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爱说话和少说话”的孩子,长大之后,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

 菁妈育儿 2021-11-05
“能说会道”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的这个人思维敏捷活跃,大脑反应更快!
孩子会不会说话,爱不爱说话,其实是从小培养的。
小何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来接孩子的家长,无论是妈妈还是奶奶,平时话比较多,经常喋喋不休地跟老师聊天的话,他们家的孩子也会比较活泼开朗,语言能力也会更强,反应也会更快。
而如果带孩子的是爷爷,来接孩子的是爷爷,沉默寡言很少说话的话,孩子也会更沉默,在跟孩子之间交流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反应也会更慢。
确实孩子从小受到家长的影响,爱说话的话他会更好地调动大脑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大脑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有助于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
从小带孩子的家长沉默寡言,孩子没有语言的环境就会不爱说话,直接会导致孩子大脑受刺激更少,反应会更慢。

从小爱说话和少说话的孩子,不用10年,3方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孩子到10岁的时候就上了小学四五年级,整个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性格特点就会比较明显。
而孩子小时候爱说话还是不爱说话,在这10年间,三个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方面:社交能力
记得小时候农村都流行相亲,邻居家有两兄弟,东东长得高大威猛,而且五官端正,而弟弟宁宁个子矮,五官也没有哥哥长得端正。
两兄弟年龄相差不远,相亲的时候都是差不多时间进行,没想到个子矮五官不咋滴的弟弟在相亲市场却非常地受欢迎,而哥哥却迟迟相不到合适的姑娘。
因为哥哥每次相亲话都不敢说,脸都通红了,很少说话,搞得姑娘特别尴尬,而弟弟虽然长得不咋地,但是巧舌如簧,很会逗姑娘开心。
后来哥哥勉强找了一个皮肤黝黑,同样沉默的姑娘,弟弟宁宁却找了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得漂亮的媳妇。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弟弟能说会道,社交能力比较强,而哥哥社交能力很差。
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爱说话的话,社交能力也会更强!
第二方面:自信心
爱说话的孩子,因为社交得多,所以在社交过程中他会得到各种反馈,比如他说的话有人信服,或者是他说的话被别人反驳,这样的孩子他其实会经受到更多的挫折,也会对自己的能力各方面有更清晰的认知。
爱说话的孩子对自己认知比较清楚,自信心也更强!
这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更积极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回答不对,他也没有所谓,下次依然很积极,所以自信心很强。
小不爱说话的孩子,喜欢跟自己对话,社交能力也比较弱,没有及时从小伙伴的互动中得到各种反馈,对自己信心不太足。
上课时偶尔举手回答一次问题,万一答得不对,老师说不对之后,他下次可能就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所以自信心会比较差。
第三方面:反应能力
也就是孩子的智商情况!
孩子小时候爱说话掌握的词汇量就越多,而词汇量多,孩子就会反应更快,逻辑能力更强,更聪明!
著名的社会认知学家进行了一项“三千万词汇鸿沟”的实验,选择了不同阶层的家庭作为样本,跟踪了三年,在三年期间,每个月都到家庭里面去拍摄孩子的成长。
最后发现不同阶层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有3,000万个单词的差距,而到了6年后,在进行回访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词汇量越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家长从小经常跟孩子说话,让孩子得到更丰富的语言刺激,孩子小时候也更喜欢说话,从而让孩子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量
在跟小朋友交往的时候,孩子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拥有更好的社交能力,也能让孩子有更快的反应能力,让孩子对自己有更深的认知,从而有更强的自信心。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从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多跟孩子聊天,多跟孩子讲故事,多跟孩子一起看书,培养一个爱说话的孩子,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阳光聪明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