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曲》读记(五)

 寒林萤火 2021-11-05

西西里诗歌学派是十三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文学流派,继承了普罗旺斯抒情诗传统,以爱情为主题,多用西西里方言写作。

西西里诗歌学派对后来意大利的文学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前的时代,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用拉丁文来书写,但这种盛行长久的书面语言不是很容易起到普及大众的作用。

在很多时候,普通民众还是使用自己本地的语言说话和写作,能够熟练的运用拉丁文的主要限于中上层社会的人们。后来但丁用托斯卡纳语来写作《神曲》,并非是偶然的现象,其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西里诗歌学派。

“十四行”诗体最早在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西西里诗歌学派代表诗人之一贾科莫·德·Lentini(Giacomode Lentini)在组歌诗体的基础上创立而成。 除了创造出“十四行”诗体,贾科莫最终还创造了意大利语中的很多新的词汇,因此,十四行诗体首先在意大利流行,并在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结束之后经SirThomas Wyatt传至英国。

Sir Thomas Wyatt和GeoffreyChaucer使得十四行诗体和英国当时乡村盛行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结合,成为英语文化中最普遍的诗体。十四行诗体在16世纪末期和17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得到了诗人的热衷,包括Wyatt、SirPhilip Sydney、Edmund Spenser、  William Shakespeare等人都非常热衷十四行诗的写作。

其中Spenser和Shakespeare 继承了SirThomas Wyatt传入的Petrarchan 十四行诗,并进一步创立了各自的十四行诗体, 最终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十四行诗版式,即Petrarchan十四行诗、Spenserian十四行诗和Shakespearean十四行诗。

即使如此,使十四行诗体真正进文学殿堂,成为更为流行的英语诗歌诗体形式应该归功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戏剧和诗歌作品中大量使用十四行诗体。尽管莎士比亚可能并不一定属于最擅长、最有创意的“十四行诗”作家,但却是他使这种诗体变得家喻户晓。迄今存留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有154首。

十四行诗体是学者、学生等喜闻乐见,愿意采用的一种诗歌创作版式。十四行诗的韵律是可变的,但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两种韵律形式较为常见,一是所谓的莎翁韵律:“a-b-a-b-c-d-c-d”-“efefgg” ,另一种则是所谓的弥尔顿韵律:“a-b-b-a-a-b-b-a”“-cdcdcd”韵式 。十四行诗一般常用抑扬五步格。

十四行诗歌的结构也是可变的,至少存在20种格式,但以14行最为常见。十四行诗歌每行含有10个音节(syllable),通常为两个“四行诗”加两个“三行压韵诗句”(tercet)组成(8行+6行=14行) 或者采取三个“四行诗”和一个结尾对偶句(中国的对联形式)组成。  

六种最常见的十四行诗体格式分别为:彼特拉克格式、Curtal格式、斯宾塞格式、莎士比亚格式、弥尔顿格式和terza rima(三拍子)格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