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篝火燃起来,星火可燎原

 醒来 wake up 2021-11-01

户协合照

    距离五号的活动已经过去了10天了,此刻坐在飞机上才勉强静下心来想要落笔写一写这场活动。

    那时那刻多么欢愉,此时此刻就有多么恍惚。像是从来没有真实发生过,在脑海里却又回味着,仿佛我是在图片和视频里的活动中活着。作为主办人,看着一场活动完结心里应该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大概很多人会说应该是开心、成就感以及自吧……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我从来都没有。甚至活动办多了,我已经开始熟悉心里的这份怅然若失感了,像是丢了点什么东西怎么找都找不到,又像是没了目标之后的迷失感,大雾弥漫,我失了前路的方向。两年前我办完骑行分享会后之后也是这样一种感受,那个时候还会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虽然过程中有问题,但结局总是圆满的,为什么我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呢?那个时候可人(分享嘉宾)还开导我道:没有必须的情感,你要接受你的失落,接受你的情绪,那就是你真实的感受。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吧,我开始接受每次活动结束之后的失落感了,甚至逐渐习以为常。这次毕业露营,一切的流程推进对我来说大概就已经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吧,习以为常的沟通,习以为常的准备,习以为常的催促和强势,以及习以为常的失落和怅然。

篝火

    但如果问我自己开心吗?反而有点不知道如何回答。全程要掌控流程以及推进活动环节,虽说因为经历的活动多了自己不至于绷着一根弦,但还是会有一种掌控感在里面,只要有了那份掌控感,自己就很难沉浸在一种情绪和状态之中,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分出来一个声音'’问自己现在几点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要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要找谁去负责一下,需不需要提前沟通'’,虽说这一切都已经熟悉到下意识了,依旧没办法让自己沉浸,眼睛里看到的更多是活动进行的情况,而不是和某个人某些朋友的链接感,也因此,用开心这个情绪来衡量自己,多少有点难以回答。但我确实已经尽力让自己快乐了,尽力让自己松弛在每一个氛围之中了,也尽力让自己变得开心了。

    我是一个很难开心的人,当然我也不靠快乐和开心活着,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活动自己至少办了几十场,也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出来了自己的需求,好像我的动力是靠反馈,从来不是靠开心。反馈对了,我就会觉得一切值得🌸虽然现在已经很晚了,有时间还是想要搜集一些反馈,那些反馈和感受,让一切值得,也让活动的感觉永久存在。

    那你说我有学到什么吗?毕竟年少时候的自己做点什么之后总是会问自己有没有学到什么🤔那个时候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学到,只要学到就值得。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渐渐发现这是个伪命题,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收获,都会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渐渐发现很多学到其实变得越来越隐性了, 为了学到而去做事情变得愈发的功利起来,以为自己学到之后很容易无法坚持,也就很容易无法获得更多深层次隐性的体验,反而成长更小,或许真的是唯有热爱才是最长久的动力吧,坚持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热爱,反而无须坚持。活动之后依旧会有反思和总结,但已经不再是为了学到了。

为什么要办这场活动呢?

    其实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这场毕业典礼的起源就是一次和牟子豪的对话,就是他那句“我是在户协找到的归属感”。大学这个机构里,我们每个人除了自己选择的身份,还有一个系统里的身份编号,从属于学院。我一直都挺疏离于那个系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忙我自己的事情,和它没有链接自然也就没有感情。人总是社会性的动物,当我的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参加着学院毕业晚会的时候,我在新疆突然就有了一种隔离感,从来没有过的隔离感,透过大家的照片感受了一下,竟然都是陌生的面孔,说起来都觉得有点讽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总要融合在某一个集体之中,大概户协,就是我选择并愿意主动去融入、去创造归属感的地方吧。何况我知道,不只是我这样,还有很多像我一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并愿意把自己融入进去的小伙伴们,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创造这么一种仪式出来呢?我们也可以办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自己想要什么就去创造什么,我一直都固执的坚信着。

     我不太习惯在一个想法未成形的时候去和人商量,我比较倾向于先自己研究可行性,和人商量的时候至少自己已经有方案了才可以,这样才能够让效率最大化,我也不是一个天马行空喜欢想乱七八糟事情的人,我想做的事情我就一定去做到,说过了就一定会去办,毕竟每次我去说一个方案的时候我确定我已经想好了可行性甚至脑子里已经有了雏形了。

