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邀刘邦、司马炎、康熙的专题辩论会

 子玉史院 2021-11-04

特邀嘉宾:汉太祖刘邦、晋世祖司马炎、清圣祖玄烨 

主持人:子玉

主题:关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史变迁的讨论

子玉: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几位重量级的嘉宾,子玉感到特别的荣幸,同时对各位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历史变迁。几位都是相关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抛去你们曾经的身份和功业,说你们是历史学的权威也毫不为过。还请诸位知无不言。

刘邦:没问题。子玉,你说吧。

子玉:那好,那就请刘先生先谈一下。子玉有一个疑问,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并全面实行了“郡县制”,那么您的汉帝国为什么要“郡县制”与“封建制”并行呢?

刘邦:嗨,这个问题其实说来话长。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我的汉帝国的建立中间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以楚为盟主的合纵反秦战争;第二个阶段是,以汉为盟主的连横反楚战争

大泽乡起义之后,王政复兴,六国政权纷纷复立。项羽在巨鹿逆袭之后,以盟主的身份对天下秩序进行了重新划分。天下进入了列国众王的时代。

我呢,和项羽楚汉相争的实质其实就是争霸。我团结了大多数的诸侯,打败了项羽。

这时我的身份其实就是个盟主,韩信、彭越、英布等,他们都是盟友,股东

汉帝国建立之后,按照功劳划分,我的功劳最大,做了皇帝,可他们依旧是大股东。形势逼迫我只能走“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路。

玄烨:刘先生,打断一下,那您最后不是把那些异姓诸侯都给灭了吗,为啥又要分封自己的刘姓子弟为王呢?

刘邦:呵呵,表面原因是我吸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秦朝就是因为没有分封赢姓子弟,以至于天下大乱时赢姓没有人站出来拯救朝廷。那我首先得避开秦朝踩过的坑呀。

还有,玄烨先生,我公司和你公司其实是两种情况。我公司的丞相是真正的一国首脑,主管政府的各项事务。大汉的皇帝只需垂拱而治就好了

我也想集权,可是没办法,天下是那帮军功集团和我一块打下的,他们也是股东。所以,建国之后我们以“白马之盟”的形式将天下的格局进行了划分。

皇帝和诸侯王由我们刘家人来做,以丞相为首脑的政府机构由“功臣派”们来主导。谁要是不遵守,天下共击之。

玄烨:哦,原来是这样。我懂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执政的时候之所以还不敢削藩就是想用刘姓诸侯的力量来制衡那帮“功臣派”。

刘邦:玄烨先生,你太聪明了。可不是嘛,随着血缘关系的不断稀释,我们刘家人也是靠不住的。你看,刘恒刚登基那会,济北王刘兴居不就叛乱了嘛。刘恒之所以还不对刘姓诸侯动刀就是考虑到“功臣派”们的存在。

司马炎:刘先生,听说你们公司在你孙子汉景帝刘启执政那会还爆发了什么“七国之乱”呢。

▲司马炎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子玉:司马炎先生,请不要往刘先生的痛处戳,那你们公司还爆发了“八王之乱”呢,半壁江山都弄没了。

刘邦:没关系,都是过去的事了。刘姓诸侯王的问题迟早都得解决。随着“功臣派”们的影响力一点点减弱,刘姓诸侯的势力也相对得削减。问题是刘启当时做得太急了,所以出了点乱子。

好在刘启把乱子收拾了并且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在刘启的手里,许多诸侯国都只有一个郡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叫板朝廷。而且刘启后来还对诸侯国实行了改革,诸侯王彻底失去了治国、任命官吏等的权利。

继位的刘彻做得也很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终于是把诸侯王的问题给解决了,我们大汉集团的董事长终于实现了集权。

子玉:是呀,也只有这样朝廷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匈奴。

刘邦:棒棒哒!

子玉:好,感谢刘先生的精彩分享。刘先生,您先喝口水歇会。

司马炎先生,接下来我想请你谈一下你们公司的诸侯王问题。

司马炎:子玉,这是我的伤。

刘邦:嗨,都是历史了该聊还得聊呀。

司马炎:说实话,我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其实是继承了我爷爷司马懿和爸爸司马昭的事业,他们早就给我铺好了路。

和刘先生的情况一样,我们公司也是吸取了曹魏失败的教训。他们没有分封同姓诸侯王以至于让我爷爷钻了空子,曹爽去高平陵上了个坟,我爷爷就政变成功了。

为了不重蹈曹魏的覆辙,我们公司分封了大量的同姓诸侯王,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相当的武装力量。谁知道,自己家最后一场内部斗争让异族人钻了空子。

▲司马懿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刘邦:小炎,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别介意啊,其实你们晋朝一开国就是台老机器。你们司马家族代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八王之乱”其实只是导火索。

司马炎:刘先生,你说的对,但是没办法,我爷爷就是靠着他们起来的,他们就是我们公司的基本盘呀。

子玉:其实和气候也有关系。北方气候变冷,草原民族只好南下。正好,你们自己公司也有问题,就让那些异族钻了空子,北方从此落入了胡人的天下。还有,你们公司将地方的武装力量解除掉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司马炎:是这么回事。

子玉:好,感谢司马炎先生,我们就不提他的伤心事了。玄烨先生,说说你的情况。

玄烨:哈,我们公司当时情况有点特别。满人总共就那么点人,怎么可能打下并统治汉人的辽阔江山。

所以,只能吸引汉人入股,并给他们大股份,让他们帮助公司开疆拓土。吴三桂等那三个王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我嘛,做事急了点,导致了“三王之乱”。

刘邦:对,你当时要是等吴三桂去世之后再动手就好操作了。

司马炎:重要的是人玄烨先生把火压下去了呀。

子玉:来来来,都喝点水。

玄烨先生,刘先生他们公司是通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最终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你呢,是通过战争,那问题是你们公司后期也是偶有封王呀,为什么再没出现问题呢?

玄烨:我们公司封王,只给名誉和待遇,而且还不让他们离开京城,你说,他们有威胁吗?

刘邦:经过历史的发展各个公司早已掌握针对此类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方案。你看,明朝的方案也很成熟,藩王们也是有名和利但是一辈子只能呆在封地里吃吃喝喝。

子玉:是,明朝做得虽然也不错,但是他们却培养了一大批好吃懒做的利益体。明朝给藩王们的待遇太丰厚了,世世代代都养着他们及其子孙,最后成了朝廷的一大财政负担。明朝的灭亡,藩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呀。

玄烨:可不是嘛。所以,我们公司就吸取了教训,没敢走他们的老路。

刘邦:好了,今天说了这么多,问题也说清楚了,一块喝个酒吧。

子玉:走,司马炎先生,别再伤心了,一块。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关于谥号和庙号的问题,我们邀请了刘邦和乾隆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