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脾虚,通九窍!一张专治“耳鸣”的古方子!

 健康必靠中医 2021-11-02

今天这篇文字跟大家聊聊耳鸣的事。




在《素问·玉机真脏论》里面的一句话,叫做“脾不及则令九窍不通”。




它告诉了一个道理——面对顽固耳鸣的患者,当然除了考虑肝火上炎、痰热壅盛、肾阴不足等问题,还一定要考虑他的脾,有没有问题。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年纪不到40岁的女子。就是耳鸣。早晨起来不耳鸣。到了下午,就开始耳鸣。




 图片


患者自我感受,是身体比较劳累的时候最严重。有一次,所在单位年终发东西。和几个同事推着小车拿。把东西运回到办公室,半天的时间里,她的耳朵一直在响。就不敢做力气活。否则,准耳鸣。




看过不少中医师。大家多以肝肾不足论治,效果不是很好。




她找到我。发现,患者脉细,舌淡。肢体有时候总感觉酸酸的,乏力,偶尔麻木。食欲一般,大便差不多每天三次,不成形。





考虑在于脾虚。从别人那里学来一些办法,用上试试。




方子如下:




黄芪2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葛根9克、蔓荆子9克、白芍9克、黄柏9克,炙甘草5克、升麻5克、石菖蒲5克、五味子5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用药12剂以后,耳鸣有很大缓解,食欲见增。效不更方,再用10剂,诸证悉平,耳鸣声消失。在做了体力劳动以后,耳鸣声也不再响起。




这位朋友千恩万谢。却告诉她,都是照猫画虎。




照猫画虎是按照别人的做法,自己重复一遍。在调治过程中遵循的思路,远可以追溯到《素问》,以及李东垣的《脾胃论》,近可以参考1987年《吉林中医药》上的一则验案验方。  




 图片


脾虚,就会九窍不通。是《素问》里的话。九窍里面,脑袋上占了七窍。脾虚,脑袋上七个孔窍,就会不通畅。脾主气血生化,主清阳之气升发。脾虚,清阳不升,气血不能濡养头面,脑袋上的孔窍,就会不通畅。





耳鸣可以从脾论治。遇到的这个患者,脉细,舌淡,容易劳累,干点体力活就耳鸣。就牵涉到脾虚。脾虚,气血不丰,导致脉道细弱。血不养舌,导致舌质淡。脾主肌肉。脾虚,肌肉失养,引起患者四肢乏力,阵阵发麻。劳动后,耗气更甚,所以耳鸣加重。每天午后,气血渐衰,耳鸣比上午和早晨的时候都明显。




患者当务之急,是健脾益气。清阳之气升上去,问题自然解决。




也不能说,患者这个状态,之前的中医同道辨证为肝肾不足就完全错误。事实证明,用这个路子不妥,需要找到更准确的病因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