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学“永字八法”无用?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

 书法心法 2021-11-01

永字八法讲的并不是“永”字,而是借“永”字讲解楷书的基本笔画以及用笔特点。

只是大多数人在学“永”字八法时太过肤浅,流于表面笔画形质,并不能涉及用笔本质。

先说表面,也就是大多数人能学到的那一层。

以“永”字做楷书法,主要是因为“永”字基本点画比较全面,一字之中涵盖楷书基本六笔,横、竖、撇、捺、点,钩。

当然,楷书单字中,并不乏涵盖五笔画的例子,为何但选“永”字?说是“永”为《兰亭》首字。此论真假并不重要,传言而已,对实践练习没有任何影响。(较真是好事,只是这股劲用在练上才有用,用在别处是祸害,对传言,姑且听之即可)

但有一点,“永”字确实比较困难(相对初学来说),做范字也有道理。

横、竖、撇、捺、点,钩。按理说,学会这几笔,楷书基本用笔可以用算入手了(非入门)。

之所以说这是表层,因为最简单,不过脑子就能学。

相对深入一点便是横折的练习,提撇的练习,撇捺的练习,这几基本笔画组合的练习。

基础笔画组合的练习,是为连贯用笔,写出楷书的生气、灵气做准备的,进而有利于行草。

当然,这也是表层,还不够深入,如古人仅总结出这几点就把永字八法当回事,未免太小看古人的水平了。

永字八法的精髓在于对“横竖撇捺点钩”的释义,也就是“侧勒啄~~~”这几个字。

很多人不明白这些字的含义,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笔发力特点。

侧是如何发力,勒是如何发力,掠,啄,策等等。

一掠而过,策马奔腾,悬崖勒马,等等,这些动词都暗含一股劲儿,或轻或重,或收或放。

所以“啄”和“踢”,这两个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跪笔弹锋是钩,弹出去的那股劲,和踢(正规版本写作:趯)差不多,踢和趯虽然本意不同,但意思差不多,都是蓄力再出去的动作。

之所以要把“趯”拿出来解释一遍,就是怕很多人死较真,换了字,就当作不对了。如果理解到本质,其实这两个字都可以用,甚至直接写“踹”也行。

论可死,学不可死。

发力特点是永字八法的精华,是笔画精神气的来源,里边有动作轻重的变化,这其中暗含用笔节奏的变化,写字速度并不是匀的,是有快有慢,无处不在变化的。

这才是永字八法的精华,只不过想要体会到这一层,即便科班式每日不间断学习,专攻楷书,也得四五年才能悟到。爱好者来说,很多人学十几二十年,楷书依旧是死的,也没能悟到这层。

所以永字八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有简单的学法,难也有难的学法。

其次,对今天来说,书法理论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永字八法并不适用了,它只适合信息闭塞,无有良师的年代。

故而,也是无用的理论,学不学,会不会,都不耽误练好字。

古人书论千万字,讲解的不过是数十字便可总结的基本概念,也就是书法的本质。

理解到本质,千百万字的书论可不读。读的话,可读薄,也可读厚,甚至可以用自己总结理论。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吹嘘“永字八法”的人。

我们不是背离古人,只是要知道何为糟粕,何为精华。永字八法不一定是糟粕,但在今天绝算不上精华,或可如鸡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