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灵沟判卷

 新用户06868399 2021-11-02

〓 第 1685 期  
文|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大家一看这个题目觉得挺奇怪,判什么卷?怎么要去秋灵沟? 

白音察干一中的老师们于1988年,在李文德校长的带领下,就是去秋灵沟判了一次中考招生试卷。 

秋灵沟是个地名,在商都和化德两县境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北京军区守备一师的战略防御阵地,当年是军事禁区,白中高中招生评卷怎么跑到军事禁区里边来了,这事让我从头说起吧。 

一九八八年春季开学,代理校长区俊调到旗工商局,白中新调来一位校长李文德,李校长五十多岁,中等身材,微胖,圆脸盘,浓眉大眼,有佛像,神情慈详,说话谦和面带笑容,很有亲和力。李校长原本就是后旗人,父亲是后旗商业的老职工,五十年代李校长乌盟师范毕业,分派到锡盟正蓝旗工作,八八年调回后旗被任命为白中校长。

李校长上任伊始,没有像一些校长烧上三把火,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能力,而是广泛深入地和广大教师了解学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急待解决的困难,当年白中的老师们工作热情十分高涨,不辞辛苦,都希望多出成绩,多考上些学生,为培养人才多做贡献。当年也没有什么自习费和课时补助之类,老师们都生怕自己的成绩不够好,拉了高考的后腿,抢着上自习,复习考试测验都是自找自偏资料考题,自刻蜡版自印试卷,工作夜以继日毫无怨言。李校长收集征求建议时,大家都热情地献计献策,希望把学校办得更好,再上一层楼。高中部的老师们反映,学校每年高中从全旗初中生中招收六个班,三百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表现比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招来的学生中有少部分学习基础很差,不守纪律,成了害群之马,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颇伤脑筋,这些学生自己不学习,还干扰别的同学,学习不好,成绩和品格都差的这些学生怎么能上了重点高中,老师们分析,这些学生平时不学习。但考试时作弊手法却十分高明,无奇不有,防不胜防,有时令监考老师也奈何不得。如若有的老师监考不负责,让这些学生钻了空子,再如果有些老师判卷不用心,试卷有雷同照抄的内容也发现不了,同时这里边也不排除有些老师徇私舞弊故意放水,这样就有一部分不合格的学生也就升入高中。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根本学不进去,只好混上三年,也把别的学生祸害了三年。针对这问题,大家建议白中应当把中考的考试招生权要回来,就可以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

这是“老事旧人”备用号,望亲们按二维码关注,避免那一天走失

李校长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向后旗教育局要回了高中招生权。以前这一权力是在教育局的招生办和教研室手中,监考评卷录取都由他们一手操办。李校长是个做事稳妥谨慎之人,他深知学校虽然要回了这个权力,但必须严谨认真对待,不能出丝毫差错,如果出了纰漏就给教育局留下口实和话柄,自己刚上任就出差错,也实在交待不下去。提出这一建议的是白中高中部的老师们,大家对李校长这一举措都十分拥护,极力支持,这也给校长鼓足了勇气。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号,中考招生在白中如期举行,试卷是全乌盟统一制卷,考试日程时间科目按全盟统一安排,只是监考人员全部都是白中高中部的老师。在十九号的考前预备会上,李校长强调,大家一定按照高考的要求完成监考。对考号的张贴,试卷的分发,考场纪律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布置,尤其强调在监考中注意,不要让差学生破坏考场秩序,不要和这些学生发生激烈冲突,又不能让他们作弊成功。 

八月二十号,中考在后旗白中接部就班地顺利进行,监考的高中老师们丝毫不敢懈怠,考到后半时都是站着监考,对不太守规矩有作弊动向的分外注意,及时提示警告,一点也不给他们可趁之机。 

中考一共六科,考了三天,监考老师们紧张了三大,二十二号下午,谢天谢地,中考终于顺利结束,老师们也长出了一口气,考试终场,有些考生愤愤不满地说,监考老师监得真紧,他爷一点也没照上。 

中考试卷装订完全按照高考试卷的装订方式,考完后李校长从街上请来一位钉鞋师傅,用钉鞋机器又沿试卷装订线缝了一次,防止判卷时有人撬卷作弊。 

七月二十三号上午,管后勤的老师从党校借来二十多床棉被,从教室里搬出二十几张课桌,装到学校那辆解放车的拖挂车上,下午将十几个装着试卷的尼龙袋和十来捆啤酒装上车,宣布了二十多名判卷老师的名单,告诉大家判卷地点不在白镇,要到白镇以外一个僻静的地方去判卷。人们问校长到什么地方?李校长笑了笑说,到地方就知道了。

