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50岁前,人生最苦的三件事,熬过了才能安稳到老

 舒山有鹿 2021-11-04
timg (7).jpg

01

孔子曾说过,五十而知天命。

一个人还未到五十岁,那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命”。但是,在知晓天命之前,我们终究要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

如果说50岁是一个中转点,那50岁之前的经历就是一个不断“奋进”的过程。当中的磕磕绊绊,沟沟坎坎,足以让某些人止步不前,甚至葬身其中。

人为何要如此受苦受难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生活吗?

其实,人之所以要受苦受难,并不只是为了生活那么简单,更是为了顿悟,为了让心灵得以充实。倘若内心过分空虚,人生毫无经历,那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要知道,生命有穷尽,而感悟却是无穷无尽的。对此,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世间有太多的苦辣酸甜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有太多的无可奈何需要我们坦然接受。一切,都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50岁之前,人生有三件最为痛苦的事儿,唯有你熬过去了才能安稳到老。

timg (31).jpg

02

喜怒内化于心,平淡顺应余生。

庄子有言:“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安守天时而顺应天地万物的变化,那你将不会被喜怒哀乐所烦恼。

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实不简单。这世上有太多的人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无法超越个人的情绪,最后只能成为情绪的奴隶。

清晨上班的时候被人踩了一脚,心情特别糟糕,一个上午都特别生气;下午脾气特别暴躁,领导还说了员工几句,一堆人都散发着怨气。

像这样的情况,虽然说特别正常,但让人活得痛苦。试想,一个人总是循环于“喜怒哀乐”之间,那他又怎么可能活得幸福呢?

把握不了自己的情绪,就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就像一些愣头青,总是喜欢当领导的刺头,那他们又如何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庄子认为,平淡处之,将情绪内化于心,这才是成熟之人该做的事儿。不超越情绪,你就不能安宁,不看淡世道人心,你就不能活得自由潇洒。

捆绑你人生的,不是物质钱财,而是你的情绪。

d8adccb1e14a43b9a8cab6e268b56da4.jpeg

03

无我无心,无我无敌。

金庸先生提到过这么一个高深的境界:“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这番话跟庄子的一个观点特别相似,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在对比这两句话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们的含义。

金庸先生认为,当一个人的境界能够“天人合一”,也就是跟大自然融为一体时,那他就能超越自我,超越肉体,超越招式,超越物质,从而处于不败之地当中。

而庄子的观点就是,不要以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万物,不要以刻意的行为去毁灭一个人的本性,更不要为了虚名而搭上性命。因为这一切,都远离了“天人之一”的境界。

其实,对于中年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太多的中年人执着于钱财名利当中,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质而改变了自己的本性。

有些人为了钱财,连命都不顾了。有些人为了名利,可以出卖尊严,践踏规则。有些人为了利益,甚至破坏了自然的准则。这,只会让人自食苦果。

人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则,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否则,就只能迷失在人生的迷宫里面,最后困死其中。

a659070b2f344c7bbd8c0c98a5d114d6.jpeg

04

看淡寿命,看淡枯荣。

庄子有言:“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庄子觉得,人不该为了长寿而喜悦,不该为了夭折而悲哀,不该为了通达而荣耀,不该为了贫穷而耻辱。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自己在乎寿命的长短吗?自己在乎贫富的现实吗?相信每个人都是在乎的。

可是,为何庄子要我们不在乎呢?其实,庄子的本意就是,你能有多少寿命,能获得多少钱财,都不要强求,接受能得到的一切,就足够了。

比如说你能活到90岁,就不要贪心一百岁了。你能赚到1千万,就不要贪心一个亿了。因为人越贪,越是不满足,失去的就越多。

一些希望长寿的人,不仅怕死,还喜欢吃不同的保健品,最后他就提前离开了。

一些希望富贵的人,不仅怕穷,还喜欢跟风去冒险,最后他也就破产倒霉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

越是怕死,越是喜欢吃保健品,就越是容易在体内积累不良的化学物质,进而打乱人体的运行节奏,影响生理和心理。最后,也就提前离开了。

越是想发财,越是失去了理性,最后只能被人割韭菜,连本钱都失去了。

这一关,就是“生死名利关”,闯过了,安稳一生,闯不过,前半生的努力就白费了。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