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5

 自古在昔 2021-11-03

八佾第三

子曰:“夷狄之有君(1),不如诸夏之亡也(2)。”

【注释】

(1)夷狄之有君:夷狄,古时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夷,指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指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2)不如诸夏之亡也:不如,不及,比不上.诸夏,指华夏民族居住的中原一带各诸侯国.亡,通“无”.

【译文】

孔子说:“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有君主(但却不讲礼节),比不上中原诸国虽然无君主(但却有礼节)。”

【感悟】

孔子极其重视礼。这一章就是说,孔子认为那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虽然有君主,但是那里的人民却没有经过文明的开化,不懂礼,不讲礼节。而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如果哪怕是没有君主,但是他们的人民懂得礼,讲究礼节,那么从整个社会来说,是要比不讲礼节的社会好得多、进步得多。当然,这是孔子在其所处的时代说的话,而且孔子所要强调的是礼的重要,而不是地域和君主的问题。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君臣之礼仅仅是礼的一个部分,整个社会的礼才更重要。对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而言,须臾不可离开礼义文化。社会可以无君,终不可无礼,尤其是有权有地位的人如果无礼,就会“乱自上生”,败坏风气。
虽然近些年出现了几次在大街上帮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事情,但是我们欣慰的看到扶老助残、关爱老弱的良好风气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遵礼重礼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