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民间故事:一代才女撞破姑姑丑事,被姑姑与人联合设计毁清誉

 翰墨书香0008 2021-11-02

小聪慧,才情过人

明末时期,清兵入关,四处兵荒马乱。

苏州松陵镇有个姓易的姑娘,小名睐娘。

睐娘原本出身于大户,祖上世代为官,积累了大量财富。

睐娘父亲十分喜好字画,为了收集名家古籍,散尽了家财。

家里的字画用数十木架都收置不完,睐娘便是在这书香氛围中长大。

她四五岁时,有次父亲无意提起一幅字画忘记放何处,她脱口便出,这画出自谁人之手,放置几架几卷。

父亲又考她数次,她每每都能答对,父亲高兴不已,将自己藏书室的钥匙交予她保管,还戏称她为“画奴”。

等到睐娘七八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吟诗作画无一不通,尤擅花鸟小画。

战乱暴发,与父母躲于乡间

明朝崇祯十六年八月,清兵攻到了松陵镇,睐娘与父母连夜收拾行礼逃到了乡下。

一家三口靠着变卖首饰衣服在乡下艰难度日,几年光阴过去,松陵镇清兵走了,安稳了下来。

可睐娘父亲一打听,自己的家宅早已被清兵所烧,化为灰烬。

睐父想回去重振家业,可如今连回去的路费都凑不出。

睐娘悄悄从包里取出十余卷古画交给父亲:“这是外逃时我偷偷藏于行礼的古画,如今变卖了少说也有千金。我们家大业大,长期飘流在外始终不是办法。父亲母亲带着这些银子回去修葺房子,我先去午溪姑姑那里暂住,等父亲房子修好再派人来接我。”

一家人一合计,觉得这是个办法,便雇了艘小船将睐娘送去了她姑姑那里。

投奔姑姑,撞破姑姑丑事

睐娘姑姑叫阿倩,夫家是当地有名的豪门大户。

阿倩丈夫从小体弱多病,战乱暴发时受了惊吓,便一命呜呼了。

从此,阿倩便独自守着偌大的家产过日子。

阿倩夫家有门表亲,因为平时行为不检点,作风不正,被逐出了家门,租住在阿倩旁边的宅院里。

表亲有个儿子叫潘生,生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就是继承了父母品性,空有好看的皮囊,却没有君子的德行。

见阿倩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独自守着大宅过日子,潘生便有意无意接近阿倩,多番挑逗她。

阿倩经不住潘生言语蛊惑,一来二去便偷偷与潘生好上了。

睐娘来后,初时阿倩也待她极好。

可不多久,潘生就看了上年轻貌美的睐娘,多次请求阿倩去说和,为他与睐娘牵线搭桥。

刚开始阿倩并不同意,后来有一次她与潘生偷情时,被睐娘的丫鬟撞见了。

阿倩害怕睐娘知道后与家人揭发她与潘生的丑事,自己以后不好做人。

越想越怕,想到若是成全了潘生,让他与睐娘交好,这样大家都不是贞洁之人,谁也别揭发谁。

姑姑设计,欲毁清誉

于是阿倩便邀请睐娘一同游园,又安排了潘生躲在花园假山后。

睐娘与阿倩来到后花园,走到樱花树上,突然扔来一个五彩同心结,睐娘四下望去,发现潘生正站在花丛中对着她笑。

阿倩也打着圆场:“这不是潘生吗?怎么你也来逛花园了?你从来没见过睐娘,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唐突呀?”

潘生不说话,使出浑身解数含情默默望着睐娘,对她放着电。

睐娘面无表情地离开了,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姑姑安排的。

她早听丫鬟提起过姑姑与潘生的事,只是默默放在心里,谁也没有提起过。

不料姑姑会做如此安排,让她心里很不舒服,一连几天都没有给阿倩好脸色。

潘生使出当初勾引阿倩的招数,给睐娘作情诗写情话,可丝毫得不到睐娘回应。

睐娘越是不理睬潘生,阿倩便越是想撮合二人,凭什么睐娘一副不受诱惑的贞洁模样,这让阿倩心里十分忿恨不平。闲来无事,睐娘便喜欢作些小诗怡情,这日她突然兴致来了,取出一红签,在上面写下自己作好的小诗,刚署上名便被阿倩笑着夺过去,称要留着做个念想。

哪知阿倩一转身便把红签小诗给了潘生,让潘生对外宣称是睐娘特意为他写的情诗。

睐娘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找到阿倩理论,声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潘生交好。

刚好这时,松陵镇传来消息,老宅已经修好,睐娘父母派了人来接睐娘回去。

睐娘回去后,阿倩潘生二人还不死心。

姑姑计谋得逞,睐娘中计

阿倩怕睐娘回去后将自己的事告诉她父母,到时自己怕不会有好日子过。

二人一合计,阿倩让潘生干脆迎娶睐娘。

阿倩自掏腰包为潘生置办了聘礼,风尘仆仆赶到松陵镇找到睐娘父母。

阿倩故意将睐娘与潘生说成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再加上之前一些风言风语,睐娘父母便有些相信了。

睐母想将睐娘叫来问个清楚,却被阿倩拦住,她掏出那张红签小诗递予睐父,并说:“小姑娘脸皮薄,你这样去问她,她肯定不好意思承认,这是她写给潘生的诗,你只看是不是她写的。”

睐父接过来一看,是睐娘的字迹,还有她亲笔提的名字,便相信了七八分。

阿倩接着煽风:“睐娘和潘生的事在我们那里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再加上二人郎有情妾有意,若得到父母首肯,岂不是美事一桩,睐娘得知自己嫁给了潘生也定十分高兴。”

睐娘父母疼爱女儿,想到只要女儿开心便好,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哪里会知道却把自己女儿给坑惨了。睐娘被瞒着嫁了过去,等到揭盖头时,才发现自己所嫁之人居然是潘生,想死的心都有了。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睐娘只能强装欢笑,假装与潘生伉俪情深。

没过两年,潘生便用睐娘的嫁妆钱在外面置办了房屋,又将自己父母接来同住。

潘生父母对睐娘时常呼来喝去,稍有不如意便对她非打即骂,睐娘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香消玉殒,英年早逝

康熙元年,潘生受聘去隔壁镇当教书先生,他本性不改,与东家邻居女子勾搭在一起,被打了出来。

回家后的潘生将一腔怒气都发泄在睐娘身上,对她拳脚相加。

与身体的疼痛相比,心里的痛苦才是真正压垮睐娘的最后一根稻草。

潘生做出这样的事让她深感耻辱,自己怎么会嫁给这样一个不知廉耻的人。

睐娘羞愤交加,将自己的过往的画作与诗词一把火烧尽,又让丫鬟带了一封信给自己父母。

当睐娘父母收到那封信时,睐娘早已自缢身亡,时年二十四岁。她在信里最后一个要求便是让父母接回自己的尸首,她死都不要跟潘家的人在一起。

可惜睐娘最后一个愿望也没有实现,发现睐娘死后,潘生一家怕担责,收拾行礼跑得无影无踪。

没有夫家人作证,睐娘父母想讨回女儿的尸身也不行,最后只得和潘家族人一起,将睐娘葬在了附近。

得知真相的睐娘父母气不过,花了半生积蓄雇人一路追踪潘生一家,将他们斩杀于城郊野外。

而阿倩也被人偷偷绑了,发卖于远方,从此再无音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