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高大观 | (五)教学楼的昂扬与坚韧

 寻琴斋 2021-11-05



二高大观

五、教学楼的昂扬与坚韧

二高的主教学楼,与校门口左右两侧的教师宿舍楼背后的单层瓦房教学楼不同,还是很具有现代气息的。

右边是四层的教学区,每层有四个大大的教室,墙体是蓝白相间,靠近地板的一米内是淡蓝色的墙体,再往上是雪白的乳胶漆墙面。教室都有着大玻璃窗、大大的讲台和宽阔的黑板,走廊也相对比较宽敞,水磨石地面,走廊两侧的尽头都有步梯可以上下。

左边是三层的行政区,一楼是政教处和教务处,以及学科教研室,二楼是校长的办公室、大会议室,三楼是一些老师们的住室。

我最早便住在这边的三楼最西边朝南的那一间,由于西晒加上是顶层,到了夏天,便如蒸笼,第二年就又向东移了一间,因为和我同一年来的老师,有几个已经离开了。

住在教学楼上,其不方便,可想而知。一是没有自来水,每日的生活用水,都要自己拿桶到楼下去接,然后爬楼梯提上三楼。二是洗衣和晾衣不便,房间没有阳台和下水道,只能到校园里去洗,洗完之后晾晒在校园中固定的位置。三是被学生打扰,每天早晨,最早的一拨学生进入教学楼并开始早读,就让我再也睡不着。

若是需要去检查早操或者早读还好,若是不用早起,再想睡个懒觉就不可能了,那从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如雷鸣,如海潮,如震雨,如万马奔腾,让人感觉到枕头都在抖动。

有时又有两三个学生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读书,找来找去就找到我的住室门外,看住室关着门没有亮灯,就以为里面没有人,在门口站定,放声开读,躺在床上的我,即便使用被子捂住耳朵,也依然挡不住声音,那声音从门外直冲进来,目标很明确,就是床上的我;打击很精准,我被震的睡意全无,只好伸着懒腰起床。

周一早上是铁定要早起的,除了要检查早操,巡看早读之外,早饭后还要早早升旗,学生们按班级列队站在教学楼下的广场上,老师们站在行政楼这边,列成四队正对着一楼大厅。这大厅门外,最早是一条沥青路,直直通向校门口,路两边是两排报刊栏,报刊栏外是两排高大而茂密的松树,将大半个教学楼和整个行政楼挡在绿荫之下。再后来,这一大片的地面全部硬化,两排的松树也被砍掉了,报刊栏再往外移,于是行政楼前无比开阔了。又在校门口竖起来一个影背墙,上面写着“知识改变命运”六个鎏金大字。校园一下子大气了起来。

教学楼前的广场是早已硬化的,宽广而平坦,每当有全校性的报告会、晨会、师生大会,都会在这个广场上进行,音响和话筒可以从一楼的教室里取电,主席台就摆在一楼教室外的走廊上。就是在这样简易的主席台上,夏志清老先生讲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德育课,将二高的历史娓娓道来;洛阳师院的一位美女老师,分条析理,详解发生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校师生求知求学的热情;刘学敏校长在这里举办了无数次的晨会和师生大会,用地地道道的偃师话,谆谆教诲全校的师生,他的被二高学子们广为传颂的“土味”名言,也是在这里诞生;忠厚副校长在这里一次次强调纪律;少峰主任在这里多次宣读对学生处理的通报;马智主任也曾在这里提出学习要求。每当这时,广场上是人满为患,人声鼎沸,热闹非常,需要各班的班主任一次次的走来走去,维持秩序。

除了晨会、师生大会和报告会,最热闹的就是教学楼,学子们孜孜求学,老师们循循善诱,平日里都是刻苦好学、力争上游的场面。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中午吃完饭,我坐在桌子前看了一会儿书,三点多才躺在床上,又斜靠在床头看书。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有许多光圈在旋转,起初我以为是因为没有午休,所以,体力透支引起眩晕。但转念一想,可能是地震了,为了求证,抬起头看天花板上的吊扇和电棒,它们都在大幅度的摇晃,果然是地震。

这时,教学楼上已经中断了正常上课,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嚣声,是学生们已经明白发生了地震,冲出教室往楼下冲,我穿着短裤下床,站在地板上,也觉得地板都在猛烈的晃动,站都有点站不稳。正想出门下楼,又转念想,听着人声,楼梯上必定是拥挤的学生,我不能和他们抢,并且他们又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维持秩序,我即便到场也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和学生抢楼梯,于是要安心坐回到床上,等待着。

等到一切都安静下来,我再走出房门,楼道上已空无一人,整座教学楼也无比安静。学生们已经转移到安全的广场上和操场上。我再看看这办公楼上斑驳的墙体,凸凹不平的水泥地面,心中不由得后怕,怕这年代久远的老楼,顶不住地震波的冲击。但这害怕也只能仅仅是后怕。

这办公区和教学区连体的老楼,虽然有些年岁,但平时被装扮的很有文化气息。墙体上很多地方都挂着以伟人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每一幅都能令人振奋,激发向上的澎湃热情。

其中,悬挂在办公楼二楼的一副书法作品,是伟人作品影印放大版,内容是:“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国?在我学子。”我曾无数次在这幅作品前驻足凝视,沉思默想,遥想当年伟人的报国志向,和现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想必无论师生,曾经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大有人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