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圣”杜甫也要借诸葛亮涨“粉”

 飓风居主人 2021-11-06

  将抽象的时间具体成可感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再给偶像定位,其作用当然是杠杠的。夸张不可怕,就怕夸张得有文化。当然,夸张也要有史实基础,不能毫无根据,否则过火了惹人笑话。

  加工修改:巧妙掩盖 偶像的争议和缺陷

  诸葛亮给人们的印象是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其实,《三国志》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颇有微词的,陈寿对他的军事才能评价是“治戎为本,奇谋为短”。就是说治军厉害,但是谋略短缺。陈寿的这个评价未必公正,据说有点私心,因为在街亭之战中,陈寿的父亲因为失职而受过处罚,陈寿会不会因此而诋毁诸葛?难说。

  对于这个评价,老杜是尽量淡化,而且加以否认,例如他点赞诸葛前辈的军事才能是这样说的,“伯仲之间见尹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他跟伊尹、姜子牙是一个等级,在军事指挥上,萧何曹参跟他比,只能待一边乘凉去。后来《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站在这个高度上,说诸葛亮的能力,只有姜子牙、张良才能与之相比,至于萧何之流,还没资格跟他一比高下。

  当然,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虽然出众,但确实北伐没有成功,老杜也不回避这个事实,但是他有着大历史的眼光,认为个人才能不一定能改变历史趋势,于是说“三分割据纡筹策”,“运移汉祚终难复”,客观的历史形势不是一个人的才能所能扭转的,尽量站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为偶像维护。

  有理论高度,有形象描述,点赞而不失客观,维护而不太主观,提高粉丝的地位,这就是杜甫老师借诸葛亮涨粉的手法。(刘黎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于翠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