵死、恶疾终”的尚武民风,“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刃不能甚伤”的精良甲胄,“严肃”的军法,“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的政风,充足的军马,以及刚好赶上相对温暖的时期,都构成了吐蕃强大的重要条件。

(三)吐蕃扩张的动因

首先,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恶劣,高海拔、寒冷、多冻土、多山地峡谷的条不适合种植谷物,这严重制约了吐蕃生产力。

从经济来说,吐蕃建国初期所控制的地区可分为两部分:南部有限而分散的河谷农业区,和北部羌塘广袤但是极其脆弱的畜牧区。

两个地区的生产力均是有限且不均衡的,需要地方之间调剂。调剂的方法,一种是通过商贸,农业区用粮食、布匹等,交换畜牧区的牲畜、乳类产品,以及两区和尼婆罗、天竺、中原等的商贸往来;另一种则是劫掠,这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资源匮乏和关市政策限制的情况下经常采取的手段,特别是畜牧区,直至民国仍存在大量以劫掠为生的居民。跨区域资源调剂的需求,是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国策的关键动机。他们希望以此控制更多资源产地或商路枢纽。

二、西域战场

西域,本文主要指新疆和中亚局部,这一带的北部主要是草原,南部是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和依托绿洲存在的散碎小国;西部的中亚部分,是各国势力的交汇地带。对于唐朝,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向西方的门户;对于吐蕃,则是联通草原和进入中亚的通道。从唐击垮西突厥汗国后的七世纪下半叶开始,两国开始了西域角力。

(一)初入西域

吐蕃兴兵进入安西的线路,主要是进入克什米尔、帕米尔高原一带,然后从西向东进攻。吐蕃联合弓月、疏勒及西突厥部分部落与唐军作战,662665670年三次向唐出击,迫使唐朝放弃安西四镇。692年,唐军在王孝杰率领下击垮吐蕃,收复四镇。此后,吐蕃转为袭扰河西,试图使唐朝“春不耕、秋不获,不出五六年,可短其右。”然而,数年后吐蕃爆发内乱、唐朝趁机反攻,使吐蕃的西域攻略落入低潮。

(二)帕米尔争锋

但是这段时间,吐蕃在西域也没闲着,又是与突骑施联合,又是与大食共同扶植拔汗那,为再次出击四镇做准备。

722年,吐蕃向小勃律发动进攻,小勃律遣使向唐朝求救,称“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矣。”于是唐朝派兵击溃吐蕃。

之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吐蕃多次出兵小勃律、联络突骑施,同时在河湟牵制唐军,终于在737年成功拿下了小勃律,筑连云堡、并与勃律和亲。

那么,小勃律为何如此重要呢?请看图

从以上两图不难看出,勃律位于今克什米尔,就好像青藏高原的一只手,伸进局势错综复杂的中亚。政治上,控制了这个地方的吐蕃,就可以向周边各个方向出击。从地形来看,从这里既可以对塔里木以及南亚北部进行居高临下的打击,又可以畅通地进入帕米尔。吐蕃通西域的路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东线从柴达木经阿尔金山进入新疆东部,西线从克什米尔经西部进入西域。东线离唐军主力太近,因此西部自然是吐蕃最有可能采用的路线。拿下此国,既保护了自己帕米尔及其以西的道路(可通往突骑施、大食两个重要盟友),又给唐人西进造成了阻力。此后“(葱岭)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

唐玄宗的战略也是敏锐的。吐蕃和突骑施打得火热的时候,他便利用突骑施和大食的矛盾主动拉拢大食牵制此两国。吐蕃控制小勃律后的第十年(747年),河西和河湟形势好转,他立即派高仙芝精兵突进葱岭。

克什米尔山川密布,只有几条关键的山谷适宜军队通行。据此,高仙芝先是卡住了吐蕃的必经之路坦驹岭、娑夷水藤桥,随即迅速拿下小勃律,紧接着相继敲打了石国、突骑施、朅师等吐蕃盟友,首鼠两端的西域诸国纷纷倒戈。在河湟和河西,哥舒翰也加紧了对吐蕃的进攻。此后几年,唐的西域势力达到了顶峰,直至怛罗斯之战被大食击败。

