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否极泰董宝珍: 否极泰2018年一季度报告(二) #凌通视点# 凌通价值投资网链接:否极泰2018年...

 藏龙卧虎1976 2018-05-10

#凌通视点#  凌通价值投资网链接:否极泰2018年一季度报告(二)

我们现在再进一步的统计国有银行的成本数据,我和我的助手把五大国有银行过去五年的成本以及净利润的情况做了如下一个统计表格: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大国有银行收入、成本、利润的对比数据突出的特点是,从2012年到2017年五年的收入增速平均32%。但是2012年到2017年五年的利润,净利润增速只有23%,净利润增速远跟不上收入增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五大行在这期间,减值损失增加了208%,利润的增长被减值损失吞噬。农业银行过去五年收入增速为27%,净利润增速高达33%,是五大行唯一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的银行,原因是在2012年农业银行以542亿的资产减值损失位列五大国有行的榜首,高于中国银行一倍还要多,高于工行接近一倍。立足当时,人们认为这个银行坏账多前途最不确定,但坏账多意味着问题提前暴露,未暴露风险减少,这是银行业报表的一个阅读技巧,当你看到某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创历史新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它已经大量的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已经把不良贷款集中的暴露出来了,未来减值损失增加的可能性下降。计提不良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越多未来的风险越少!由于12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最高,所以农业银行在过去五年资产减值损失增幅最小,只有81%,比五大行平均增幅少一半还多。

银行另一个重要成本的税金加上管理费五年内没有变化,几乎维持不变。大家都知道银行业在裁员,以至于很多人听说银行裁员据此认为银行要出大事了。银行业为什么裁员,这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移动支付的崛起有关系,大量的网点被收缩,大量的人力不再需要了。互联网金融崛起不仅没有严重的影响银行,而且对银行成本控制有很强烈的推动作用。未来银行的管理费用和税金将维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对银行影响最大、且变化最大的成本因素是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大幅波动的,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资产减值损失很小,当经济调整的时候资产减值损失急速飙升。这与银行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本质有关系,银行的风险是缓慢积累集中爆发,坏账都是在经济上升周期放出去的贷款所生成的,可是在经济上升期坏账暴露很少。当经济进入调整期衰退来临时,长期积累下的风险和坏账集中在调整期爆发。因此,资产减值损失它具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长期积累、短期爆发;第二个特点是资产减值损失是非经常性的,是一次性损失,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一般只会出现一次银行业的资产减值大幅增长。换句话说,十年之内出现两次资产减值大幅增长的情况非常之少。我们可以看到本次中国银行业资产减值损失集中增长发生在2015、16年,而上一次中国银行业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还要追溯到2000年前后,隔了15年后中国银行迎来了第二次的资产减值大幅增长。这就是资产减值一个本质特点它是非经常性的,它是隔若干年发生一次,一旦计提完成,那么未来3到5年一般不会发生,甚至十年之内都不会发生。

我在2008年投资过中国平安,当时中国平安在欧洲买下某个银行时候发生200多亿的巨亏,引发港股、A股全面恐慌,一下子跌的不成样子,那时我写了一篇文章,《一次性的巨额损失不影响企业价值》,主要内容如下: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的巨额经济损失,这种损失是一次性的,不太容易重复发生的。比如因全球经融危机所导致的中国平安200多亿人币的血本无归,按照常识可以判断的出,这种损失再次发生,尤其是短期内再次发生的概率几乎接近于零。一次性的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经济利得,都不会对企业的内在价值产生深刻和重大影响,只要损失的额度在这个公司能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影响这个公司的正常运营,这个巨亏并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度造成很深的伤害。企业有没有价值是由这个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的盈利规模决定的,只要在企业巨额亏损之后,企业还能获得新的盈利,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并没有丧失价值,价值是长期盈利的累积,价值并不是由当期经营利润决定的,当年的收益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几十分之一的重要性。这就好比一个收入很高的医生,他把自己的巨额积蓄不小心丢失,给他带来很大的损失,但是你能说这个医生未来通过看病挣钱的能力会受到影响吗?他看病的能力还在,他通过医术继续挣钱是非常确定的大概率事件,反之,如果一个没有能力靠继承遗产拥有财富的人,在一次重大失窃之后,很有可能是个穷人,因为他没有维持长期现金流入的能力。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资本市场上遭到重大损失的几个公司,至少都有独立盈利的能力,巨额损失没有伤害和损害这种能力。股价在一次性经济损失发生后,出现适度下跌是合理的,但发生巨幅下跌就没有明显的依据了。然而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所发生的情况是某些公司因为一次性巨额经济损失,股价就狂跌不已,这种情况很难说是合理的,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情况是一种错误的过度反应。”

