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睐娘明枪易躲洞房花烛遭暗剑 (图)(古代故事)

 蓝色天空309 2019-09-30

 唐人崔护感真情倩女如何返魂(图)(古代爱情故事)
 
 

    明末睐娘明枪易躲洞房花烛遭暗剑

                             文/梦光情雨

    在并不很宽敞的后花园里,瘦瘦弱弱的小池边。一位身材修长、美目凝思的姑娘,伫立着,也许她在构思一幅画?画那秋水长天、枯柳斜阳……该怎样拟出心绪的荒凉?

那姑娘爱画如命,精通词赋,父亲戏称她为画妖,又因姑娘明眸流盼,秋波含情,母亲称之为睐娘。

明末,她生于江苏吴江一个姓易的官宦之家。在她17岁时,清兵入关,府舍毁于战火,父亲收藏了大量名画尽遭劫掠。为了避难,睐娘由丫鬟问香陪伴住到午溪东新巷的姑姑家来,姑姑家倒还僻静,因此她常在这小花园里读诗、作画。

姑姑名倩娘,丧偶,无子息,尚很年轻,守不住空闺寂寞,与远方的小叔潘公子暗渡陈仓。潘公子是个寻花问柳的狂荡痞子。两人频来密往,不意被问香窥见,告诉给睐娘。睐娘佯做不知,回避于深闺,很少与姑姑来往。
   明末睐娘明枪易躲洞房花烛遭暗剑 <wbr>(图)(古代故事)
 

潘公子打上睐娘的主意,又加之姑姑忌羡睐娘的冰雪聪明和一尘不染的芳洁,于是两人便设计挑逗睐娘,欲诱其下水。

一日中午,阳光娇媚,鸟语幽婉,姑姑强拉睐娘到花园闲聊,事先埋伏了潘公子在树荫花丛中等待,待睐娘走近,姑姑故意躲开,潘公子伺机投掷来缀饰以同心凤凰结的相思子,睐娘又羞又怒,未予理睬,径自回房去了。睐娘深知姑姑与潘公子的用心不善,便集成唐人诗句一首七绝,用以嘲讽。诗道:

         早是伤春梦雨天

         莺啼燕语报新年

         东风不道珠帘卷

         引出幽香落外边

诗意是:伤情于早春,孤冷的幽梦泊在雨天。莺声流转,燕语呢喃,报道着又是新的一年。东风无道,轻佻地偷卷珠帘,勾引出那不自重的花儿浮浪在外边。诗的署款是“画奴戏草”。

在睐娘刚在红笺上写完这首诗的时候,正巧姑姑走进屋,看了一眼,不容分说便将诗夺走而去。

姑姑把诗交给了潘公子,无中生有地造谣说是睐娘写给潘公子以示恋情的。潘信以为真,惊喜若狂,用精致的木匣装着石榴子两串、并蒂金柑一对,并附一首七律,诗的尾联是:“落月斜廊无限意,可能流影到西厢?”欲效仿《西厢记》幽约睐娘。

木匣与诗是姑姑转送来的,睐娘看了,很气愤,将那些东西扔到窗外,一言不发。次日,她便告别姑姑,带着问香回到父母身边,为了姑姑的情面,并未将实情说明。

潘公子仍不罢休,将睐娘的诗给很多人看,做为定情之证,诋毁睐娘名声。姑姑又出面说媒,在睐娘的父母面前隐去潘公子的真名与丑行。睐娘父母不明内中底细,答应了婚事。

在洞房的花烛影里,睐娘才发现新郎竟是潘公子!悲而无奈,后来只好忍辱与潘生活了两年。潘恶性不改,经常出没于酒肆妓院,睐娘得到的则只有持久不断的打骂,久而久之,忍无可忍,自缢而死。

睐娘死后不久,潘公子被侠士所杀,倩娘为清兵虏去,不知所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