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狐仙报恩的民间故事简短一点

 昵称53182860 2021-11-02
 发布时间:2021-03-31

狐仙报恩的民间故事篇四

  很久以前,王家村有一个寡妇刘氏与十几岁的儿子王云龙相依为命。家里只有半亩薄田,生活十分贫苦。一年冬天刘氏带着儿子到山里砍柴,路上看见一只狐狸趴在雪地里,浑身发抖。狐狸身下的雪被血水染红了。刘氏走过去把它抱起来,发现它身上有好几个伤口让人看着心疼。 刘氏把狐狸抱回家,给它上上自己配制的刀伤药,用破布把伤口包好,养在家里。每天刘氏都要抽出时间给狐狸喂食、上药。 半个月后,狐狸的伤好了。刘氏把狐狸抱到村口,放在地上,狐狸站在地上,静静的看着刘氏好一会才转身向山里跑去。 到了年底,人们都在忙着购买年货。可刘氏手无分文,拿什么购买年货呀?刘氏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件值钱的东西。最后她抱起丈夫留下的一件旧皮袄,和儿子一起进城了。到了城里,她找了一家当铺要把皮袄当掉。可人家当铺嫌皮袄太旧,说什么也不肯收。无奈刘氏只好抱着皮袄回家了。 路上,刘氏看着怀里的旧皮袄,自言自语的说:“好歹这也是件皮袄呀,再说过了年,我还要攒钱赎回来呢。谁不是实在没办法,愿意当东西呀!怎么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呢?我家要是能开起当铺,谁就是去当死孩子,我也当。” 皮袄没当出去,年还是要过的。回到家里,刘氏让儿子到山里搂了一些树叶子。她用线麻戳了一个大鞭子。 除夕的晚上,刘氏用灰黑色的稗子面蒸了上供用的馒头摆在供桌上,用带有香味的蒿草当香插在香炉里。到了接神的时候,她点燃了干树叶。树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代替爆竹。她让儿子甩鞭子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此代替炮仗。别人接神,喊接财神、福神、喜神。可刘氏却喊接穷神。 穷神和往常一样呆在天庭无事。他知道人们接神只接财神、喜神、福神,没他的事。看见财神、喜神、福神纷纷下界,他有些懊伤。“唉!不公啊!为什么要封我做穷神呀?”正在感叹之际,忽然听到下界有人喊接穷神。他想:这倒是新鲜事。既然有人接,我就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接我。 穷神来到下界,直奔刘氏家而来。到了刘氏家,刘氏和儿子很赤诚地把穷神请到屋里。穷神问刘氏:“别人都接财神、喜神、福神。你为什么要接我这个什么都不能给你们的穷神呢?”刘氏说:“我们倒想接财神、喜神、福神呀。可是我们家穷的叮当响,就我们这贡品,人家能看上眼吗?人家能搭理我们吗?我们这样的穷人,也只能请您了。”穷神看了看屋子里的东西,又看了看供桌上的贡品。对刘氏说:“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们呀。”刘氏说:“我请您也不是想得到的什么。我们只是想也有个年的气氛就知足了。您能来让我们也尝到年的味道。我们就十分感激了。”穷神说:“我也不能白来呀。我给你们提供一点消息。你们今年不要种庄稼。种稗子。因为今年遭雹子,粮食几乎会绝产。过年你们要接我的话,我一定还会来。”说完,穷神起身回天庭了。 到了春天,别人都忙着种庄稼。刘氏母子却到处种稗子。人们见了都说:“这母子是穷傻了吧,不种庄稼种稗子。稗子再多能值几个钱呀?对于别人的嘲笑,刘氏母子并不理睬。她们把别人丢弃的荒山坡都开垦起来,种上了稗子。