(三)吐蕃最终入主西域和军事制度易变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已经无力顾及西域,吐蕃人卷土重来,先是切断河西,使唐本土和西域断开,随后又吞并了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据王尧、陈践、朱悦梅对西域和敦煌的古藏文文献研究,吐蕃在当地进行了全方位军制变革。

相比吐蕃在本土和河湟等战场的整部落驻守,驻扎安西腹地的吐蕃部队采取了各部落分派人员驻守的形式。吐蕃的主要军事据点都可以看到各部落的人员,唯一的例外是苏毗,它在罗布泊单独驻守。人员的选拔,也变成了各部落定额征兵前往。

给养制度方面,部落群牧也很难适应这里的环境,因而从经略帕米尔开始,就逐渐开始与当地市易。进入塔里木各绿洲之后,直接经营农业或对当地农民征收农产品成为主流。畜牧仍然少量存在,但是却变成了政权划定牧场、设置牧官管理。此外,还有粮贮(仓库),用来储存农产品。驻守方面,各个据点建起了城堡,经师(僧侣的一种)的出现也开始增多。

这是绿洲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塔里木一带的绿洲小而分散,彼此缺乏联系,加之干旱的气候,每个绿洲难以承载一个庞大部落,适宜放牧的地方也很少。因此,将军队化整为零,无疑是明智之举。将部落打乱驻守,既便于分散管理,又能兼顾各部落利益。僧侣受到重视,则是因循西域浓厚的佛教传统和加强对当地部族的管理的措施,笔者个人估计和相对恶劣孤独的环境可能也有关。

图片来源《吐蕃王朝军事地理研究》

三、河湟、河西和关陇

此三地位于西藏的东北向,是双方大兵团会战的焦点地区。河湟是西藏到内陆的过渡地带,此地落入吐蕃之手后,关陇和河西的地图也随之打开,吐蕃开始威胁唐朝的心脏,并最终切断其右臂、连结草原。

(一)饮恨大非川

青海占有青藏高原向平原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3000米以上。本次所涉及的河湟战区,不仅指河湟谷地,还有青海湖周边及其以北至祁连山。这里是吐蕃进入关陇、河西的必经之路,也是护卫河西和丝路的关键部位。自汉时起,对羌人的镇服就是对河西走廊畅通的重要保障。

隋唐时期,这里被吐谷浑控制,在隋、唐、蕃的先后多次打击下,吐谷浑逐渐式微,最终在663年被吐蕃消灭,吐谷浑王曷钵和弘化公主逃奔凉州。670年,吐蕃对西域的攻击和快速上升的侵略势头让唐高宗颇为不满,命薛仁贵为主将、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为副将,率军十余万出兵吐谷浑故地。

标注“河口”处即乌海

按照薛仁贵计划,郭待封等率辎重部队在大非岭留守,他本人亲率2万轻锐前进,欲打吐蕃措手不及。他的先头部队在乌海首战告捷,谁承想郭待封这个二货不甘居于薛仁贵之下,擅自引兵前进,结果在乌海附近被吐蕃20多万部队进攻,辎重全丢给人家了。薛仁贵只好引军返回大非川,又被40万吐蕃军围攻,唐军死伤殆尽,只好与吐蕃主帅论钦陵议和才得以返回。

这场失败,传统观点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郭待封擅自行动。但除此之外,学者如朱悦梅提出,从薛仁贵行军过程中并未遇到吐蕃大部队,后来唐军反而接连遭遇大军看,吐蕃主力最初并不在薛仁贵行军路线。并结合考古显示都兰相对平坦以及都兰有吐蕃长期经营痕迹(如都兰吐蕃贵族墓地),认为吐蕃主力很可能来自都兰,自西向东进入大非川(可参考G6公路)。而由于唐朝此前并未深入超过大非川,因此对地形未做充分调研,也就对此疏于防范。如果推测属实,再加上唐军在兵力上也是绝对劣势,即便郭待封听从将令,结果也差不多。大非川一役使唐朝从此退出了河湟战场的核心地带,吐蕃也继续向东、北进行一定程度扩展,河西和关陇从此处于吐蕃的直接威胁之下。

