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徐世荣/师长的遗骨

 河南文学杂志 2021-11-01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徐世荣

师长入殓那天,乡亲们家家户户都搬出吃饭桌子,排在路两旁,足足有五里路,桌子上点燃香火,摆满了祭品。

入殓开始时,四个男人掀开棺椁,把一块红布铺在下面。这时人们目光都集中到一个大坛子上,只见一位白发老者走到坛子跟前,说:“师长,这里是你的师部,也是你的家,乡亲们终于把你迎回家了。”说过,伸手慢慢地、颤巍巍地从坛子里掏出一个红布包来,人们知道红布包里包着的就是师长遗骨。

老人解开红布包把师长的遗骨一块一块摆在棺椁里的红布上,当师长一点一点成了“人形”的时候,人群中突然爆发了震天动地的哭声,很多人都哭喊着:“哑巴,哑巴,你来看看你的师长啊,他完完整整地睡在里面了,一块都没少啊!”

哑巴在村北三里外的乱葬岗里,他听不见人们的哭喊,他一年前就被国民党还乡团活埋了。

哑巴是师长的马夫,是师长在行军途中收留他的,从此哑巴有了自己的家。1944年初,日本鬼子发动了中原战役,大举进攻河南,为解救遭受凌辱的河南人民,师长奉新四军总部命令,率领师主力部队讨伐日伪,不幸的是师长在战斗中牺牲了。得知师长牺牲,哑巴抱着马头哭了一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级决定在安葬师长的地方建立抗日烈士陵园。这时哑巴转业了,他没有回老家,而是默默地卷起自己的铺盖,来到师长坟墓附近的磨坊里,他要日日夜夜陪伴着师长,守护着师长。

内战爆发后,部队战略转移,首长要哑巴随部队一起转移,哑巴不同意,他不想离开师长。

部队刚走,国民党还乡团就来了,他们不仅烧杀抢掠,带头的队长竟然掘开师长的墓,抬出师长的棺椁,把师长的遗骨抛撒到水塘边和水塘里。看着还乡团丧尽天良,老百姓的心都像被揪着似的难受。哑巴强忍着泪水,默默地记住师长遗骨洒落的位置。

夜晚,冰凉的月光洒满大地,哑巴腰里扎着蒲包,顶着刮脸寒风,向水塘边爬去。他绕了一个圈避开敌人岗哨,爬到水塘边时,他凭着记忆,慢慢地向师长遗骨撒落的位置爬,一块一块捡拾着师长的遗骨,水塘边捡拾完了,他又爬下水塘,蹲在水塘里摸索着师长的遗骨。塘水刺骨,很快他的两条腿就失去了知觉,两手也冻得不听使唤。他摸索了一会,再也摸不到了,就拖着蒲包爬了回去,回到磨坊发现师长遗骨还有遗漏,于是第二天夜里他又爬了过去,直到第三次才把师长的遗骨找齐。师长遗骨找齐后,哑巴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夜把师长的遗骨送到三十里外游击队那里,他觉得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游击队长看着师长的遗骨泣不成声,他抱住哑巴抽泣着说:“你让我们看到了师长,我们在这里打游击也有主心骨了。”哑巴张着嘴“阿巴、阿巴”说着什么,不一会他身子一软昏了过去。哑巴挨饿受冻好几天,他实在坚持不住了,看到游击队长他觉得完成了重要使命,可以放心地睡一觉了。

队长把师长的遗骨用一块红布包起来,放进一个大坛子里,就地埋在乱坟岗里并做了记号,等待有机会正式安葬师长。

几天以后还乡团才发现师长的遗骨没有了,于是就挨家挨户查找,由于坏人告密,哑巴被抓了。敌人把哑巴打得遍体鳞伤,又拉出去游街示众,面对村民,哑巴那布满血迹的脸上露出笑容,他那意思是“师长已被我安置好了,你们都放心吧。”

敌人无计可施,就丧心病狂地要杀害哑巴,行刑那天敌人在乱葬岗挖好了坑,然后把哑巴带到坑边,说:“只要你交出师长的遗骨就放了你。”哑巴“哇啦、哇啦”怒斥敌人,然后又哈哈大笑,随即纵身一跃跳进坑里……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徐世荣,男,江苏省泗洪县人,《精短小说》签约作家。1986年1月首次在《崛起》上发表小小说《马后炮》,1987年5月在《风流一代》发表散文《如此“保持平衡”》。退休后发表小小说《妈被带走了》《人事会议》《坚守》。散文《洪泽湖冬景》被散文集《四季恋歌》收录。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