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户外人,正在“中国原创”的路上艰难前行

 户外探险杂志 2021-11-03

困难重重

“户外”作为一项舶来概念,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国内自主背包品牌“强氧”可能是最早的国产原创品牌之一。与许多国产品牌通过代工积累经验,再创立自主品牌的过程不同,强氧与一些国外品牌的创建初始类似,这一开始只是一个户外爱好者DIY自己户外装备的故事。

1999年沈阳的秋天,天气格外舒适,青年大街的一家外贸店里迎来了一位年轻顾客,他叫陈明春。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户外ID更为人熟知——看见野玫瑰,国产户外强氧的创始人。

陈明春

当年的陈明春刚刚25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是一名平面设计师。90年代,国企改革,沈阳铁西区所有的工人几乎都下岗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明春当时每个月1000块人民币的工资算是不错的,但想要买一个派格牌的户外背包还是很心疼。

“当时刚有些国外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派格背包很流行。但一个包大概要600-700块人民币,快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陈明春如此回忆。

他路过外贸店时,被一个长得很像派格没有牌子的背包吸引了。“那个包的包身很像派格,但没有背负、支撑、腰带,背带也很细。不过很便宜,大概3-40块钱。”陈明春买下了这个背包。

在户外店仔细的观察了派格背包的背负、背带、腰带后,陈明春决定回家自己动手改造那个无名背包。

随后几年里,这个背包陪着他走南闯北,每次徒步他都会背着这个包。回来后还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对背包改造改造再改造。

2002年陈明春将工作与生活的重心,从沈阳转移到了北京。到北京后他经常参加三夫户外组织的活动,一来二去与许多三夫员工都混熟了,还经常拿着自己改造的背包给三夫的张恒看,一起讨论如何改造它。

3D Joint动态效果

2005年有一天,张恒突然问他,“Big Pack派格、亚洲户外展的创始人,克诺特·耶格先生来北京了,你要不要见一见他?”

陈明春当时的那个背包已经改装得相当成熟,他在背包的腰带位置设计了一个可以横向转动的辅助装置。当时网络远没有今天发达,信息相对闭塞,陈明春听说有机会见到耶格先生非常高兴,希望可以通过他了解国外背包的设计,于是马上就同意了。

见到了耶格先生,陈明春向他展示了自己多年来,不断设计改造的背包。并向他请教,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背包设计。

耶格先生肯定了这款背包,改装得非常有趣,很有创意。回想一番后说,国外目前只有在腰带位置,设计纵向辅助移动功能的背包,像这款横向辅助设计的,他从未见过。

得到了耶格先生的肯定,陈明春很高兴,想到:“既然国外只有纵向辅助背包,那不如将这个设计与我的横向辅助腰带结合,形成3D辅助。”同时他决定,将设计户外背包这项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

2006年1月16日,陈明春成功申请到他的第一项设计专利——“3D JOINT”—  超级“3D关节悬挂”背负系统。如今回顾,3D关节悬挂背包仍旧是陈明春最自豪的原创设计,这款背包可能是最早的中国原创设计户外装备之一。

2007年“强氧”品牌成立,为了凑够20万的启动资金,陈明春卖了一套房子。一开始,由于缺乏制造经验,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造成一大批装备亏损。之后陈明春不得已抵押了另一处房产,进行二次投入。

“当时真的非常危险,第一批装备的铝合金使用铸造的方式,导致强度不足。后来才知道应该使用锻造方式,但锻造更贵,成本又会上升。”陈明春这么回忆。

创业一开始便遭遇大危机,直到之后强氧的单反摄影包大火,牌子才逐渐站稳脚跟。当我采访其他装备设计师时,大家无一不说,“玫瑰哥”很有魄力。

从“强氧”品牌创立,到今年已经14年,这期间强氧推出的产品并不多,但都是由陈明春自主设计的。

一路始终坎坷前行,也曾有过投资找上门,愿意为陈明春提供资金,降低风险。却被他拒绝了。“如果接受了融资,就要对投资人负责,就不能完全做自己想的东西了,再说我也没有这么大的野心。”虽然一路走来艰苦不已,但陈明春始终坚持初心。

坚持原创设计是困难的,陈明春认为,目前国产户外装备缺乏原创性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户外”概念本身就是舶来品,国外领先国内几十年经验。“许多户外装备已经很成熟了。在此基础上,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原创创新,是困难的。”

