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情感|学生作品•张佳:植根于美育沃土,浇灌希望的田野

 青年读书说 2021-11-01

植根于美育沃土,浇灌希望的田野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132班

张 佳

笔者认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的重要途径。


于个人,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
美育作为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早些年的中国人只会模仿,缺少创新能力,忽视美术教育,导致培养的都是应试人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借鉴德日的艺术制度。在日本某校艺术欣赏课上,老师让学生画一幅画,学生根据老师的描绘进行创作,接着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出可以用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颤音表达画中的雾霭和波光。通过学生自己创作,让学生体验审美,发挥才华。不正是在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对人格结构建构的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吗?

【图来源 网络】  

于文化,美的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国传统美育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想与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和艺术,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基石。无论是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中国之人生乐处,即是在矣,此非中国之文化特质乎。”亦或是鲁迅写就《拟定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也都是以传承文化的角度看待美育,所以这更需要通过美术教育工作,将艺术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的美育文化与精神。

【蔡元培 图来源 网络】  
于国家,国家美的教育是充满红色内涵的教育。
近代以来,中国美的教育一直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美育与中国文化、政治、社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共领导中华儿女奋力前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回眸过往,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的理想美;抗日战争,中共与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励志美;社会主义建设担当美;“新时代的美不仅融入在美的教育,更来自于对自然的欣赏,对人性的追求”所言甚是。这种美育更是应该一直传承下去的,是留给下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来源 网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家原。”美育是一片沃土,要坚信,美育是对人类进行一切美好的教育,无论是于己、于人、于文化、于国家,唯有在美的沃土中深耕,才能浇灌出希望的原野,才能使美育真正被重视。

历史教学|优质来稿·课件+思维导图·付良波|中外纲要:第19课 辛亥革命

德育分享|班主任日常德育随笔:如何面对应急问题的处理?

青年读书|学生作品·李璐尔|《万历十五年》书评

青年情感|我的《八佰》观后感

NO.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