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冢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前言

 北京润雨 2021-11-02

第一章   前言

在汉方医学古典医籍中,没有哪一部书像《伤寒论》这样拥有如此多的注释和研究著作。这个现象一方面显示出《伤寒论》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古典隐含着许多问题点。

关于《伤寒论)的重要性,先贤诸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在此试举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三例。

江户时代名医宇津木昆台于《伤寒论》赞辞曰“自天地生以来,未见妙文如此者,此非圣作更为谁,当予盛赞”,把该书视为圣人之作。对于圣人之作的说法,在后面论述《伤寒论》形成时有考证内容,无论如何,在汉方医学古典医籍中能够与《伤寒论》地位等同的医书是空前而又绝后的吧,即使是能够相提并论者亦绝无。另外,喜多村栲窗说医学之有《伤寒论》,犹如儒学之有《论语》《孟子),意味着如同没有《论语》《孟子》的儒学不可想象一样,没有《伤寒论》就没有汉方医学。

还有,永富独啸庵论述道“凡欲学古医道者,当先熟读《伤寒论》,而后择良师友事之,亲试诸事实。若五年,若十年,沉研感刻不休,则自然圆熟也。而后取汉唐以下之医书读之,则其信妄良窳,犹悬明镜而辨妍媸也,不然则虽读尽亿万卷之书,要无益于术焉”,强调不研究《伤寒论》,读一些信手面得的杂书徒劳无益,甚至说出“从事古医道者,无须滥读大量的书籍,一部《伤寒论》置于枕旁足矣”的极端之言。另外,还进一步指出《伤寒论》具备了治疗万病的法则,“伤寒中有万病,万病中有伤寒”,强调研究《伤寒论》能够懂得所有疾病变化的法则。

的确如独啸庵所云,《伤寒论》论述了疾病的变化法则和顺应这些法则的治疗方法,这是其他书籍中绝无的,也是《伤寒论》能够君临万卷医书之所以然。

《伤寒论》是一部如此重要的古典医著,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深深的难解之谜。

不仅是关于《伤寒论》的形成过程不明朗,对于其著者张仲景这个人物也有疑问存在。我曾数次以该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考证,本书也想努力揭开这个谜团。

我认为,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原文或者被称为正文的固有文字,与后人的传文、追述或者注文交错混杂在一起,而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分辨出来,应该是研究《伤寒论》的第一步。这是一件困难的工作,已经有了诸多先贤苦心考证,我自己也有一些浅见,陈述于此,希望得到有识者的教示。

【注释】

(1)宇津木昆台(1779-1848),名益夫,号昆台。因对神、儒、释、老、医五种学问均有心得,又称五足斋。著作有《古训医传》《日本医谱》等,该段文字引自《古训医传》。

(2)喜多村栲窗(1804-1876),名直宽,号栲窗。著作有《伤寒论疏义》《金匮要略疏义》等,该段文字引自《伤寒论疏义》序文“医之有伤寒论,犹儒之有语孟也”。

(3)永富独啸庵(1732-1766),名凤,宇朝阳,号独啸庵。山胁东洋的门人,被吉益东洞称为“隐然如敌国”而甚至感到恐惧的人物,但于三十五岁逝世。著作有《漫游杂记》《吐方考》等。该段文宇引自《漫游杂记》,是非常有名的文章,但如果看不懂汉文则几乎读不出其中的味道来。


良窳,汉语词汇,拼音是liáng yǔ,解释是精粗;好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