许多国外品牌已经坚持原创设计很多年了,其设计特点、选材、颜色,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即使挡上Logo,你也能一眼看出是哪家的产品。而国内某些品牌,如果挡上Logo,你仅看外表可能会以为这是某个外国品牌的产品。

此外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对国产原创装备也不太友好。

购买者的迟疑

徐晓斌是一位户外领队,2005年退伍之后,转业做司机的他始终觉得不得自由。2010年他接触户外徒步后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甚至成为一名职业领队。跟过他的队员都说他可靠,负责任。常让他推荐一些户外装备,甚至请他帮忙代购。

徐晓斌担心给队员代购装备会被人怀疑吃回扣,所以他都是坚持带队员去户外店选装备,让队员自己决定买什么。

当队员需要一款重装徒步背包时,他常常会推荐强氧,可他发现,即使他自己背的就是强氧背包,队员们还是更愿意买国外品牌的背包。

“虽然比国外背包便宜一些,但大家还是对强氧信任度不足。小包还好,50L以上的背包,大家都会选择熟悉的国外品牌。”徐晓斌如此说。

户外店的店主也觉得,强氧背包的市场反馈一般。“材质不如国外品牌,价格上的优势也并没有很大。玫瑰(陈明春)的设计也并不是说领先国外品牌。所以除了'国产原创’这样的情怀,你很难打动消费者。”天津山知行户外店的店主潘健这么分析,几年前他进了几款强氧的背包,现在还没卖完。

从市场角度来看,国产原创的性价比不高。从国外聘请知名设计师,再辅以国内的制造技术更符合国内的市场需求。许多国产品牌也是这么做的。

聘请国外设计师进行整体产品设计,这一部分以产品的外形设计为主,并没有完整的落地实施计划,落地设计则需要国内设计师来进行。所以国内户外品牌,提供的原创设计师岗位并不多。

陈明春认为,原创设计分为三大种:“第一种是100%的纯原创,纯创新。但这太难了,并且随着装备技术的成熟,市场空白很小。

第二种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行一部分的创新,就比如强氧最早的“3D JOINT”技术。背包变化不大,但辅助技术有创新。第三种是材质与设计组合上的创新,比如近几年来,碳纤维、粗苯等材质成为成熟的轻量化原材料,通过新材质的加入,许多品类的户外装备都重新进行设计与改良。

国内的原创设计大部分都属于第二、三种,第一种原创设计的空间太小难度太大。更何况设计师辛苦进行原创设计,最后采摘成功果实的还不一定是谁。

抄袭

抄袭无疑是原创最大的敌人。8月21日,国内原创装备设计师“手艺宅”,在8264户外论坛发了一篇帖子,名字叫做《原创去死》。

“在山寨强国作原创,就是脑子有病的人。花费时间长,投入大,产出小,游走在生死边缘。侵权分分钟,维权长长久久。我TM就是脑子有病那个人。”在这篇文章的开篇,手艺宅如此称呼自己,愤怒与无奈溢出屏幕。

2016年,手艺宅有感于户外垃圾与粪便处理问题,设计了一款轻量化的便便铲。轻便、强度高,设计朴实无华。在2017年的亚洲户外产业大奖上获得银奖。但即便有银奖赚到口碑,惨淡的销量没能赚回生产装备产生的开模费用、专利申请费、维护专利费

“手艺宅”设计的便便铲

之后几年时间里,手艺宅这款便便铲的销量逐渐有了增长。眼看有了起色,却发现自己的产品被他人抄袭了。

我国的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手艺宅为自己的便便铲申请了外观专利,因此认为市面上销售的另外一款便便铲涉嫌抄袭自己的外观原创设计。

随后他在电商平台进行投诉申请,花了3000块钱做评估报告、提交申请、等待审批、审批不通过需要修改格式、再提交、再等待审批循环往复。时过半年,依然没有解决。

手艺宅的遭遇令人气愤,他甚至找到了涉嫌抄袭者理论。涉嫌抄袭者则认为手艺宅所谓的原创设计来自于两年前的一个公开设计,手艺宅无权将这个公开设计申请为个人专利。

本文无意分辨本次事件的是非,也没有这个法律能力。但本次抄袭事件体现了我国原创专利的有效性有限,对原创设计的保护不足。不论这次事件中谁是谁非,“原创者”都没能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利益。