    从我有想法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在乌市的义工客栈里整整花了三个多小时搜索相关信息,把脑子里所有的想法落地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又需要哪些物资支持,租赁和购买的成本是否可以承担,查询过程中也炸出来了好多自己以前从未了解过的青岛的角落,最终一一查清楚了才算是落地了这个想法,跟兴雨说了雏形。兴雨真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每次我办活动的时候她总能给我一种倾心的信任感,虽然我并不会被是否有信任感而左右想法,但总归能得到就是一种感动,让我知道,无论我最后的结果如何,她一直都在。刚开始跟牟子豪讲想法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个问题,那大家如果不参加怎么办呢?“没关系呀,光户协我熟悉的这帮好朋友,叫一叫确定能够来的也能有十几个了,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办”,我总不会把所有的筹码压到一个框里,永远都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无论何时,甚至我都觉得喝醉把自己置于一种无法清醒为自己负责的状态都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所有事情表现的独立自强以及考量全面,不敢袒露自己后背的状态,大概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吧。

     宁宁参加过轻奢露营,当时我落地完想法之后有和她沟通过一些细节,也正是因为和她的沟通,我才知道原来如今的户协已经不是以前筚路褴褛的时候了,我们是有自己的经费的,顺带着和茶瓶沟通过以后,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

一场活动的诞生

    新疆的生活和大家总有时差,在路上的日子也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我甚至都没有时间写一下具体的策划。拿着电脑的时间都在改论文,大家不止一次催促我赶紧出活动,我一拖再拖,直到论文定稿交了才花了一中午的时间把推文写了出来,简略却有了一个雏形,直到那一刻,活动才算是正式推了出来。大群里开始跟帖报名,如我预想的一般顺利,人数方面却也超出了一些预期。实话讲,我没办过30个人的露营活动,我总觉得那么多人事情就会变多好几倍,回青岛之后我一定没有时间搞这么多事情,我原定计划就是20人左右,人数适中,一切都刚刚好。用了一天的时间才算接受了30个人的规模,既然要办,那就好好办吧,多少人都是一样的分工与流程,随心而走吧。

    分工过程我是为难了一下的,虽然我想好了所有的环节,脑子里也有了大部分流程的细节,但我是真的不懂烧烤,一点也不懂。一切的担心从牟子豪说自己不打算参加开始,又到劝他改变主意落地,总算,烧烤得有一个懂的人吧,跟石硕沟通起来些许有些障碍,这一环节必须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办了这么多次活动,深知作为主要负责人最基础的能力就是必须熟知活动的每一环,可以不是最好的,但是必须懂,否则整场活动一定会在你不懂的环节出现问题,虽说这次活动也算顺利,但确实也是在我不懂的烧烤这一part出现了瑕疵。建完大群分工那一天,先把每个学校的负责人确定下来了,然后根据每个学校人员的特点安排了小组,事先跟负责人沟通了意愿,本想着完全确定下来第二天公布的,石硕又给我炸出了乱子。因为山大和科大携带烧烤架,两个负责人又懂烧烤,我就直接把烧烤相关的业务直接给他们了,几个人一汇合讨论便开始探究具体职责的分界,他们负责这一部分,那其他部分谁负责呢……群里的讨论我没全看,意料之中的乱子也懒得解释,回复了一下之后出总的安排便没再讨论这个话题,默默把组别安排好就可以了。因为青理学生人手一个小马扎,直接桌椅就交给他们负责了,我跟捷琳打电话沟通了一下桌椅安排的详情以及要如何安排,出个策划就好了。因为张衡负责带气罐,就直接青大负责气罐炉头了,后期临时加的火锅方案不得不说非常明智,毕竟烧烤前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大家都能劳动起来的事情就是一起吃个火锅了,刚好和烧烤时间错开……而且我个人就很喜欢一群人看着热水沸腾的样子,感觉生活里充满了烟火气。最后氛围组的小零件直接给了海大,琐碎却又极其关键,兴雨做事也一向放心。风控组是后来宁宁建议加上的,景泰那件事之后,没人不后怕,风控确实应该成为一个常态的存在。何老师负责租车也是极好的选择,有过经验却又耐心,财务更是现成的,户协联盟的财务直接就拿过来用了~

