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数学课

 新用户9913Bpb0 2021-11-04

这样的数学课

今天上午,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来我校上课、讲座。我与陈特相识,是因为2019年的温州市暑期师德演讲。陈特作开场演讲,我作乡村教师代表演讲,都是讲述教育故事的人。

我知道陈特是瓯海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又是温州大学城附属小学的校长。加之偶有外出的讲学任务,算是一个大忙人。今天一大早就来我们学校,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刚开始,我是坐着听课的。后来,我发现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让出位置,站起来听课。再后来,我就跑到走廊上听课。不管怎么样听课,我都被陈特的课堂给吸引住了。这不是因为他是特级的缘故,而是让我明白了之所以特级是有缘故的。

听完《烙饼问题》一节课,我就有了写下来的想法。

第一,我觉得陈特的课让学生敢说了。一开始,学生面对这样陌生的男人,该怎样融入课堂,怎样发言,还是很不自信的。课堂上,陈特就从学生在家里有做哪些家务作为谈话内容,让学生进入想说的状态。有学生说自己在家里有洗衣服、做饭和拖地,其他同学一看发言这么简单,也就开始敢开口说话。

这样的课堂开头,也就能够保证后来课堂思维的活跃。

第二,我觉得陈特的课让学生想说了。从敢说到想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发现自己上课经常上着,上着,就把学生上沉默了。那不是学生的原因,是我们的问题。

陈特从谈话导入让学生敢说,到让学生想说做了什么呢?陈特的课堂始终保持语言幽默,还时不时以激将法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老师与他们是一起的,不是教他们,而是与他们一起做游戏。想想看,如果学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在上课,而是做游戏,那他们发言是什么情况?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课堂现场,让学生忘记了老师是教他们,而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自然,大家都想说话了,甚至可能抢着说。

第三,我觉得陈特的课让学生会说了。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烙饼”时,通过带着大家集体讲解9分钟是怎么烙出三个饼的。然后,又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了用9分钟时间烙3个烙饼的动手活动。如此反复和扎实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他才让学生起来说怎么烙,然后老师进行板演。

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不是他不会说,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说。这种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思考,充分准备。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能力的关系,没有把学生教明白。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的学生会不会说,不是由学生决定而是由我们决定。

第四,我觉得陈特的课让学生会想了。我是语文老师,但是这节课我听懂了。就像我们教导主任潘丹丹老师说的:“周校长如果听懂了,这节课就算教明白了。”作为校长,经常去听老师们的课,有时候真是听不懂。因为老师没有讲明白。

这节课上,陈特通过烙饼的操练和讲解,最后形成一个底层逻辑,就是不能让锅空着。在课堂小结上,始终强调为了节约时间,一定要让锅保持“满”。这个底层逻辑或者说是思维模型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后来,在烙5个烙饼的问题上,一学生烙错了。当场就有学生喊起来:“锅没有满。”

看吧,学生已经完全建起了自己的思考模型。而且通过这样的模型,来看别人的解题思路。这就说明学生已经达到学以致用,会想了。而这种"会想",是课堂上老师带给学生的。

特级之所以为特级,是因为他有特级的特点。我们听特级老师的课,就应该要努力去寻找这种特点。

两堂课,陈特没有一张PPT,只有一支粉笔,却能让课堂放光,充满思维的火花。

这足以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好好琢磨了。

这样的数学课啊,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