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梓街走出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昵称44161008 2021-11-04
图片
图片

今天(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向顾诵芬院士发出贺电。

图片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先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 -Ⅱ总设计师。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但不为人熟知的是,顾诵芬院士其实是从苏州走出去的一名科学家。他的父亲顾廷龙故居位于姑苏区双塔街道十梓街116号,顾诵芬也出生在这里。该居所现为苏州市控保建筑。

让我们一起走进

十梓街116号

了解顾诵芬院士

幼时生活的这处住所

图片

自古人文荟萃的江南沃土孕育出了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望族,“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苏州唯亭顾氏、“天下无第二家”——苏州“贵潘”,就是其中声名煊赫的两个,顾诵芬双亲顾廷龙和潘承圭便出身自这两个家族。

顾廷龙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国文部,并获硕士学位。抗战爆发后,他南下上海与友人合办私立合众图书馆,保存较多珍贵藏书。上海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务,是著名的图书馆专家、版本目录学家、文字学家和书法家。

其故居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大学士严讷居住于此故得名严衙前。明末,监察御史顾宗孟居此一带,造宅建园。清代,这里成了布政使朱之榛的宅第。民国四年(1915年),顾廷龙祖父购下朱宅,修葺使用。故居整体坐南朝北,由于历史环境变迁等因素,现存建筑为三路三进,中间隔以备弄。三路建筑分别为中路大厅—前楼厅—后楼厅(轿厅已毁),西路前楼厅—后楼厅,东路后花厅—前楼厅—后楼厅(前花厅已毁)及东侧书斋、佛堂 ,东路后侧为辅房。建筑内部存在大量的人为隔断,西路花园及原有建筑均为砖混建筑,天井及院子均被居民改建和搭建。

图片

2020年,顾廷龙故居作为市级控保建筑,被列为“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启动修缮。古宅以“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为原则,尊重建筑现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通过创新整合文物历史建筑等6大专业10余项传统工艺保护修缮,确保古建筑安全、舒适、耐久。整体一期修复工程面积约1700平方米,东西两路的厅堂和庭院修复已经顺利完工;二期修复工程约150平方米,主要对古宅一进的会客厅进行修复,也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届时,整个古宅将重焕生机。

图片

▲修缮前▲
▼修缮后▼

图片

图片

顾诵芬院士虽然在苏州只生活了五年,但他始终情系姑苏,与苏州的缘分颇深。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文献资料。同时,顾诵芬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多次赠书寄语姑苏青少年传承科技之光,成就精彩人生。

图片


科技创新,引领苏州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23日,顾诵芬院士亲笔寄语苏州。

图片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区委宣传部 双塔街道 苏州日报 杨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