火锅吃起来

     事后反思的时候,我发现能够如此顺利的分组和安排和我这个总负责和每个学校的负责人都非常熟悉有关系,因为熟悉其实增加了很多的沟通效率,也降低了很多沟通成本。组织协作有一个点很重要,用石硕后来的话讲就是“做好分配给自己的那一摊事,整个活动就会顺利进行”,但这个的基础必须是大家对我完全的信任才行,显然一开始跟石硕的争吵其实就是没有这方面的信任,所幸我俩也都熟悉各自的脾性,最后也都妥善解决了,互相给了对方足够的信任。

在新疆的时候只有晚上是有时间的,因此我的策划案都是凌晨出的。以前总以为自己不是个细心的人,这两年事情做多了开始意识到细节真的决定一切,跟各校负责人沟通把策划写到每一个细节,把以前公司办年会的销项表找了出来作为模版,顺带着也规范了一下报销表格,直接把公司那一套拿出来用了。不只一个人跟我反映过流程琐碎,表格太详细是一种麻烦,但我依旧坚持。组织大了势必要有一套规范,再按照以前那一套差不多就可以的方法来势必混乱,既然没人制定规范,那就我来吧。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做好手下的事就可以了,我这次更多的再想一种延续性,如何规范一套流程出来之后让一个没什么办活动能力的人也可以按照方案办这个活动?方案详细再详细,主要是为了这点延续性,总要留下点什么可延续的吧~

    其实回到青岛之后我都没有把整个活动的流程想清楚,大概想好了有什么环节,但总是没有调整好细节。跟兴雨啥的大概讨论了一下,毕竟她们只做了一部分,没办法考虑全貌,讨论起来总是效率极低。当时我的难点就是不知道拍毕业照活动和撕名牌活动如何衔接,烧烤活动中又如何插入蛋糕环节,甚至每逢活动必总结,大家烧烤的时候怎么总结才不突兀……花了一个晚上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所有的流程,按照目的以及环节的特性规划了一下,还把最后一个讲话环节从烧烤中抽离出来做成了篝火茶话会,卡好时间点之后,就算是把流程表发在了群里,至此,整个活动的准备活动才算完成。

     一切都按照规划的方向行进着,毫无波澜,直到出发前一天,肠胃炎引起的发烧烧了我一整天,情绪极其低落😞其实是有点担心第二天还继续烧的,但又无比清楚即使烧着我依然会如期而往,晚上收了车之后在冷风中等李涛来拿钥匙的时候就突然觉得有点萧索,不由得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过程中没少跟兴雨牟子豪吐槽过,事情我依旧要做,可我的情绪总是需要一个出口。

    露营当天天气极好,算是解了我心里唯一的担心。收拾东西,按照原定时间开车接人,然后一路开到田横岛目的地,有一点点小插曲,但总的来讲都比较顺畅。车速偏快,一路在超速的边缘行驶到目的地,旅途中和车上的人闲聊打趣,依然发着低烧的我仿佛已经完全痊愈。我实在是太不喜欢以病态模样见人了,所幸露营的大堆事足够让我忙活起来,根本没空顾及身体的病痛,除了感觉有点怕冷之外,一切都正常行进着。

何老师摄

露营开始了呀!

    每次活动必有问题,没有大问题也有小问题。作为最早开车过去原定露营场地的我一到就发现了某种不对劲,猪岛竟然已经被划为军事基地了,好几辆车都停在原来的入口处,还有一个兵哥哥在入口处耐心的给大家解释……因为某些原因,从6月初开始划为军事基地,为期两个月。真是失算,我是真的两周前还见到有人来这里露营烧呢……问题已经出了,考虑准备方面不足的事情已经无甚意义,重要的是解决方案,毕竟,大部队马上就要来了。快速联系了附近岛屿的船只,跟当地村民协调了一下搭船价钱:时间以及场地的问题,就快速定下了其中一个方案,其次就是猪岛仅存的一小块空地,让我也定为了2号露营地,在群里发了个通知和投票,我就没有再管了其实。有的时候,我总相信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既然来都来了,总有一个解决办法的。所以其实最终露营地的寻找多亏了张鹏的一句催,我在海边溜达的时候就没有再思考露营地的事情了,是张鹏提醒我说应该去看看其他的露营地,而不是让大家先在这里闲着。这一提醒,我立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三个人开着车就去岛边开始了寻营地之旅。最后定下来的营地我其实还挺满意的,之前在沙滩露营烧烤过,给我的体验总是不那么好,所以最后还是定在了一块避风平坦的草坪上,事实证明,结果也很不错,草坪出片,而且沙滩太过松软也根本扎不住天幕。也或许我选择草坪有我的一点点小小私心?总觉得草坪搭配露营以及烧烤才有一种浪漫的氛围,沙滩太粗犷,不够浪漫呢~

