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选择“无脑”,就一定会失去自己的频率

 阿媚活力补充站 2021-11-05

 今年的第085篇文章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小说,看完之后,又一种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感觉。

整个人有点懵、有点呆滞,脑袋里空荡荡的,发出了灵魂拷问“我是谁”“我接下来要干什么”。
实在一下子没想起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出去骑了个自行车。



在骑车的时候,想起最近读的《秘密》,里面说每个人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能量发射塔,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震动的频率

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是不是我有自己震动的频率,小说的世界里也有它震动的频率

我非常投入地去看,于是乎我就改变了自身震动的频率,去跟着另外的频率走

小说里的故事终会结局,我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里来。

于是,当我在看完小说的时候,那一瞬间我忘记了自己原来的频率是什么,就像灵魂被抽空了。我得花费力气不断去做一些事情,好让我慢慢变回自己原来已有的频率

这个解释没有什么确切的科学依据,乍一看也有点玄乎,但我感觉可以解释为什么看电视剧的时候会有“电子失恋”的感觉。

追电视剧的时候,也是暂时放弃了自己原来已有的频率,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电视剧的人物故事中,跟着电视剧的频率走。

“专心、投入”并不等于失去自己已有频率

例如在工作中产生了心流,很专心致志地写一篇文章,认真阅读一本需要我思考的书,这些专心投入的行为,不会令我产生那种“发懵”的感觉。因为我是有动脑的,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的
有没有失去自我频率的关键,在于我有没有“抛开我的脑子”。


写了这么一通,想表达的观点,不是说“啊,那你从此以后不要看电视剧了,不要看小说了,不要看电影了。”

因为我觉得我此刻所有的行为,都是我潜意识中帮我做下的当下最好的选择。所以我并没有非常排斥说我一定不能做上述说的事情。

只是想让自己知道这一个事实:如果我不动脑子地去做一些事情,那么在做完之后,我就要一定会遇到一个“发懵”的时刻并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去找回我原来自身已有的频率,去反应过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想要往哪里去”。

就是告诉自己还有这么一个事实,然后并且接受它,这是真的会发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