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那些还在读诗的人

 寒林萤火 2021-11-05

那乌鸦并没飞去 它仍然栖息 仍然栖息

在房门上方那苍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面

而它的眼光与正在做梦的魔鬼眼光一模一样

照在它身上的灯光把它的阴影投射在地板

而我的灵魂 会从那团在地板上漂浮的阴暗

被擢升么 永不复还!

前两天在一本爱伦坡的诗集的序言里,看到了乌鸦这篇,后来原本想分享文字到微博,发现只能发图片。后来不少人转发点赞,我才发现,很多人还在读着诗歌。只是口味不同罢了。

我读过的诗人作品很多,有感觉的时候会跟着模仿着写起来,写的速度也飞快。就像搭上了滑梯的感觉。这种借力偶尔会有些欣喜,特别是发给一些朋友看的时候,他们看得少,会觉得我写得好。寻找一些小小的满足感。

昨天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信里提到了,只是要多多注意从你生命里出现的事物,要把它放在你周围所看到的一切之上。

所以你要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后来我基本上发现随着我写的过程,其实题材也在扩展,我的视野也在不断开阔,诗歌延展了我的想象空间,可能不只是这部分。

那天在爬梯的时候,我有些犹豫,想到山顶还有爱人在等我,我一方面有些恨他,不陪我一步步走过,一方面又觉得他给了我动力。我也想到了诗歌,写东西确实要积累很多素材,去看去感受更多,为了体验更多,我需要挑战自己,而不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或者只和大多数人一样。后来发现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路上爬的时候,我一直收到他的信息,和我说他买到了水,等我登上山顶的时候,他像我们第二次见面一样,给我拧开了矿泉水瓶盖。可我还是不知道如何描述他和我们一起的一切,但大部分都只是一笔带过,偶尔是我们看过的风景,或是我的情绪,我的困惑,我的小小世界。

现在的人感情都很脆弱,是很多因素导致的,我也时常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和我的身心状况有关。庆幸的是他的心坚如磐石,这很难得。

可能回味人生,想到他,会觉得无论是对过往,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有太多的失落与沮丧。

里尔克说,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

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结合呢,如果是一种不明了,无所成就、不关重要的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这个深夜里,这个和我十指相扣的男人,似乎和我们第一次从人大校园走出来,下完天桥最后一个台阶后,那个狠狠抓住我的手的人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那是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走在路上时很少有的举动。那一夜似乎决定了又预示了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