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思|研究重心下沉,才能看见教育的未来——《教育家》杂志2021年第10期读后随感

 阳光之波 2021-11-03

报名参与《教育家》杂志读刊活动而获赠的刊物早到了。收到杂志时已是晚上。随手翻翻,就看到网友吴俊伟老师的报道《吴俊伟,一名学生毕业后也难忘的体育老师》。赶紧拍照发给了吴老师,吴老师很激动,他自己都还没有收到样刊。

每个家庭都有一摊家务事,每堆家务事中的核心都是监管及辅导孩子作业。孩子常常是不自觉地,自觉地那都不是自家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孩子总是听老师的,即便老师说:“我就写一个。”他也就只写一个,剩下的后面一大段,也不写。问为什么?答曰:“老师说的!”至于老师说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大概他们的脑回路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以至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1+1=”,他们也不会填上算术后面的结果。当你气得浑身发抖,面对的却是一双无辜的眼神。你都会有一种“孩子没错,是我错了!”的错觉。

杂志收到早已有两三周了。一直忙于学校事务,“五项管理”督导、集体备课大赛、教师资格注册、资料编写、组织策划教研组活动等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会遭遇到的这些事情。每当想要静下心来读一下,可事多人忙时,心情就极易浮躁。心静不下来,书就读不下去。

等到事情稍缓,时间稍空,翻阅《教育家》杂志2021年第10期,总体的感觉是要把研究重心下沉,才能看见教育的未来。

这期杂志所刊文章,既有专家的理论文章,也有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既关注了教育的热点,又剖析了教育的痛点。我最关注的是“寻找大国良师”栏目和“视点”栏目里的“青蓝工程”相关文章。

“寻找大国良师”以教师的个体经历来诠释专业发展之路,更能为一线教师树立榜样,激活一线教师的自我专业觉醒。在阅读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特级教师郭剑峰的访谈文章《心怀诗与远方,行走在地理的田野上》时,郭剑峰老师的那种“只有亲身去大自然中感受世界的奇妙与独特,方能与天地万物为友,领悟地理学的迷人之处。”的体悟,让我感同身受。在读《吴俊伟,一名学生毕业后也难忘的体育老师》一文时,我为吴老师的以身作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每天读书、锻炼、写作深表敬佩。在好几个微信群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吴老师分享他的读书笔记。在微信朋友圈里他有好几次步数都遥占排行榜榜首,让我望尘莫及。

“视点”栏目里的“青蓝工程”相关文章,可以说是教研工作中的痛点。编辑老师既组织了部分一线教师对于这个痛点的吐槽,也编发了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文章。另一个话题“高校里的爱情问题”也是同一种组稿模式。这种组稿模式很值得称赞,将一线师生的反馈与专家的建议相结合起来了。问题是,篇目编发太少了。感觉言犹未尽,教育的痛点探讨得还缺乏一点力度,角度也太单薄了。

此外,对于“专题报道”中的“儿童视角”,我也有一些感触,写过一篇《果树·邻里·小区》的思考文章。

我总的感觉是,如果杂志能够把研究的重心还下沉一点,关注乡村教育、一线教师的自我教育、生活与工作的协调、压力与自我解压等等这些与教师个人关联更紧密的话题,深入把握教师个体的困惑与突围,才能真正看到教育的未来。

一切的发展,最终都要归根于人的发展。一切教育发展,最终都要归根于教师的发展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