当时写的文章所反应的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会把一些重大的一次性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利润下降理解为价值减损,这是错的。当我们在2018年讨论银行时,其实跟2008年平安巨亏的逻辑本质是完全一样的,一次性的巨亏,一次性的减值损失,不影响银行的内在价值,市场错误的认为这件事会深远影响内在价值,从而形成了错误。市场因为非经常性的一次性巨额损失而恐慌性看跌某些资产的时候,必然会形成机会!一次性的非经常性损失无论多么巨大,都不影响银行的内在价值。这就是我们投资银行的最终极的逻辑依据和道理,这也是我们必然能够在银行上获得成功的根本保障。银行的具体经营数据是有起伏的,甚至你也很难精确预测,但是那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最根本的逻辑原理层面。银行业每隔10年就会出现一次不良资产大幅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大爆发,之后就必然再次进入新增长期!于是在资产减值损失大爆发时,成为银行业的战略投资期,资产减值损失又是一次性的,不可长期持续的,所以它导致的利润下降必定不会持续,从而形成了战略机会。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已经出现向下的拐点。

五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数据

我首先统计了关注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是不良贷款的重要的来源,一般情况下,关注类贷款的变化是不良贷款变化的先行指标。当关注类贷款发生重大的增减之后,随后不良贷款就随之相应的变化。对五大国有银行关注类贷款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负增长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关注贷款唯一小幅增长是建设银行。五大银行关注类贷款,以明显的减少和高位的停滞为主。在关注类贷款不存在大幅增加的情况,未来不良贷款也不会更大幅度的增加。

不良贷款增加额加上当期核销的不良贷款等于该年度实际的不良贷款增量,这个数据是银行当年涌现出的不良贷款规模。该项数据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都是明显减少的,其中农业银行减少了50%,工商银行减少了20%,交通银行减少了大约10%,建设银行虽然比2016有小幅增长,但比2015年有明显的下降。数据反映工农交建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额加上当期核销的不良贷款都已经进入明显的下降通道!唯一还在增长的是中国银行。

再看拨备覆盖率,2017年除了中国银行外所有的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明显的增加了,拨备覆盖率增加意味着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未来抗坏账增加能力提高,拨备覆盖率越高,应对未来不良资产增加的回旋余地越大。

客观数据证明国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提升,新增的不良减少。因此五大行的资产质量在提升。根据年报数据的综合统计,我们可以确定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中国五大国有银行的收入增加,且这种增加的原因是因为去杠杆和经济复苏,是一种可持续的增加。

第二、中国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

由此,五大国有银行整体上进入了收入增加,成本和费用减少的阶段。

股份制银行的经营分析

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已经好转,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均出现拐点

下图是已经公布2017年年报的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和拨备覆盖率数据。

图形上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资产减值损失已经发生拐点、除中信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创出新高之外,其他四家股份制银行都开始掉头向下,我们知道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一旦创出历史新高,随后更大的确定性是开始回落,中信银行也将很快进入资产减值损失下降的通道。拨备覆盖率已经开始企稳,并且部分股份制银行开始回升,从2015年到2017年整个拨备覆盖率没有新低出现,持续俩年保持稳定,到2017年股份制银行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已经开始回升。

客观的拨备覆盖率,资产减值损失数据证明,股份制银行的坏账问题已经出现了确定的拐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坏账对利润的吞噬将会日益淡化。减值损失减少的过程就变成了增利的因素。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