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 | 以肾为先,记住4点,补肾温阳暖一冬!

 新顺其自然 2021-11-05
寒风乍起立冬至,本周日(11月7日),我们将二十四节气的「立冬」。

这一天是寒冷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又被称为“交子之时”,此时气候从秋季的凉爽宜人逐渐转为冬季的寒冷刺骨,但同时,我们也终于盼来了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虽是初冬,可北方的水面已经开始凝结成薄冰。

二候地始冻:此时,地表的土地开始冻结。阳气沉降到更深的土中,阴气弥散人间。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候鸟不知藏去哪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条纹颜色与野鸡相似的大蛤蜊。


《黄帝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养藏之道也。”,此时农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成,动物们也都躲藏起来准备冬眠,自然界中一切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此时养生,更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养肾藏精」为根本,冬三月「藏」的好,来年开春你的基底才扎实,阳气足,精血盈,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少生病。

Image

收敛阳气,减少消耗 


收敛阳气,首先不能外泄,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寒凉来袭,我们面临着双重考验

  • 一是来源于外界寒气的侵扰,部分阳气要去抵御外敌;
  • 二是为顺应四时变化,我们体内的阳气还需向内收敛,温养脏腑。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而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越充足,人才越强壮。

所以立冬后,我们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首先要做到「穿衣避寒」。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冬季穿着最好以舒适、不出汗为宜。
 
但本就阳气偏弱的人,立冬后一定要护好头部、肚脐、脚踝,这些风邪最容易攻击的地方。

Image

 
除了增衣保暖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保证睡眠」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这也是养阳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由于人类没有冬眠机制,睡觉则成了人们修养生息、养精蓄锐、吸收能量的重要方式。可以说睡眠是冬天的第一大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进入冬季,我们应遵循“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可顺应天早黑阳气闭藏之早,晚起可应对天迟亮阳气升发之晚。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不宜贪黑、切忌过劳,所以冬天假期睡个懒觉最好不过了。

Image


颐养肾气,顾护脏腑 


民间也常说“立冬补冬”,实际上是以补肾助收藏,肾主封藏,与冬的意志不谋而合。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的源泉,与五脏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说冬天养好肾,根基稳了一大半。
 
但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也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方面的伤害
 
  •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
  • 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

立冬节气重在养肾,既要顾护肾阳,还要滋养肾阴,平衡阴阳才能健康。
 
关于如何养护“肾中精气”的方法,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已经做了细致的讲解,大家可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哦Image
 

Image


这些方法看起来都相对静态,却是激活了内在经络,在不宜大汗淋漓的冬天,静静养身,默默补肾。除了动作,还有食补也很重要。
 

养肾护阳,食补为先 


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但是立冬只是初入冬,深秋的燥气还在天地间游荡,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此时食补最好在补肾的同时,还要润润肺,以免被残留的燥气侵袭。
 
在冬季上市的大众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白萝卜、山药、莲藕、油菜等。

另外,冬季是肾当令的季节,在饮食上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核桃、栗子、腰果、芡实、红薯、南瓜等。

今天,甘草医生为大家推荐3款,尤其适合入冬的食疗方——
 

01 | 核桃桂圆茶


核桃,难得的既可补肾、又能润肺的食材;桂圆,益心脾,补气血,能够让核桃的补肾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两者同煮,起到滋阴润肺,补脾补肾,暖身护阳等功效。

食材:桂圆8颗、核桃仁16颗(桂圆和核桃仁的比例是1:2)

做法:一份桂圆,两份核桃一起冷水下锅,开锅后煮20分钟,每天把这个当茶喝,然后把桂圆和核桃都一起吃下去。

注意事项:如果有头晕症状,桂圆最好不要去壳哦~
 

02 | 白萝卜羊肉汤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在这两天补肾,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羊肉,性温热,益气补虚、抗寒、温补肾阳的功效;白萝卜,则可以清除滞留在体内的虚火。

炖羊肉时加点白萝卜,能中和羊肉的热性,起到润肺的作用。
 
食材:羊肉500克、黑木耳一小把、白萝卜300克、白胡椒粉、生姜。(2-4人份)

做法
1. 羊肉切大块,洗净后汆水捞出;白萝卜洗净切大块,生姜3片,黑木耳泡开洗净。
2. 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左右。
3. 出锅时加盐、胡椒粉调味。
 
注意事项
① 立冬燥气还很重,大补的羊肉汤里一定要有润肺的东西。
② 羊肉性热,身体怕热,大便燥结的人要少吃。

 

03 | 芡实栗子粥


芡实,俗称“鸡头米”,它入脾肾经,最擅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栗子,是益肾宜气的“补药”最擅长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三者同煮成粥,可补肾养脾,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清晨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食材:栗子50g、芡实粉30g、糯米(或粳米)150g、核桃仁适量。
 
做法
1. 栗子去皮、剥净,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2. 米淘洗干净放锅中,再放入栗子、芡实粉大火烧开,小火熬20-30分钟,待栗子绵软、再放入核桃仁煮5分钟左右即可。


中医里的立冬进补也有个地域原则:北方温补、南方清补、高原润补。

  • 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

  •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梨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特别注意:

立冬后,饮食不宜过食辛辣耗散的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耗气伤津,容易产生内热,不利于阳气闭藏;

补益的食物尽量放在白天吃,晚餐不要过于丰盛,调动阳气运化,不利于阳气在夜晚的入阴闭藏。

冬日艾灸,补阳袪寒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

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
 
入冬后适合做艾灸的2类人:一类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一类是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4个推荐穴位——

大椎穴: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的穴位,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

命门穴:被称为“生命之门”,为身体督脉上的阳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身。

神阙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艾灸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穴位示例图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补阳气、护阳气,也被中医称为“天灸”。
 

晒头顶


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经常晒头顶的百会穴,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使人精神充足,缓解疲惫。
 

晒后背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Image

冬季养生关键在于“藏”,早卧晚起,去寒就温,逆之则伤肾。
 
虽然已然立冬,但是此时还未到凌冽寒气的寒冬,此时护好阳气,养精蓄锐,大有可为。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