  这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得非常好,可是到了夏季忽然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冰雹,庄稼作物几乎死绝了。稗子却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又发出了新的枝干。到了秋天,别人家颗粒不收,她们家却收了很多稗子米。刘氏把她们收的稗子米分一些给那些荒地原来的主人算是地租子。又留下一些做自己的口粮。剩下的都拿到市场上卖了。由于粮食绝产,稗子米也就成了抢手货。总要有吃的呀。所以刘氏家的稗子米卖了很多钱,她们脱贫了。 又到年底了,刘氏领着儿子到集市上,花高价买回白面、猪肉、香案、烟花爆竹等。除夕晚上,刘氏蒸好馒头,煮好饺子,摆好供桌,和儿子一起来到院中点燃烟花爆竹接穷神。 穷神来到刘氏家里,看着丰盛的贡品对刘氏说:“去年你们因为买不起贡品才请我来。今年你们的贡品要比一般人家的都要好,怎么还不请财神、喜神、福神,还请我呢?”刘氏一边点燃香案一边回答说:“我们的今天,全是您给的,我们不请您请谁?财神、喜神、福神都是嫌贫爱富的家伙,与我们没有丝毫的关系,我们永远也不会请他们。”穷神说:“你们这样恭敬我,我还是不能给你们富贵、幸福呀。”刘氏说:“您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财富和幸福了。”穷神说:“我只是说了一句话。你们的财富和幸福是你们自己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刘氏说:“没有您的指点我们就是累死也没有用。再说享用不劳而获的财富心里也不会安稳。只有自己用汗水换来的财富,用起来心里才踏实。”穷神听了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就再指点你们一次。今年你们还种稗子。”刘氏问:“今年还遭雹子吗?”穷神说:“不,今年遭蝗虫。”说完穷神起身回天庭了。 到了春天,刘氏母子又到处种稗子了。她们还劝说邻居们也种稗子。可是没人相信她们。人们还说:“这娘俩,去年走了狗屎运,赶上遭雹子,种稗子灾发了一笔财,吃到甜头了,还以为天上的馅饼总往她们家下呢?今年还种稗子。难道还能年年下雹子?”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刘氏母子还是不理会。对那些曾经有主的荒地,她们都先付给了原主人地租。 这年夏天,果然遭了一场蝗虫。蝗虫把庄稼吃光了。稗子虽然也被吃了,但很快又发了出来。到了秋天粮食又绝产了,刘氏家又收了很多稗子米。由于粮食连续两年绝产,稗子米的价格更高了。刘氏家的收入也更高了。

  两年前刘氏去当皮袄的那个当铺,原本就经营的不好,加上两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快就破产了。 一天刘氏去城里办事经过那个当铺,看见当铺大门紧闭,大门上贴着外兑的告示,想起当年当皮袄的事,马上走了上去伸手把告示揭了下来。当铺的门开了,当铺的老板走了出来。刘氏一眼就认出了他,上前一步问道:“老板,你还认识我么?”那老板说:“对不起,我眼拙不知道您是哪位。不知道您为什么揭下我么的告示?”刘氏说:“两年前的年底,我拿来一件皮袄要当。可你嫌旧不肯收。我哀求你收下,说不出一年我一定把它赎回来。你却不答应,我怎么哀求也不行。没想到这才两年你的店铺就倒闭了。我想把它兑过来,你开个价吧。”当铺外兑的告示已经贴出几个月了,从没有人来问过。那老板本来已经要放弃了。听了刘氏的话,连忙把她请到屋里。经过讨价还价刘氏把当铺兑了过来,并雇佣了愿当铺的掌柜,选了个良辰吉日开张了。 刘氏把当铺的大权都交给了掌柜的,叮嘱他,无论来当什么都要收,价格要合理公平。那掌柜的是个行家,但原来的老板是个吝啬鬼,还疑神疑鬼,对他不放心。他不能充分施展本事,如今刘氏把大权都交给他了,就尽自己的全部能力管理当铺,把当铺经营的井井有条。他待人和气,生意上抹零去数。很快就把当铺搞活了。一年下来成了附近生意最兴隆的当铺。 一年冬天,当铺来了一个中年妇女。她衣着寒酸,精神疲惫,怀里抱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惴惴不安地来到柜台前。掌柜的问:“这位夫人,你要当什么?”那位妇女犹犹豫豫的说:“我是从外地来投亲的,没想到亲戚家搬走了。我的盘缠也花光了。可是祸不单行,我孩子又得了疾病死了。我想把孩子当了换点路费。等我找到亲戚一定回来把孩子赎回。您放心我一定会赶在开化前赶回来的。”掌柜的蒙了。他当了二、三十年当铺掌柜,从没听说有当死孩子的。可看那妇女可怜的样子,实在心里不忍。想了想说:“夫人,这当铺不是我的,你这买卖我不能接。这样吧,你把孩子抱走。你需要多少盘缠我给你。”那妇女说:“我把孩子抱走就只能扔掉喂野狗了。那孩子不是太可怜了吗?我是想把他寄存在你们这,等我找到亲戚和家人来把孩子抱回去安葬。求求您了。”掌柜的说:“这当铺不是我的,我不能做这个主。”妇女说:“求求您和你家老板好好说说,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天刘氏有事出门了。掌柜的让一个伙计去后院把这件事告诉了王云龙。王云龙想起当年刘氏当皮袄时说的话,马上来到前院对那位妇女说:“这位夫人,你的买卖我们接了,就以你需要的盘缠为价格。你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或者需要我们关照的吗?”那妇女说:“不需要你们帮忙了。关于孩子,希望除了掌柜的'验货’之外就不要再有人打搅她了。”王云龙说:“验货也免了吧。”妇女说:“不,还是验货吧,不能坏了规矩。”掌柜的也说:“货还是要验的。”王云龙说:“还有个问题,你是去寻亲,万一,我是说万一来年春天开化的时候你还没有回来,我们可以把孩子安葬了吗?当然我们会好好安葬的,等你回来我们一定让你满意。总不能让孩子的尸体放坏了吧?”妇女说:“好,但一定要等到开化的时候。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会给你们安葬费的。”于是妇女把包袱放在柜台上轻轻打开。掌柜的向包袱里一看,啊!好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啊!脸上还带着笑意就像躺在那睡着了一样。掌柜的说:“好了,包起来吧,别再打搅孩子了。祝你早日找到亲戚。”妇女又把包袱包好。掌柜的一面给妇女付钱,一面分付一个伙计把包袱抱到库房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单独放置,并叮嘱任何人也不许乱动。

