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一直不被刘备重用?赵云到死都不懂:只因“一句话”惹祸

 无风起念 2021-11-05

赵云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真正的仁义之士,他武功高强,又有韬略,还忠于主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直到现在还是有非常多人敬佩他。那么,为什么刘备不重用赵云,只是让他当一个“保安队长”呢?

▲刘备手下的士兵开始抢老百姓的东西,让赵云看不下去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其实,和赵云的一句话有关。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刘备手下的士兵就开始抢老百姓的东西。这个时候,赵云看不下去了,对刘备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霍去病以浑身奴未灭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生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刘备听后虽然采取赵云的建议了,但是这也让刘备心里面明白,赵云和自己并不是一路人。因为刘备的招牌就是“仁义”,但是刘备也知道,在这个乱世打仗靠的是士兵,如果太过于仁义,士兵是不会给刘备拼命效力的。

▲刘备认为,如果太过于仁义,士兵是不会给自己拼命效力的。(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赵云投靠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问赵云为什么投靠他而不投靠袁绍(袁绍比公孙瓒强),赵云就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弃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翻成白话就是,“公孙将军比袁绍仁义。”所以赵云是真仁义,刘备也知道他和赵云不是一路人,所以就让赵云当一个保安队队长了。

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打败夏侯渊,斩其首,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

▲刘备认为,如果太过于仁义,士兵是不会给自己拼命效力的。(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料到黄忠中埋伏,所以他便带着数十骑的小部队出了兵营的围栅,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击曹军士兵的阵列,且战且退。曹军虽然被赵云击散,但是仍凭借数量优势将赵云包围起来,赵云便突围并退入蜀军的围栅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围栅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围栅,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围栅,见曹操大军杀到,便欲闭门拒守。赵云进入主营之后,却下令大开栅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

曹军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却。(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却。此时赵云下令打响战鼓,鼓声震天,又令蜀军以弩箭射向曹军,曹军为之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饮宴直到黄昏,军中号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而且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大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气,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并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大军与吴军于猇亭爆发猇亭之战,刘备大败,由秭归逃回永安(今重庆奉节),赵云乃进军至永安以保卫先主,而吴军已退却。

曹军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却。(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关注【无风起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