图片来源《吐蕃王朝军事地理研究》

(二)河湟外围拉锯

大非川战役后,吐蕃在青海湖、柴达木一带,居高临下威胁陇右道各州。将可以沿祁连山的纵谷向北,或从湟水、洮河等谷地向东渗透。相比于大非川一带的平原,这些山谷较狭窄便于控扼,唐军也据此调整防务策略。

守捉、城、镇、军,都是军队定点镇戍的单位,归道总领。唐军在这些谷地遍设守捉、军等,如湟水中上游的白水军、定戎城、安人军、绥和守捉,祁连山一线设置白亭守捉、大斗军、建康军等。后来青海湖龙驹岛上还设置应龙城,以防冬季湖面结冰之时吐蕃突入。这些军镇有的紧贴边境,有的离边境数十公里,形成一线守备和预备队结合的防御体系。随着战事的愈演愈烈,唐军的军镇逐渐成为权力和实力更为强大的节度使。

吐蕃也进行了军镇部署,洪济桥、石堡城、新城、祁连城、大同军等军镇,以青海湖北界的渔海军为后勤中心和预备队,组织对唐边境的攻势。吐蕃军队中桂(作战)、庸(后勤)分化,以及牦牛等牲畜集中负责运输,反映了吐蕃军队向适应远征转型。

大非川战役至玄宗时期以前,唐蕃两国沿着这样的防线来回拉锯互有攻守,总体来说吐蕃攻势更强。但唐军连贯的防线,吐蕃也是难以突破的。玄宗中期以来,唐军对吐蕃发起大规模反击,从青海湖以北和九曲以东的谷地突破吐蕃防线,为了协调各军联动作战,先后出现王忠嗣、哥舒翰两位身兼多镇的节度使(东边也有一位更有名的——安禄山)。至天宝十三载(754),唐军收复了九曲、青海湖一带(蓝线所示)。

陇右道东部(图片 来源 地球知识局)

(三)门户大开

安史之乱后,虚弱的唐朝再也无力维持防线。吐蕃于是长驱直入。

河西方向,吐蕃先是突破了凉州,自东向西逐步吃掉甘、肃、瓜、沙,切断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很快又吃掉了安西、北庭。以往在祁连各山谷鏖战,容易受到暴风雪影响,隋炀帝和吐蕃将领悉诺逻都吃过这个苦头。因此在趁唐朝边防虚弱,集中兵力快速突破,然后在河西走廊内部贯穿打击,最大程度地规避了这个风险。

关陇方向,今甘肃东部的河、兰、渭等诸州皆相继沦陷,吐蕃直击关中,一度进入长安。吐蕃对关中的攻略线路,前期主要是正东向直取长安,但由于唐朝京畿防务的加强未能得手。大历三年(768)后,便转为从原、灵、盐等州北上贯通蒙古高原,既为了取得草场以加强游牧部落后勤,也试图联络北方民族加强攻势。

唐朝方面的反制:军事上,派重兵守住灵州,在灵州、盐州均有多次大战,后来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逐步置堡垒、军镇;命剑南节度使韦皋出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势,纾北边患”。外交上,利用吐蕃和回鹘交恶的机会,让回鹘成为重要的牵制力量,以及联络大食、南诏等国在其他战线上进行牵制。就这样收复部分失地,长庆会盟前后,关中逐步形成了“定边-马岭水-六盘山-陇山”的边界线,暂缓关陇危机。在后来趁吐蕃崩溃又收回河曲、湟水流域和河西(归义军),但中原王朝重新收回安西,就要等到清朝了。

唐与吐蕃的博弈(图片来源 战争事典)

四、剑南西川和西洱河地区

剑南道大致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和滇、贵、甘、陕等省局部,西洱河指滇西北地区,即所谓“康区”。此二地区存在诸多方面的共性:

1、山高地陡:这里的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达3000-5000米,边缘地带也有1500-3000米。总体较高并且内外差距巨大,使得这一带植被和经济过渡特征明显,被称为“川滇农牧交错地区”。

