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鎮鎖鑰居庸關八達嶺長城

 斯人记 2021-11-04


长 城 历 史

长城的修筑史可上溯至西周时期,都城镐京(即今西安) “烽火戏诸侯”就是发生于骊山的峰燧之上,而长城之称谓始于春秋战国,《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这一时期列国争霸,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及至秦灭六国,始皇帝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如今的长城多属明代遗构。除了北方大规模的长城,明代为了对付倭患,在戚继光的主持下,南方沿海地区也修筑了长城,其中,临海古长城【见《東南雄鎮江南長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今,长城已失去保护屏障的作用,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继续在更广阔的精神文明领域发挥作用,就像永康境内的云岭园周村长城【见《翻雲嶺越長城走西山》】,成为当代人致敬、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不朽符号。


作为边界军事防防御工程,长城以高墙深沟阻挡试图入境者,而一道道关隘则是囤兵驻守,存储调配物资的中枢,成为整个长城防线的最为关键的防御节点,因此,关也称关,其地形均选设均在利于防守之处,以实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果,由此可见,关城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长城沿线自东向西有十二处比较有名的关城,分别是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嘉峪关、阳关和玉门关。


八 达 岭 长 城
八达岭长城号称天下九塞之一,位于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居庸关长城的前哨,更是都城北京的重要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向北延伸的长城有敌楼十二处,关城以南有敌楼七处。除了在关城可以登长城外,在南四楼、北四楼、北八楼和北十一楼也有登城口,都能登上长城,其中南四楼为观赏八达岭长城的绝佳位置;北八楼是八达岭长城的最高敌楼,又名“观日台”;北八楼距离关城有1500多米,大家常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即是指一定要步行抵达此处,方可称为好汉。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长 城 十 二 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处,又称榆关,与万里之外另一头的嘉峪关遥相呼应,素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山海关城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崖关在天津市蓟州区北二十八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在平型岭南麓修建关楼,关城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庆年间均有修缮。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2001年,雁门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于此而得名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建于明代。

杀虎口关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杀虎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杀虎口。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嘉峪关市向西五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和第一重关,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现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1961年,嘉峪关关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与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阳关的确址存在历史争议,《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元鼎或元封中(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玉门关与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推荐
1. 翻雲嶺越長城走西山
2. 東南雄鎮江南長城
3. 我的丝绸之路

尋古|旅攝|詩書|江南

BE LIVING, BE FEELING,BE READING, BE INTERESTING
我們將會不定期分享更新,歡迎關注隨時瞭解動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