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默契,叫做不谋而合

 何忧 2021-11-05

 哈喽~先看看可爱的猫猫,再阅文,嘿嘿~

    早晨没有懒床,因为不想让杋大侠看到一个萎靡不振的妈妈,我让他自己骑车,然后陪他一起骑车去校,六点多的早晨风不冷,少年的笑容温暖,朝阳睡了个懒觉,阴沉的天空里只有明月点缀,行人稀少,除了上学的孩子们,路上母子俩聊了一个话题:

  妈妈:妈妈看到有个群里一个仙女姐姐的发言,我特别有同感。

转述发言:仙女姐姐读师范的时候考《古典文学》,其中有一填空题:春风又绿江南岸。要求填下句。仙女姐姐忘记原诗句,信手涂鸦:桃红谢了梨花雪。

后面又加了一句:尼玛,谁说一定要写: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呢?

 当然这是群里的聊天记录,想来在当时任凭神仙姐姐再轻狂,也是 不敢把这字写到试卷上的哈~ 

这句“尼玛,谁说一定要写:明月何时照我还。让我一看就莞尔一笑~

 真TM太有同感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原诗句,而不能自主创新呢?我觉得批卷老师应该斟酌的是仙女姐姐那句“桃红谢了梨花雪”是否能合句押韵就OK吧? 

而且以后出题也应该按照这个思路,不按套路出牌,那古人对诗,不也是出上句对下句吗?只是强记硬背就不新颖,也不好玩哈~不能被出题老师的思维框住答题学生,原本很多题目都可以有很多答案,就像人生总是曲线弯曲一样,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所要寄望于下一代的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我跟杋大侠聊的时候是倒过来的,其实是我忘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只记得“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也是想考考杋大侠是否记得这句诗,结果杋大侠也是没有记住。 

 其实我小时候读书成绩一直没有冒尖,就是不喜欢背,语文,英语都不喜欢背,记得英语只上了两年,那时候只要英语老师叫到读句,我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叫到背的话,我铁定是背不出来的~

 再回到那个问题,杋大侠跟我聊得时候说这种古诗词和文言文之类的,以后考试可能基本不会考了。但是背还是要背。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

 妈妈: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不能消失,毕竟这是中华古文明的瑰宝。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优质精神食粮,肯定不能消失,但是这个东西,现在喜欢的人真得是越来越少了。

我开始奇怪自己当初都没有人指导,就会去买唐诗宋词来读,来看,自己买字典去备注那些陌生的生僻字,只能说只有喜欢才可以用心。 

       你喜欢我吗?如果喜欢请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