2、山川密布: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注意,横断山脉不是某个山脉,而是川滇藏之间南北走向山脉的统称)之间山河交错,小型山谷更是不计其数。陡峭地势和湍急水流使得这里难以通行大规模部队特别是骑兵,因而对双方的攻防、建制、后勤、动员有很大影响。

3、部族林立:川西的羌、蛮部族;云南的诸蛮和中等势力南诏。这些势力夹在唐蕃之间来回摇摆,对他们的争取可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4、唐蕃间边境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即使安史之乱后亦是如此

5、唐所掌握范围内,均归剑南道,所设都督府、州建制之密集令人发指,羁縻较多

(一)剑南战场的焦点

唐蕃在北、中部的攻防焦点,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其一,是北方的松、茂、维州为中心的北部羁縻州群。此范围内松、茂二都督府统领西山一带的归附羌部,是唐控制西山诸羌的中心。对这一带的进攻,有利于打破唐朝的蚕食之势、扩充自己的力量,并形成对巴蜀平原的压迫。

唐蕃的第一次交锋,就发生在此地。638年,松赞干布以追求公主为名率20万军围攻松州,被唐军牛进达率军打败。此后667年吐蕃对松州的进攻,迫使十二“国”(部落)归顺。

维州地势险要“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也是吐蕃攻略的中心,故唐军在维州周边布有诸多军镇,其中最重要的是安戎城,它置于吐蕃入川的要道。安戎城陷落后,维州也陷落,诸羌、西洱河诸蛮望风而降,直至开元年间重新夺回二地。763年吐蕃再夺维州,对此《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则狗血故事:

“吐蕃潜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年后,两男长成,窃开垒门,引兵夜入,遂为所陷。”(爱情的力量真是无坚不摧)

公元801年,韦皋九路出兵主动进攻吐蕃,以分其军力,缓解北方攻势。他的部队在当年包围了维州,次年吐蕃大相论莽热亲率军十万解围,可见此地在该战役中的焦点地位。是役,唐军击败了蕃军并生擒论莽热,但终未拿下维州。对维州的争夺,贯穿了唐蕃战争的始终,直到849年吐蕃分裂,唐收回维州。

其二,是在剑南边境的中部嶲州的台登。参考下图中的公路便不难看出,台登城是蜀地重要交通枢纽。可向北、东北进入四川盆地腹地,亦可南下通西洱河地区。虽然台登西侧有牦牛山脉的保护,但是这段山脉在柳强镇和越嶲之间存在数条纵谷,因此吐蕃军队的进攻一般是兵分多路,自西向东通过纵谷穿过山脉,然后南、北、西实施合围(如红色箭头示意),可参见两《唐书·吐蕃传》中贞元十三年吐蕃之三路进兵。围绕着台登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唐军也布置了如普安、沙野、新安、永安等军城(镇),相互策应。战时也可按蓝色箭头方向增兵,对蕃军形成夹击(参见《新唐书·两爨蛮传》贞元五年唐和东蛮对台登的夹击)。

除此之外,对于嶲州的攻略还有两个目的:1、截断唐朝通姚州、云南的道路,加强对西洱河方向的控制。2、夺取盐产地昆明(今盐源),以弥补自己产盐技术的不足。南诏占领昆明后,吐蕃也继续与南诏争夺此地。吐蕃一旦同时拿下南北两处,便可形成一种犄角攻势,南北策应,形成对成都平原的威胁。

总的来说,这个战场吐蕃进攻的热情更高,唐的进攻则较为有限,并且主要目的在收复失地和策应其他战场而非进占领土。从地理上说,原因主要在于向西进军不仅地形越来越不利,而且吐蕃在此地也缺乏重镇和富饶之地,深入进攻吃力不讨好。同样,地形也限制了吐蕃的进攻步伐,即使安史之乱后也顶多向前推进一州左右(松州一带的小州不算“一州之地”)。故此战场不会出现北方各战场的大开大合。

