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宝珍电台:银行水暖鸭不知

 我是散淡的人 2021-11-06
文章图片1

各位尊敬的董宝珍电台的听众:

大家好,三季报披露工作结束了。中国银行业的数据摆在我的面前,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这个老研究银行还写本《银行大博弈》的人,竟然还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因为这个数据真的是太不好评论了。

文章图片2

图片

在2021年三季度主营收入增长前10名的,增长最高的是宁波银行28%,接着成都银行增长了26%,以此类推,绝大部分银行的主营收入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

文章图片3

图片

更惹眼的是银行业三季度之前的净利润增幅有两家银行是超过30%的,其中江苏银行30.51%,平安银行30.10%。

注意当江苏银行给出了前三季度净利润30%的增长速度的时候,你需要马上看一下这家银行的估值水平是多少?5倍,一个30%的增速的企业对应的估值水平是5倍,这也就是我无言以对无话可说的真正的原因。

文章图片4

图片

接着我们还要看到另一个数据更值得重视。那就是前三季度有很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张家港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上升了143个百分点,苏州银行也上升了118个百分点,绝大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在上升,拨备覆盖率上升的意义是什么?以张家港银行为例,张家港银行现在有不良9个亿,提升了143个百分点的拨备覆盖率,意味着如果张家港银行在前三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不上升,张家港银行就不需要大规模计提减值,在这种情况下,张家港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是多少?

应该是200%左右。对,我没说错,你也没听错。银行业整体因为摆脱了资产质量危机,又进入了新的成长周期,所以它的净利润的释放将会加速出现在前三季度的以单季计算的各项财务指标上,明显的看出加速的迹象。

文章图片5

图片

以张家港银行来说,这家银行它的拨备覆盖率是每季都上升几十个百分点,它的净利润在一季度只有14%的增长率,到了二季度是20%,到了三季度是26%,加速好转,这种加速是普遍的。

文章图片6

图片

文章图片7

图片

前段时间我观察常熟银行,以及几个小银行看出它的各项指标都在加速好转,今天所有银行的报表都出现了这种加速好转,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全行业,各银行的收入增速、净利增速、拨备增速都是逐级加速的,也就是它好转在强化。这个态势,全行业都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又回到我那个观点,我都没法评价,这东西好的不能再好了,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是超级成长股。以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茅台作对比,2021年贡献的成长率是10%左右,现在绝大部分银行利润增速都超过了茅台。

但另一方面我特别重点谈的是银行的估值没有任何反应,以现在30%净利润增长的江苏银行来说就5倍多市盈率,平安银行也是30%对应10倍市盈率,所以这个市场的紊乱与非理性难以理解。

平安银行30%的净利率增长给了10倍市盈率,江苏银行30%的净利润增长给了5倍多点市盈率,这两个银行的各项指标比起来,江苏银行并不比平安银行差,甚至要比平安银行还好一些,但是这个市场一方面对银行整体的数据大反转视而不见,没有反应,另一方面在各银行之间也非常紊乱,同样的财务指标,同样的经营状态,估值都是不一样的,很有意思。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重点应该谈的是一个问题,整个银行业的经营好转,数据飙升,完全不用大脑思维,就可以用感官能感知到。当基本面发展到好转的信息能被感官感知到的时候,按照基本的金融规律,估值修复其实都已经发生完了。估值修复的开始,现在好的经营数据还没有展现,无法被感官所感知到的那一刻。理性的人,尤其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它基于逻辑分析出未来会变好,那个时候估值修复就开始了,只不过是那时候开始比较缓慢,招商银行就这么修复的,当时间推移到一些好的变化,如秋毫之末逐渐展现一点一点的暴露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就能用感官感知到,这个时候就进入一种感官加理性思维。

因为好的现象他还不完全特别暴露,只是一些蛛丝马迹,纯粹的感官还不能感知,但是他也能在人的眼前出现,这个时候一定的感官,再加上理性思维,更多的人也就知道反转要来临了,这个时候估值修复就相对加快,到了最后不用大脑分析,所有的人只要感官系统没有问题都能感知到,那良好的高速增长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估值修复就完成了。但是我们看在中国银行业身上就完全不是这样的,数据不再恶化的时候,其实估值修复就可以开始,但是那时候没有开始。

当数据不再恶化,数据还是开始小幅的回升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一部分信息可以感知到,但是那个时候估值修复还没有开始,当数据已经让任何人都能感知到,估值修复还没有开始,这个时候市场完全失灵了。市场完全失灵意味着什么?两点:一个就是说现在相当于是你看了高考的试卷才进考场,相当于是你已经看到了内幕消息来预测股价未来,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自己也应该知道。

第二个有可能出现加速估值修复,就是它违反了渐进式估值修复的逻辑和道理之后,而银行业基本面好转还在强化,所以估值修复就不可避免。因为前期它本该渐进式一点一点的估值修复,这个过程没发生,它可能引发突变,大家也可以自己去考虑,我对中短期走势预测历来不准,不过我提出这两个观点,这就是我对银行数据的分析。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