  妇女接过钱转身走了。掌柜的看着她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辈子还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女孩,真是太可惜了。她那个妈妈本来看她很可怜,可她临走连个谢字都没有。”王云龙说:“她一个落难的人,就别和她计较了。”掌柜的说:“可是老东家回来你这么交待呢?”王云龙说:“放心吧,我妈会同意的。” 刘氏回来后,王云龙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她说:“真没想到,我当年随意的发泄的一句话竟应验了。好!孩子,你做的对。我们不能富裕了就忘了本。能帮帮别人就帮帮吧。” 过年的时候,刘氏母子还是和往常一样只接穷神供穷神。一切安排停当后,刘氏对王云龙说:“儿子,你去看看那个可怜的孩子,给她烧烧香,上上供,别让她太寂寞了。” 王云龙带着香案、贡品来到库房走到单独放置死孩子的货架边,他惊呆了。只见那个包死孩子的包裹周围一片金光。“这孩子得道成仙了?还是成神了?”他连忙摆上香案、贡品。跪下磕头。金光慢慢散去,一切又恢复了原样。王云龙摇了摇头,怎么回事?难道是幻觉吗?可自己的膝盖上明明还有刚才跪在地上时粘上的泥土啊。再看看那个包袱并没有什么异样。他又摇了摇头想要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刘氏。刘氏想了想说:“明天你让人把那间库房的东西全清出来。然后把它封上,在孩子的妈妈来之前,任何人也不许到那间库房去。 第二天,王云龙让伙计把那间库房清理了。那库房本来就没多少东西很快就清理出来了。王云龙亲自把库房上了锁,并贴上了封条。从此这间库房不许人动了。 可是从那以后,常常有人在夜间看见那间库房发出金光。 一晃冬去春来,大地开始融化了。可孩子的妈妈还没有回来。这时那间库房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发出金光。刘氏对王云龙说:“云龙,看来那孩子的妈妈是赶不回来了。再等孩子的尸体会坏的。再说那孩子的事已经在外面传出了不少风言风语。我们再不安排会出很多麻烦。明天你去钟灵寺,请和尚来给孩子做个道场然后就给她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埋了吧。”王云龙说:“好。”