西洱河地区

(二)筑城防御

峡谷密布交错的局面,使得集中大量部队、一次性长驱直入的进攻难以实施,同时密集的峡谷也让进攻线路既确定又不确定(总体可行的路线确定,具体到某一次从哪里出击不确定),因此双方都重视军城的建设。唐蕃双方都采取了在边境要冲筑城防守的策略。唐军的镇戍,前文已经有所提及,且与河湟、河西大同小异,故不再详述,相比之下,吐蕃的军城更有特色、值得一书。

吐蕃的军城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进攻型主要是围绕维州和台登城,以及在攻陷这些地方后,在当地修建或利用攻占的唐军军城而建,离战区最近,这可以使得进攻和撤退都有根据地。防御型一般用来保护指挥中心、后勤中心、交通枢纽或者管理羌民的中心,这适应了吐蕃东部边疆多定居农耕居民点,难以游牧的特点。

同时,吐蕃的军事建制也趋于小型化。在这一带出现了笼、栅这种小型的驻防建制(“笼”可能是以城堡或碉楼为单位,可参考今天康区的碉楼)。在环境类似的西洱河地区,吐蕃仍然密集地建筑这样的密集城堡,实施步步为营的扩张战略。南诏亦修筑众多城堡以抵御吐蕃和唐,最有名的就是都城大厘(今大理)及洱海一带的“九重城”。

(三)两极格局与三足鼎立

剑南道和西洱河一带部族众多,北部是诸多羌部,中部是所谓“东蛮”等,南部是西洱河诸蛮以及后来统一的南诏。这些中间势力单独出击很难对唐蕃任何一方造成威胁,但是一旦归附却能加强被归附方面的实力,因而对他们的争取在这个战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北部和中部,形成明显的两极格局,即附唐或附蕃,两边对于这些部族的态度差别明显。由于吐蕃前线距离腹地较远且行军困难,故而重视征发他们作战、提供给养或作为向导以加强自己,手段比较简单粗暴:征服、迁徙(吐蕃迁入、当地部族迁出都有)、役使。本地防守的唐朝则更关注让他们保持稳定以削弱对手和作为缓冲,故通过羁縻政策控制诸羌,致使此区域都督府、州、郡密集。

这些部落首鼠两端,有时会因为一方军事胜利而归顺,如吐蕃攻克平戎城和维州导致诸羌乃至西洱诸蛮归顺,唐反攻又归唐;也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反叛,如羌族拓跋部归顺唐朝。

西洱河一带,早期诸部分散的状况下,也是类似情况。唐、蕃通过羁縻、分化、征伐等方式控制诸部,蚕食云南北部,同时亦策动对方境内蛮部反叛。

但南诏建国后则不同,这个说强不强、说弱不弱的力量,让该地区变得多少有点三足鼎立的味道。它通过抱大腿战略游走于两强之间,当大腿要踢它、踩它的时候,又能狠狠地咬上一口。

南诏建国前夕及初期和唐朝交好,将进入西洱河的吐蕃势力赶至剑川。天宝年间矛盾激化,南诏倒向吐蕃并两次重创进攻的唐军。779年吐蕃、南诏联合攻剑南失败,被吐蕃归咎,唐趁机拉拢之,又与唐朝结盟打吐蕃,打下吐蕃中节度的指挥中心和吐蕃通西南的枢纽铁桥、擒五王、降其民众十万口。长庆会盟后,吐蕃又和南诏达成了和解,南诏顺势转移矛头向唐,一度攻入成都。

图片来源 地图帝

可见,南诏虽然不若唐、蕃有攻略天下之力,却自保有余,并且在助攻或趁虚而入的情况下也是破坏力可观,无论对唐蕃都是一枚不轻的砝码。南诏说反水就反水,两国也都及时拉拢,给自己的对手造成重大压力。但是也留下了南诏做大威胁自己的后患。

八、总结

通过因战场而异的剖析,不难看出这场高水平的战略博弈的特点:

(一)因地制宜:

四个战场自然、政治形势各有特色,双方的战略、战术乃至建制,也都进行了因地制宜、因敌而变的调整。

1、西域:

