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好数学?

 靠谱的阿木 2021-11-05

AMushuo

中小学数学讲授技巧好像是一种常态,很少有老师在课堂上讲数学是什么,大多数孩子因此也认为数学就是学习并应用相关技巧以解决特定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一点在课外学习中,甚是明显。这有点像体育项目的优异需要反复训练一样;训练和刷题确实点出了一些关键,但同时也丢掉了对整个数学图景的认识。导致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学下来,还是不知道数学到底是什么,这个结果让人有些失望。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分析技能技巧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致力于告诉孩子们数学知识背后的为什么,以及某部分内容在整个数学知识网络中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成了我教研的主旋律。尝试着站在大的框架下去陪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希望能够启发孩子主动思考数学,注意集中力研究数学,并养成一种专注严谨的思考习惯。

教育不仅仅是升学培训。数学应该和科学,文学,艺术以及历史一道,被当作文明珍宝而一代代传承下来。

数学技能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点,认真学过数学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深度的学数学,需要严格按照“抽象推理模型”的数学基本思想,解决给定的一个数学问题(即实际问题已经被归结为数学模型)。根据抛出的一个实际问题,识别出关键因素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即建模),然后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应有的这样的最高追求:注重培养技巧背后的数学思想。

我们有太多的数学知识,并且新的还在不停增加,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的16年时间里,不可能全部掌握。即便掌握了,等到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有些知识却已经过时,新的知识又成了风尚,教知识是没多大用处的,数学教育,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学习,你觉得呢。

如果单独将数学学习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考虑,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按照年龄划分,有三个阶段:

1

4-7岁 数学启蒙

2

8-12岁 数学思维构建

3

12岁以上 数学知识拓展

这三个阶段是按照孩子的成长时间顺序划分,每一个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数学学习作为一个持续的完整的过程,前两个阶段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应试”环境下,我们可以理解学校的学习着重点在第二、第三阶段。站在数学学习的三个阶段之中,我觉得前两个是更加核心、更加必要的。完成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我们会形成比较严谨的思维习惯,形成思辨的基础。为第三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01-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