  第二天,天钢亮王云龙就起来赶路不到中午就到了钟灵寺。一进寺门,碰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老和尚。那老和尚看了看王云龙说:“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请跟老衲到禅房一叙。”说完也不等王云龙答话,转身向一间禅房走去。王云龙看了看老和尚跟着进了禅房。 进了禅房和尚在一个蒲团上坐下,指了指另一个蒲团说:“施主请坐。”等王云龙坐下,老和尚说:“施主,老衲悟慧是个云游僧人,两天前来到贵地。刚才老衲见你面膛红润泛着金光。想你家一定有什么奇遇。”王云龙说:“没有什么奇遇呀。”老和尚说:“如果老衲看的没错的话,你是来请人做道场的吧?而死者是一个年少之人,并且不是你的家人。” 王云龙听了老和尚的话,想起那孩子身体发光的事,连忙起身跪倒把当死孩子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又说:“请老师傅指点迷津。”老和尚把王云龙拉起来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老衲看的不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狐仙来报恩。你家有什么人救过一个狐狸吧?”王云龙说:“我母亲曾经救过一只狐狸。”老和尚说:“这就对了。那狐狸是一个善良的狐仙。她要把女儿嫁给你做妻子,又不知道你的品行是不是同你母亲一样好,才想了这个办法试探你。”王云龙说:“老师傅,那我该怎么办?”老和尚说:“这是一段美好的因缘,你回去就与她成亲吧,你们会幸福的。”王云龙说:“她是个死孩子呀。”老和尚说:“你回去拆开库房的封条,打开门后,库房内的死孩子就会变成你漂亮的媳妇了。不过她毕竟是狐仙,难免会有些野性,万一她野性上来恐怕你无法控制。老衲这有一个玉观音送给你。你要时时刻刻把玉观音戴在身上。这样你就能控制她了。”王云龙说:“不,我不能和一只狐狸生活一辈子。”老和尚说:“这是天赐的因缘,你们会幸福的。等你回去见到她的时候,你就不会这样说了。”老和尚从怀里取出一个玉观音,递过去接着说:“施主你回去吧,好好珍惜这段因缘。这是你们母子修来的福啊。”

  王云龙回到家把和尚的话向刘氏说了一遍。刘氏想了想,带着王云龙来到库房,撕下封条打开库门。只见货架上包死孩子的包袱发出了耀眼的金光,慢慢地漂浮起来。然后包袱慢慢地脱落。一个无比美丽的小姑娘落到了地上。小姑娘很快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仙女。太美了,刘氏母子重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姑娘。 姑娘落地后,向刘氏母子深施一礼,口中念道:“婆母万福!夫君万福!”动作自然大方,语言甜美。王云龙看直了眼,早把“不能和一只狐狸生活一辈子”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还是刘氏反应的快,连忙把姑娘扶起来说:“好媳妇,不必多礼。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刘氏上下打量了好一会,越看越爱看,越看越喜欢。连忙拉着姑娘回到堂屋,把姑娘让到炕上坐下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姑娘说:“我叫胡喜梅。婆婆,我家里的事您就不要问了,好吗?”刘氏忙说:“好,好。” 刘氏找人选了个良辰吉日,为王云龙和胡喜梅举行了婚礼。 胡喜梅聪明伶俐,手脚轻快,而且做事非常认真。刘氏发现她不仅把家里的事做得井井有条,连生意上的事她也能处理得非常得当。慢慢地,就把家里的大权都交给了她,自己享清福了。 在胡喜梅的操持下,王家当铺更加红火了。王家的买卖也越做越大,几年后又开了好几家店铺。

狐仙报恩的民间故事篇五

  从前,明月山上有一家姓刘的猎户,祖辈都是以打猎为生。到了刘云顶接过父辈的猎枪,家里已经是四壁通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了。是他的枪法不好打不到动物吗?恰恰相反,他的枪法百发百中,几乎没有一个动物能够从他的枪口下逃生。后来,只要是刘云顶拿枪出家门,几里地之外的动物就逃避得远远的。不幸的是:刘云顶的妻子生下儿子刘生之后不久,她的双眼就渐渐失明了。刘生呢,长到15岁了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儿来。可想而知,刘云顶心里是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刘家后继无人了,有个好心人对刘云顶委婉地说:“太阳升上最高点就要往下落了。你的枪法太好了,动物们见到你就闻风而逃,莫不是也到了顶峰……”后面的话儿压住故意不说,让他自己去领悟。刘云顶听了马上说:“看来老天爷叫我改行了,从今天起就不再打猎了。”他说到做到,当时就砸了猎枪。他家没有土地可种,怎么养活老婆儿子和自己呀?别无办法,他只好去钻洞子当挖煤炭的苦工。儿子刘生呢,去讨饭,家里是瞎眼婆娘守草屋子。

