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命的“考试”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文/学乃身之宝

考试,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关乎生命的考试,还真不是谁都经历过。当然,像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在有些人看来,那是生死攸关的,因为他们考不理想,可能轻生。

而我今天要说的这种“考试”,即一种特殊的,专门针对白血病病人的各种检查项目

1.

考试,对于读到最高学历的我来说,不说是“身经百战”,那也是“轻车熟路”。但是,现在的这种考试,老实说,我还无法做到驾轻就熟,坦然自若,因为这种考试太重要,以至于“不及格”会关乎身家性命。

这种考试,应试者不多,了解的人也不多,但这种考试让人心惊肉跳。这种考试引起的焦虑和恐惧,远超过其他各种类型的考试,因为考不及格,可能就挂了。

我来具体说说这种考试吧。

①这种考试科目,分等级

有一周或两周一次的“小考”。主要检查血常规,看看三系情况(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生化检查,主要监测肝功能及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等情况;各种病毒检测,等等。

根据这些检查项目的结果,医生会调整药量,也能对病人身体情况做一个初步判断。

平时还有一些“小测验”。主要是肺部CT,腹部B超等检查,目的是了解病人身体内部器官有无异常。

相对关键的考试是“大考”,即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的骨穿报告。都知道,白血病就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而骨穿报告就是判断的标准。这个报告结果是我们病人紧张和焦虑的源头。另外,MRD的结果更为权威。MRD,意思是治疗后患者体内的残留坏细胞,这个值越低越好。

还有针对移植后病人的“特级”考试,即骨髓嵌合度的值。嵌合度,就是受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于供者的比例,越高越好,最好是100%。一般情况下,98%以上就是好的结果,否则就会让人担心。

可见,像“大考”和“特级考”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乎生命的。

②这种考试,备考很难

我们平时备战考试,可以看参考书,或者做练习题,但这种考试,我们无法有针对性地去准备,因为更多时候,考试结果看的是运气。

另外,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无法得知,因为出题人也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考试都是客观题,机器阅卷,想通过主观题,走人情拿点分数都不可能。

③这种考试,不是每个人都有补考机会

我们参加的各种证书考试,等级考试,一般都有补考机会,不及格可以再去考,而这种考试,特别是“大考”和“特级”考,不是谁都有补考机会的,这也是我说的,这是性命攸关的“考试”。

一旦发现坏细胞,嵌合度下降,病人和医生都非常紧张,因为后续的治疗和结果怎样,都是不确定的,而能确定的是,更加艰难。

④这种考试,时间长,甚至是终身

虽然说人生就是一场考试,因为我们时刻在做选择题。但是,像这样可能伴随终身的特殊考试,着实让人难捱。

每次的“小考”,都会影响你几天的心情,担心“怎么血小板低了呢?想着白细胞好像不高嘛?最近也没怎么样啊……?”

到了“大考”和“特级”考,更需要提前做心理建设,“没事的”,“最近血象还挺正常的”,“呀,最近腿有点儿酸,不会有问题吧?”,“这两天好像有点儿感冒了,不会有事吧?”……

这样的考试经历,让我们病人和家属总是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出现点儿问题;这样的考试过程,让我们病人变得敏感,经常神经兮兮,担心自己再出问题;这样的考试模式,让我们病人有时无法应对,唯有紧张和恐惧。

2.

化解这种考试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每次“考试”合格后带来的信心。只是这样的信心来的不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细细去想,自己的担忧、焦虑和恐惧,都源于“死亡”这个词。

死亡,这个我们常人都忌讳的字眼,在人生终点处又是谁都绕不过去的。人是个奇怪和矛盾的动物,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可能没觉得有多怕;当度过生死难关后,又惧怕死亡。

因为死亡,意味着失去,失去我们最宝贵的生命,而且是永远地失去。这种失去,让我们内心惧怕,因为那意味着我们与亲爱的家人再也无法相见,再也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更无法感受世间的一切。

3.

那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无法永生,或者说永生就一定是好的吗?

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谢利·卡根在其公开课—死亡哲学中,给我们一个结论:永生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们说永生不好,不是在说,死亡就是好事,而是想说明,“活到我们满足为止,即直到我们得到生命能赋予我们的所有美好事物,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质量的活着,在一定意义上,生不如死。

其实,我们谈到对死亡的恐惧,怕的是,什么时候死,以及以什么方式死去。因为这种不确定更让人害怕。

如果我们能接受死亡这件事,并认真过好每一天,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负责。

正如《最好的告别》中所说,“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就像对待每天撕下的日历,我们整整齐齐地把它们摞起来的同时,还要在其背面写上几行字,以表示自己“经历过“、“存在过“,更“认真活过”。

理性、认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事情。

共勉!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