    集体开车到露营地,扎营、搭建天幕,摆放桌椅,准备食材和烧烤架,有困难也有尝试,也有些许的乐趣。

按照原计划玩撕名牌的破冰计划,每次玩这个游戏大家都很疯狂,第一次玩以及第N次玩的都能找到乐子,最重要的是可以有一个不尴尬的自我介绍认名字环节,好极了👏🏻

日落时分的毕业照环节是我策划了很久的环节,能和自己爱的人一起拍照毕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筹备之前我就私聊了所有要来这次典礼的毕业生自带学士服(或买或租),宁宁还想出来了白上衣和冲锋衣的造型,想想就觉得很美好,户外了这么多年,一套冲锋衣毕业照🎓着实有意义的很。

没想到我最有感觉的不是拍照的时候,而是大家互相准备换衣服的时候,和兴雨互相补妆,看大家互相系扣,互相整理衣服,甚至根据头型大小互相更换以及帮助戴帽子,那一瞬间,我就突然有毕业的感觉了,眼眶湿润,我要毕业了耶,从此再无法拿学生身份做借口了,也没办法享受学生身份的红利了……

后来回看那段夕阳下奔跑的视频片段时,心里总有种奇怪的触感,细腻而柔软的部分,总归是要和青岛再见的,要和这帮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历风风雨雨夜路的小伙伴们说再见啦~下次再见真的是更高处相见啦!

    夜幕沉下来,星星灯挂起来,整个营地就有了氛围~那一刻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恍惚感,这真的是我们自己的活动吗,团团围坐在桌前等待沸腾的火锅,烧烤人员忙着引碳点火烤肉,还有忙活着吃零食串肉的,当然还有一大桶啤酒🍻虽然烧烤方面我真的一窍不通,但看着大家在那里忙忙活活我就心里充满了温暖感,好久没有体会过烟火气十足的生活味儿了,一瞬间像是冰冷的夜晚里透出了一道阳光,融化了拂晓的寒冷。

    当蛋糕亮出来的时候,大家给了我足够的面子,无奈巧克力已经融化,各个学校以及各个毕业生的名字已经融为一体,可能真就像轩子而言,冥冥之中寓意着我们已经融为一起了吧(反正我固执的相信着),总觉得蛋糕的仪式感永远不可或缺,欢迎新成员蛋糕总能代表一种正式,一种接纳,一种融合。虽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吃到我想吃的某些人的名字,但是融合在一起也无妨呀~

    当篝火燃起来的时候,夜都变得温柔起来了。火焰的暖光映照到每个人的脸上,棱角都随之变得柔和起来了,大家谈着那些年爬山经过的风风雨雨,谈着办户协经受过的艰辛磨难,谈着青葱岁月中在户协得到的成长。有那么一刻真就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老家长,看着户协长大了~三年前刚加入户协的时候,哪里会想过户协会有如此的规模?做真正有价值的事,而不是做看起来有用的事。

    烧烤茶话会一直延续到凌晨,大家也就陆续睡了,已经不记得所有人散开是什么时间了,只记得跟兴雨聊着天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潮水退下,海中竟然出现了一条通往牛岛的小径,陆续有人起床看日出,陆续组团走入平时搭船才可过去的牛岛,晨光下,我们几个人坐在天幕下东侃西侃……

一场活动的反馈

   这几天心情差是因为交通事故,总之是赔钱了事,自己也长了很多经验,总归还是太年轻。活动反馈也有点插曲,烦躁了几天也就过去了,生活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想想活动的总体效果,也就不需要追究什么了。

最后,放几张大家反馈的朋友圈截图吧~

    几年前,我们只有星星点点的组织,我始终知道户外是一个小群体,但是我们一群人聚集起来,就能够让这团火越变越大,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