判卷的老师到齐了,一看是清一色的男老师,大家上了汽车的主车上,司机王凤瑞把车开出学校向北,上了国道,当年还是砂石路,大家以为是要去土牧尔台中学,土牧尔台离白音察干镇一百多里,旗政府搬到白镇后,这里显得冷落清静了不少。砂石路当年也叫搓板路,极不平坦,汽车在道路上奔驰,人在车厢里颠簸,有人颠得头晕恶心,人们在车厢里颠的屁股生疼,只好站起来把着车栏,经过一个多个小时的行驶,好不容易到了土牧尔台镇,大家以为到了目的地,不曾想汽车在土镇没停,向北开出土镇,又向东北方向开去。李校长和教研室主任常日新坐在驾驶室内,大家也不便询问。这次汽车上了乡间大路,道路更不平坦了。颠得更厉害了,又走了三四十里,经过一个乡政府,大门上写着格化司台乡政府几个字,这时有的老师猜测出来,再向北走就到了秋灵沟。车向北又走了一段路程,前面展现出一排排整齐的红砖营房,没猜错,就是到了秋灵沟。 

秋灵沟是在商都县和化德县境内,周围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大都呈东西走向,沟壑纵横,地势险要。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北京军区将这里作为重要的战略防御阵地,构筑了大量的坑道、碉堡、战壕、掩体……守备一师在此驻防,当年这里是军事禁区,不准外人进入。我的学生有人参军后就在此服役,八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缓和,解放军裁军百万,部队南撤,这里仅留下少部分留守人员,空下许多营房。 

汽车到了师部未停留,又向西北方向开去,走了三四里地折向南,钻进一条山沟里,沟里头忽现出一片营房,汽车就在这几排营房院子里停下,看来目的地到了。李校长下了车对老师们说,这是十一连驻地,我们就在这里判卷。这时营房走出一位军官模样的人,和李校长握手,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李校长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张连长。张连长说,屋子派人打扫干净了,你们拿被子进去就可以住了。 

我们每人领一张被子,进入房间一看,不是房子是窑洞,一堂两屋结构,窑洞是当年入驻的战士们将山坡切下一块,整理成平地,就地取材,用石料碹成窑洞,窑洞入深有十多米,有两铺顶头床,一间窑洞可睡十个人,足见当年守边战士们的艰苦。 

没有凳子,床板就是凳子,前面放上一张课桌,第二天就开始判卷了。各科指定位评卷组长,发下标准答案,让评卷人掌握标准。李校长强调评分时要紧不要松,可给可不给的不要给。二十五号上午,老师们熟悉了答案,各组都统一了给分标准,下午就开始判卷。语文组有刘培生、董孝忠、韩润民和我,刘培生是组长,我们采取分工流水作业,董孝忠、韩润民人年青记心好,判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题,我和培生判作文题。

数学组有刘峥湘、张利忠、渠云、班培亮。政治组有王世铎、贾虎威、武修杰,理化组有付贤亮、兰生茂等同志。最劳累的是英语组,高中英语教师男的只有贾春生和贾福义,他们两人包揽了全部英语试卷,所以二人只能加班加点的干。李校长规定五天之内必须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抓紧时间工作,夏天白天时间长,我们从早上六七点就开始评,中午休息一小时多,又接着判,秋灵沟当时没通电,晚上师部有一台柴油发电机,晚上供电到八点多就不供了,电力不足,灯光昏暗,晚上判不成。经过四天紧张工作,基本上就判完了卷,第五天开始核分、合分、登分。评卷时虽有分工,但到了最后就成了那里需要就到哪里帮忙。 

最后一两天,评卷接近尾声,任务即将完成,吃过晚饭,同志们就一起到周围山头上参观游览一番。 

十一连前后都是山,山脚下构筑的是大炮工事,是将山头开挖出一个大洞,用混凝土加固,里面高约五米,空间足有两间教室大,足可以放下一尊大炮和一定数量的弹药。山梁和山脊上修筑的是碉堡和机枪工事,碉堡和工事之间有战壕相连通,战壕两边都用石块水泥砌就。山上有十来个战士搞被覆工作,就是将工事的门和枪眼,用砖头堵上,再挖土埋上,其中有位战士是丰镇人,是刘培生的老乡。 

我们这次来秋灵沟判卷,既是一次旅游,又接受了一次很好的国防教育,这些工事都是当年守边战士一锹一镐修建起来的,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保守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有些年轻的战士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第五天中午评卷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和十几位战士来了顿会餐,啤酒、肉食都是学校带去的,大家吃喝的十分尽兴。 

下午学校的汽车又把我们沿原路送回,到了土牧尔台镇,李校长和常日新主任还有两位老师留在土牧尔台招待所,进行录取工作,其余人乘车返回学校,秋灵沟判卷就顺利结束了。

事后证明李文德校长自主招生这一举措是正确的,学校在招生方面有了挑选学生的权力,杜绝了舞弊和走后门,招来的学生比较齐楚,卡住了作弊投机的学生,这年招的70至75六个班,三年后考出了较好的成绩,大部分学生通过高考,集通铁路招工,念自费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他们是那次自主招生的受益者,这种招生方法仅此一次,后来这个权力就被教育局收回去了。 

李文德校长九二年调回教育局,李校长是位懂得教育,热爱教育,终生献身教育的好校长。退休后又回到正蓝旗安度晚年,祝他老人家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