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变(五)

 123xyz123 2021-11-03

本篇为第二章《燕山残梦,海上心情》的第三篇,讲述了北宋与金国谈判,请求金国出兵复燕的经过。本篇4701字,阅读约需10分钟。

第二章 燕山残梦 海上心情

(三)、借兵复燕,祸根已伏

北宋的这两次伐辽,就像是一个三流导演,怀揣着一个“差劲儿”剧本,带着一帮没演过戏的蹩脚演员,搞出的一部闹剧。刚开始炒作的满天飞,拍着拍着自己就拍不下去了,不知如何收场?

1、画家皇帝,亲自忽悠。

面对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宋徽宗感觉十分头疼。九月三日来京的,金朝外交代表团这时在还在京城呢!总得有个自圆其说的说法儿啊!这时候的宋政府可是“外松内紧”啊!为了欢迎金使的到来,朝廷决定先把前线失利的消息封锁起来,在首都汴京营造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这之后,大宋王朝皇帝兼道教总教主宋徽宗赵佶,在皇宫崇政殿亲切接见了以徒孤旦乌歇为首的金国外交代表团一行。

宋徽宗首先对大金皇帝陛下,不远万里派使团访宋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金军攻克西京表示祝贺,为此他将亲自书写国书,以示尊崇大国之意。这个主子的字可值钱呢,正宗的瘦金体。

文章图片1

宋徽宗瘦金体

接下来可就全是胡编烂造地吹嘘了,说什麽:我朝自从听到贵国出兵西京的消息后,马上就予以响应,在四月份就调集大军派童贯挂帅对辽国开战,我方士气高昂与辽军在边境地区多次交战,大获全胜,斩获颇丰(到底是谁斩谁啊)!之所以没有攻占燕京,是因为还不知道贵国具体的出兵日期,所以没敢深入辽境等等。宋徽宗不愧是当了二十五年国家元首的人物,女真话他肯定不会说,瞎话他说得比谁都流利。临了还不忘狡猾地转移一下金人的视线,又和金国使臣聊起了那位成天“漂泊天涯”的辽天祚帝,宋徽宗劝金国斩草除根,尽早将那个契丹昏君“阿适”捉拿归案。 

自从上次赵良嗣访辽回朝述职后,宰臣王黼才知道天子御笔里出了问题,平营两州没谈下来。这一次在拟定国书时就要解决这段悬案。宰相王黼亲自上手主抓国书的拟定与解释的工作。宋方在国书中表明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严正立场,庄严的再次重申:

一、所谓的汉地就是自五代以来,陷入辽朝的营、幽、蓟、檀、顺、蔚、应、云、新、沩、濡、武、寰等州的汉地汉民,待收复后宋金两国再重新划定疆界。居庸、古北、松亭、榆关各关隘按条约应该归宋,两国兵马不得侵越过关。

二、金军自古北口进兵燕京,我军自涿州进攻燕京。近日契丹骚扰边境,我方如果乘胜追击,收复燕京,就不需要金国出兵,如果收复不了燕京,金朝应该同我朝共同夹击燕京。

三、西京诸州,待收复燕京后双方再议夹攻,汉地之外的土地任由金军攻占。  

赵良嗣再次奉命出使金国,他本拟自海道前往,尚未出海,便闻知金主阿骨打已于十月份前往奉圣州(西京属州)前线了。赵良嗣逐改道井径,经代州出雁门关前往晋见。

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十月二十九日晚,宋将刘延庆兵败卢沟河而一天后的十一月一日早上,宋使赵良嗣到达阿骨打军中。不知是由于消息闭塞,还是宋朝保密工作做得好。这时金方还不知道宋军两次伐辽失败的事情呢!双方正会谈间,突然传来宋军败讯。阿骨打非常不能理解,纳闷地说道:“辽朝四京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只留下一个燕京让南朝去取,怎麽还取不了?”金人对这个懦弱无能的“盟国”十分看不起。等到看罢宋朝国书后,金方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北宋的小算盘打得好精!既想借金军之手收复燕京,还想依靠外交手段轻取西京,自己不想出力,全都是在利用金方。