西域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格局,大势力互相钳制,小势力来回摇摆,决定了外交战的重要性,因此吐蕃借助弓月、疏勒拒唐以入西域,后联合大食、突骑施以抗盛唐,而唐方面则联合大食对抗吐蕃-突骑施联盟。唐退出西域后又利用回鹘、大食在西域夹击吐蕃。克什米尔一带是吐蕃下山口和控制西域诸国的关键部位,吐蕃的兵威和亲软硬兼施、唐朝高仙芝部根据地形进行的关键点突破,体现对此的清晰认识。

2、河湟、河西、关陇:

三地相互联通,关乎唐朝心脏地带,也是吐蕃大兵团突入中原的咽喉要道。平原较多的三地,是大会战的中心,攻略大开大合。在这一带的博弈中,两国的大战役、远征体制也渐趋成熟。

大非川战役,熟知地利的吐蕃更胜一筹,一举夺得青海腹心,掌握主动。但唐军并不因此一溃千里,马上采取据谷防守,并积蓄力量转守为攻,收复失地。安史之乱后吐蕃趁虚而入夺取河西、西域,并一度沟通回鹘,唐朝经历了一段时间回血后也见招拆招,有条不紊反击。

3、剑南、西洱河

这一区域,自然条件极不利于大规模快速进击,特别是大规模骑兵会战。因此两方的战略进攻步伐均较小。因此双方都把运动战改成了阵地战,坚筑营垒。这样的地方也使得控制羌部的关键西北诸州和交通要冲嶲州成为了焦点,也是吐蕃两点攻势的基点。双方对于两个中心的争夺战,不可谓不精彩。中间势力也是本区域不容忽视的存在,故而双方积极主动控制寻求对他们的控制,以改变双方实力对比。

(二)战场联动

战场是区别的,也是联系的。在漫长而复杂的边境线上,两国几乎实施了从头到尾的联动。

基于西域和河西的联系,吐蕃在早期试图袭扰河西、断唐右臂以挽回西域败局,后期以攻陷河西作为吞食西域的前奏;基于剑南和云南的联系,通过对剑南关键的的打击迫降西洱诸蛮。唐朝后期面对吐蕃在北方的强大攻势,也能选择从剑南主动出击以牵制。

(三)豫交诸侯

两个国家的战争,往往不是两个国家的事情。在各战场都能看到其他势力的影响。西域的诸国,北方的回鹘,剑南的蛮、羌,云南的南诏,两国总能及时抓住矛盾果断拉拢,不可谓不机智。

特别是李泌提出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则吐蕃自困”,在当时的条件下更是神来之笔。详见本社公众号《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

很多历史迷、军事迷,喜欢关注战史上逆天甚至偶然性极大的胜利,震惊于牛人却忽视了大势。而《孙子兵法》却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对于大形势和基本规律的把握,才是胜利的关键。这场博弈或许阴谋不那么出彩,但能够统筹诸侯之谋、山泽之形、乡导之用,实施因地制宜又兼顾联动的阳谋,不愧为一场纵横二百年的王者对决。

参考资料:

1、朱悦梅:《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2、朱悦梅:《吐蕃军队给养方式探蠡》(论文)

3、《资治通鉴》

4、苏晋仁:《通鉴吐蕃史料》

5、《旧唐书》

6、《新唐书》

7、白桂思:《吐蕃在中亚:中古早期吐蕃、突厥、大食、唐朝争夺史》

8、《武经七书》,其中《孙子兵法》为主

9、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10、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

11、马长寿:《氐与羌》

12、杨若梅:《南诏大理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论文)

13、保宏彪:《试论唐初唐蕃战争对党项羌的影响》(论文)

14、王吉林《唐代南诏李唐关系之研究》

15、陆离《论长庆会盟后吐蕃与回鹘、南诏的关系》(论文)

16、芝兰学社:《雪域雄狮——吐蕃王朝的军事政治体制以大非川之战为例》(本社公众号可见)

17、芝兰学社:《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本社公众号可见)

关联文章

雪域雄狮——吐蕃王朝的军事政治体制 以大非川之战为例

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上)

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