有过被抄袭经历的户外装备设计师不止手艺宅一人,优极的装备设计师简赫(户外ID“有鬼”),也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但不同于手艺宅,有鬼选择不与抄袭者计较。

有鬼

“因为一来对我并没有造成什么经济上的损失,他们(抄袭者)产品的定位与我的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二来我知道在国内,抄袭比维护原创容易太多了,去维权恐怕很难。”他如此解释。

有鬼口中说得洒脱,却透露着国内原创设计师的无奈。

信念

有鬼是我采访到的几位原创设计师中,最自信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自己产品销量很满意的。有鬼除了作为优极的产品设计师外,还拥有自己的自主户外品牌OutdoorYogui,产品涉及轻量化的登山杖、露营装备等,他直言:“卖得挺好”。

2000年有鬼便接触户外,直到2016年才开始做起户外装备设计。最早的作品是碳纤维的徒步Z杖。做出这件装备后,得到了不少朋友的认可。“当时就有5-6个朋友也想要我做一对。”有鬼一看,一对也是做,5对也是做,便打起做自己户外品牌的主意。

之后有鬼的OutdoorYogui又推出了多款轻量化的露营装备,有露营桌、灯罩、灯杆等装备。这些装备有个特点,就是他们可以通过组装,搭配使用。

比如一款碳纤维的八角露营桌,他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上面加装一根碳杆,再装上一个亚克力八角桌,组成了一个双层露营桌。分别使用,可以是两个露营桌。

“我的露营装备,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种组合方式,也许买下他们的消费者能够发现更多使用方式。”他认为自己露营装备的多种组合模式,是产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有鬼认为自己并不是“户外装备设计师”,而是一位真正的户外玩家。“我为什么可以做产品设计?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少年的产品设计经验,而是来自于我用过多少装备。这样的装备应该是什么样?市场上装备普遍存在的痛点在哪里?如果不是用过、玩过足够多的装备,你难以做到。”

调性、眼界、独特性、可玩性、细节以及产品的使用经验,这些是有鬼认为,原创设计者最重要的素质。

装备者论坛的DIY版版主秦文嵘(户外ID:P蛇),是一位有本职工作同时,经营着自己原创装备小作坊的设计师。“One person one cottage,一人小工坊,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户外装备小作坊。”P蛇如此介绍他生产模式。

P蛇的本职工作在一家外企,2006、7年就开始自己动手设计轻量化户外装备。一开始并不能算是自主设计,只是因为当时国内有些款式的帐篷不好买到,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款适合自己的蒙古包式轻量化帐篷。

如今P蛇的工作室品牌cuben,主要是以粗苯为原料的雨衣、天幕、收纳包等为主。P蛇说他的产品有三个特点:“用料考究、做工扎实、价格昂贵。当然第三点是用来凑数的。”

P蛇设计的装备

与有鬼类似,P蛇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对于自身装备销量的压力比较小,他也说:“我做这些装备是因为这个品类的装备在国内不好买,做出来就是为了把它们分享给其他爱好者,然后自己再小赚一点,我并不指望做这个来生活。”

与陈明春相比,这两位设计师的压力要小很多,但他们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创信念。

未来

陈明春是一位将身家性命投入自己产品中的设计师,他一方面自己做设计,同时自己也是品牌的老板;有鬼则在拥有自己的户外品牌同时,在另一家户外品牌做设计师;P蛇的主要工作不在户外圈,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原创户外设计师。

P蛇

三位设计师的身份各有不同,但都以坚持原创作为自己的准则。同时他们都以户外玩家身份进入户外装备设计这个领域。

“户外是一个兴趣的世界。”这是有鬼的观点。我们放眼海外,许多知名的国际户外大牌,比如PATAGONIA、The North Face,他们的创始人都是热爱户外的玩家。这些品牌的开始不是在岩壁之下就是在自家车库中。

国内的原创环境不算良好,手艺宅所遇到的抄袭问题,这并非单纯的一位原创设计师其作品被抄袭而已。这件事所反映出的,是国内专利有效性低,对原创设计保护差,维权过程困难的现状。

“原创应该是受到尊重的,而抄袭者永远只能跟在原创者的身后。”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户外品牌,这样的户外装备设计师,中国的户外装备才能从“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