文章图片2

宋军精锐步兵步人甲复原图,可惜了这精工打造的铠甲

2、女真精明,谈判强势

金方对宋人的不满情绪在积聚着,谈判中突然变得强硬起来。金强宋弱,谈判桌上的形势成了“一边倒”。素有女真“谈判家”之称的蒲家奴口才堪称一流,平时说话就伶牙俐齿的。谈判中他嘴上更不饶人,首先发难道:“去年我国派专使访宋,相约攻辽,我军屯兵等候回音。不知什麽原因,滞留我方使节,在汴京一住就是半年。误了军期不说,还不派使节前来报聘,只令一个军人渡海送来一纸空文,这不是断绝之意是什麽?这段事不说了,再说一段事:既然是夹攻,本国兵马在今年正月到达中京,你方为何不来夹攻?我国自去年十一月出兵,今年正月到达中京,三月到达西京,已是半年,受尽了千辛万苦。贵朝才于五月出兵,慢慢地占稳占奸,还说什麽夹攻?这一段也不说了。贵国皇帝有约在先,去年不遣使就是失信,今年贵方虽出兵,但没有通知我们,也算失约,这咱们也不说了。契丹昏主领着残兵,如果不打下燕京,不仅是我国的心腹之乱,也会祸及南朝。我们皇帝已决定亲自去打燕京,待打下了燕京,给与不给再行商量。”女真“名嘴儿”蒲家奴一连串儿的四五个“不说了”真把赵良嗣给说得一头雾水。

赵良嗣明白了,金人这是“找茬儿”赖账,想在燕京问题上反悔啊!良嗣据理力争抗辩道:“大国所行,指天为信。前年贵国皇帝持着良嗣的手说:我既然已经答应了燕京给南朝,就是我得到了也照样如约,绝不失信。并指天为誓,我想皇帝不会背天!”蒲家奴回避这个问题,微微一笑说出一番“妙语”!差点没把赵良嗣给气晕过去。“我们皇帝特许将燕京交与南朝,每年五十万的岁帛要依契丹旧例。但有一句话要说与使人听听,不要说我们将燕京六州二十四县交予南朝了,就是不交予你们,你们敢不依契丹旧例给我们岁帛?” 

通过这番唇枪舌剑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出,金方刚打了胜仗,携军事优势,口气强硬,讲的都是“硬道理”;宋方军事不济,连连吃败仗,故在谈判桌前,躲闪腾挪,委屈求全,直不起腰来,讲的都是“软道理”。宋人的“软道理”碰上了金人的“硬道理”就被人家抢白得淅沥哗啦的,变成了“没道理”。这次会谈,金方虽说没有败盟,但已将宋朝的弱然无能彻底看透,从此以后便更轻视宋人了

面对宋军两次伐辽的失利,主管平燕事的童大帅可是有些坐不住了,战前那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抛到脑后了,《平燕策》中“以河东一军,牵制云中而以重兵夺取幽州”的伟大战略构想也不再提了。要说起这位童大帅,那可是位传奇人物,谁说宦官不能建功立业啊!汉有“蔡伦”明有“郑和”,中间就是他童大帅了。在宋代,宦官没有汉唐时期那麽炙手可热,许多人终其一生,老死宫中,更别提什麽呼风唤雨了。童贯却能在这个宦官不吃香的年代里脱颖而出,成为军政两界的“黑马”足见此人非等闲之辈。童贯的官爵够大的了,文官做到“太师”武官做到“节度使”军功累积到封王。你别说在宋代他是开天辟地,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水浒传中童贯画像

童贯之所以这麽风光,并不是完全靠皇帝的宠信,而是靠自己过人的军事天份和卓著的战功。北宋自1104年开始的对吐蕃,西夏的那场战争,成为了童贯展露军事才华的重要舞台。而前年童贯率十五万陕西军干净利索地剿灭了震动江南的方腊起义,又显示出了“童老总”非凡的“帅才”。可如今面对自己制造出来的这幅军事上的烂摊子,他却真正感到束手无策了,至少在他看来,朝廷用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没多大希望了。童贯非常清楚,他作为平燕计划的首倡者之一,又在对辽战争的第一线。如果拿不出像样的办法解决这一棘手局面,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他。心急如焚的童大帅脑海里显然在盘算着另一个计划,那就是瞒着朝廷请金军从北线进攻燕京,以解宋军在南线战场上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应该说童贯的这个“借金兵”的计划相当糟糕,是一个极大的失算。看来宦官终究是宦官啊!“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话他当之无愧。