  刘云顶不打猎了,远走高飞的动物们又陆续回归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动物多了引来了虎狼等大动物捕食弱者。有时候,小兔子之类居然跑到刘云顶家的草屋子里来过夜。瞎眼婆娘看不着小动物也就不管,刘生看到了不但不赶走它们,反而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其中就有一只小白狐,刘生还以为那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呢,因此对小白狐特别关爱,几天要是看不到小白狐,心里就不是滋味,去讨饭一点也没有精神。夜里做梦,也多是在梦中与小白狐在一起玩。

  这天,刘生去讨饭经过老鹰岩洞下面,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歇息。刘生也正想歇息一会儿,随地坐了。“你就是刘生吗?”老太太问他。“对呀,我就是刘生。”刘生很惊奇地反问:“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我叫刘生呢,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你噢!”

  老太太笑容可掬道:“你没有见过我,可是你爸爸见过我哟!你爸爸枪法好,人品也好,我劝他不要打猎了,他就砸了猎枪。他要是不砸猎枪,也许……”她停下不说了。刘生听得兴味盎然,就要追根问到底:“也许怎么样,不打猎了还不好吗?爸爸说过,打猎要伤害许多性命。”老太太点点头,伸出双手让刘生看。刘生一看她哪里有手啊,两只手臂像两根枯树枝。她说:“这是仇敌把我害的。要是你爸爸还有猎枪,仇敌就不敢胡作非为。”刘生不说话了,心里说:我爸爸就是没有砸猎枪,也不能帮助你用猎枪杀人呀!老太太看出了刘生的心思,笑呵呵道:“我知道你也是个好人!我与仇敌迟早有一场生死之战。如果说我有个不幸,请你照顾好我的儿子。”刘生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老人家,请你放心,我一定能够办到。”他正想问你的儿子是谁呀,我照样没有见过呢!老太太说:“我没有什么可谢你的。你就用岩洞里的滴水,给你妈妈洗眼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她的双眼就能复明了。”刘生高兴得蹦跳起来,对天大吼:“妈妈——,你的眼睛有治了——!”他这一大吼吓醒了妈妈,推他说:“哎呀我儿刘生,你终于能够说话了?!”原来,这是夜里,刘生在梦中说话呢!

  刘生清醒过来,讲了梦中之事,让刘云顶老两口惊喜交集,抱头痛哭。儿子能够说话,而且能够讲出梦中完整的故事。那个老太太有可能是个神仙!既然如此,那么用老鹰岩洞的滴水能够治好眼睛就可能是真的了。

  天放亮之后,刘云顶不去挖煤,刘生也不去讨饭,父子二人吃了早饭就往老鹰岩方向奔去了。父子俩快到老鹰岩的时候,前面传来了动物惨烈的叫声。接着就见那只小白狐没命地奔跑过来,刘生对它吼了一声。它先是愣头愣脑地看了看刘生,随后就跑到他身边哀鸣。刘生见它满身是血,身上有多处伤,赶忙把它抱起来。与此同时,刘云顶看到前边林子里有一只大花豹正与一只白狐狸在激烈地打斗。他跑过去一看:大花豹咬着白狐狸的脖子,白狐狸为了拖延时间让小白狐跑得更远、咬着大花豹的耳朵宁死不放,显然是大花豹占了上风。对那只大花豹,刘云顶一见就分外眼红。因为,大花豹咬死了山民们家的许多只猪和狗,可以说是作恶多端。刘云顶与它斗了两年,最后它还是溜之乎也!今日在这里相见,刘云顶当然不会放过它。这时,大花豹看到刘云顶来了。它想扔下白狐狸逃走,可是白狐狸还紧紧地咬住它的耳朵不放,根本就跑不了。刘云顶赶到后,拿起石头就对准大花豹的头部猛砸,很快就流出脑浆来了。那只白狐狸呢,露出对刘云顶感激的目光渐渐断了气。刘生抱着小白狐赶到后,小白狐对着白狐狸叫着不走。父子俩这才意识到这是母子关系。想到刘生梦中的事,那么这只白狐狸可能就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了。它的两个前爪子真的是断了,梦中的她就没有手。小白狐呢是公的,这就是白狐狸它的儿子了。

  刘生在梦中向狐老太太承诺了,这会儿就要好好对待小白狐。这时候,刘云顶才发觉到老鹰岩来取水治眼那装水的壶儿还没有拿来呢,他们倒好像是专程来救小白狐、又打死大花豹的。父子俩商量后决定:把白狐狸就近埋葬,把大花豹扛回家用它的肉给小白狐吃了养伤。这只小白狐如果放在野外,那是活不了的。

  父子俩回家后,马上用盐水给小白狐清洗伤口,随后用干净布给它包扎好。喂养它的时候,小白狐只是一个劲地惨叫,什么东西也不吃,这可急坏了刘云顶。刘生说:“爸爸,小白狐它是不是想吃花豹肉呢?”

  刘云顶说:“那就试试看吧,反正是给它准备的豹子肉。”父子俩就动手扒豹子皮。豹子皮还没有扒完,那股血腥味就刺激得小白狐极为兴奋,马上就对豹子肉啃吃起来。咬死它妈妈的仇敌之肉,它想一气吃完了才解恨!几天之后,小白狐把豹子肉吃完了,它的伤也全好了,活蹦乱跳的十分可爱。父子俩这才拿着壶儿到老鹰岩洞去取水给刘生的妈妈治眼病。

  到了那儿,父子俩进岩洞一看,哪里有一滴水呀!只好扫兴地出来。这时,忽然听到小白狐的叫声。原来,小白狐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跟随来了,它正在岩洞上面一丈高处的石壁小平台上站着呢。那儿有没有水呢,上去看看就知道了。于是,刘生踩在爸爸的肩膀上,正好能抓住上面的一棵小树。他上去看了大喜!原来,石壁上有一个碗口大的小洞,真是装了许多水呢!刘云顶把那个壶儿拿给刘生取水,那水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了一壶儿。这水到底能不能治眼病呢,拿回家去试试就能得知。

狐仙报恩的民间故事篇六

  阿飘是一只善良的小狐仙。

  这次下山,它是为了报恩。在很多年前,它被猎人打伤了,多亏了那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将它救回了家,它才捡回了性命。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爷爷怎么样了呢?还住在那里吗?”阿飘满怀期待的朝老爷爷家走去。

  终于,阿飘来到了老爷爷的门前,它轻轻叩了叩木门,没有人应声。它又敲了敲,依然没有人开门,阿飘想:“老爷爷去哪里了呢?我得去问一问。”

  这样一想,它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梳着两个发髻的可爱的小女孩。它走啊走,找啊找,发现了一位正在农田里劳作的农妇,它走上前去,礼貌的问道:“您好,请问您知道那户人家的老爷爷去哪里了吗?”

  说着指了指老爷爷家的茅草屋子。

  农妇停下了手头的活儿,往它指的方向看去,然后说:“哦,胡大爷呀!唉!他没几天前刚刚过世了哟!可怜啊!无儿无女的,哎?你是他女儿吗?”

  什么?老爷爷竟然已经去世了!?阿飘的眼泪顿时就流了出来。

  阿飘来到老爷爷的坟前,伤心欲绝,哭了很久很久。

  它喃喃自语,更像是对老爷爷在说话:“老爷爷,您救了我,现在是我报恩的时候了!”

  说着,它往前一冲,一头撞到了老爷爷的墓碑上,奇怪的是,它立即幻化成几缕乳白的轻烟,然后烟雾好像被吸进了墓碑里,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没过多久,人们听到了坟墓里传来敲打声,起先,大家都吓得要命,可是渐渐地,村民聚集的越来越多,大家也就没那么害怕了,几个胆大的壮汉挖开坟墓,惊诧的要命,你猜怎么着?那位老人死而复生,从墓中走了出来!

  不仅精神抖擞,就连白发都变得乌黑如漆。

  自那以后,老爷爷活了很多很多年,一直幸福的生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