可以这麽说,童贯密约金军攻打燕京,等于是“倒持干戈,受人以柄”一旦金朝这个对北宋来说,并不是很可靠的盟友攻下燕京,形势就绝非宋朝所能控制的了。不仅一年多来,无数宋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化为乌有,整个平燕事务的主动权也全部易手了。宋朝将沦落到更加不利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宋人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资本同金人讨价还价了。实际上,童贯没有清楚地看到,辽国虽然两败宋军,但自己也是元气大伤,燕京兵力非常空虚,从整体战略形势上仍是宋强辽弱,如果宋军能重整旗鼓,再度伐辽,成败仍为可知。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失利,本也不足为虑,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整个伐辽战争,北宋败就败在主谋者不知战守,不明进退,急功近利而又妄自菲薄上了。

3、金人攻燕,势如破竹

要说起燕京的地理形势,曾被明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推崇为“龙脉所在”、“上游之势”。燕京三面环山,一面近海,北枕居庸,西持太行,中间沃野千里,倚长城而压华夏。山海关、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紫荆关从东北折向西南护卫燕京。燕京北边更是雄关漫道,崇山峻岭,尤其是居庸关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八达岭满山苍翠,峰峦叠嶂,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势如飞龙盘旋于碧海。“江山如此多娇”,也难怪一个大世纪以来,历代帝王都怀有浓重的“幽蓟”情结,宋徽宗如是,金太祖也如是。

文章图片4

可是很遗憾,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没有留下多少宋朝的痕迹。不过要说起燕京六州二十四县,在辽朝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其繁华程度更为五京之冠。燕京有“户口三十万,皇宫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间。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罗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燕京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城市,也是镶嵌在华北大平原边缘的一颗璀璨的北方之珠,它虽然离开中原一百九十余年,但却因此而吸纳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髓,脱颖而出,呈放异彩。对于这座“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城市,金人早就垂涎三尺了,这回染指的机会终于来了。 

十二月,阿骨打率金军两万,南下攻打燕京,以宗望七千铁骑为先锋。金军主力分两路:迪古乃军攻古北口;婆卢火军攻居庸关;另一路偏师由紫荆关攻易州,迂回燕京侧翼与北路军遥相呼应。按理说,金军穿越崇山峻岭从居庸关外进攻燕京,并不是很件容易的事。可是这一次,金军的军事行动却进展得相当顺利。

文章图片5

中国有句俗话叫“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说这人要是走背运,什麽不可思议的事都有可能发生。正所谓“喝凉水都塞牙缝”“摔个仰天跤还能把牙磕掉了。”这种人习惯上被称作“倒霉蛋”,人如此国也一样,而北辽小政府就是一个标准的“倒霉蛋”。十一月初,他们刚把宋军轰走,还没喘口气呢,十二月金军就南下燕京了。辽国小朝廷是“刚逃离苦海,又掉进火坑”了。经过上次燕京保卫战,辽军减员颇多。萧后无奈总算拼凑了三千人马去守居庸关。你说这事也是怪,正当辽军士兵蜂拥登关之时,居庸关城墙也不知是什麽原因突然崩塌,辽兵被压到城下,嗷嗷惨叫,剩下的也被砸的七荤八素的,辽军四散奔逃,金军一拥而上,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天下锁匙”的居庸关。这才真叫做,“天丧我也,非战之过”呢!辽朝气数已尽,冥冥之中像是有“天意”安排,再垂死挣扎也没有用,可惜了他当初跟北宋打得那麽热闹了。

居庸关失守后,辽人知大势已去。燕京分成两派,契丹人要跑,汉人要留,乱成一团。这个小朝廷自三月份成立以来,就使出浑身的解数,困兽犹斗,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如今是“树倒猢狲散”,一切都该结束了,它也该走了,这真是世上万物,飘忽不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了。对于燕京的汉族大臣康公弼,左启弓来说,金兵来了,也没什麽好担心的,反正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新主到来了。他们的人生抉择很简单,宋朝来了降宋,金朝来了降金,在这个纷纭乱世之中,为了过好日子,人的忠贞气节真的有那麽重要吗? 

文章图片6

金军铁骑想象图

而此时古北口外,萧后与耶律大石等契丹皇族,离开了统治了一百九十余年的燕京,正冒着严寒,仓狂逃难。“天苍苍,野茫茫”他们已经是无家可归了,只有去投奔天祚帝,而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一番什麽样的命运呢?

(按:这一行来到夹山,萧后这个为了保卫燕京而呕心沥血的不幸女人,马上被天祚帝下令处死了。天祚指责耶律大石拥立新主,大石据理自辨,表明心迹,得到了宽恕。)

金军南下,未受到任何抵抗,就进入燕京。辽国大臣康公弼,左启弓奉表请降,至此,辽国五京均入金朝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