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龙吟静室 在梦溪里东坑。高山峻岭,至巅可五里许。地平宽衍,广台曲榭。池水四时不涸,莲花馥郁。僧人是岸,江南人,大家子弟。身长九尺,声洪如钟。少年使气犯事,披剃于楚,游遍海内,明末入闽。讳言俗姓、乡贯。初创此山,仅数小楹而已。顺治庚寅,忽有显者仆,赍千金来,人传:其乃郎在籍登甲,居显宦。是岸默不一语,惟罄金以营殿堂佛像。并置稻田六十石,为常住资。且购书甚富,日事咿唔。凡古今内外典,天下名山川,一一能述其详。间有疑之者,私取书对之,一无舛错。常好面折人过,虽咤叱怒骂,人不为恨。无他,服其见闻广,阅历深也。丁酉辞世,遗帖不下五千言。无一句不为人发意业,开心香者。有徒曾孙悦闻,忠实能文。久挂锡于建安之白云寺。应促早归,以世其业。 《梦溪塔引》李世熊 梦溪塔者,辟乱禅贤之所建也。崇桢之季,西北云扰,而闽波尚静。杖锡披榛,望闽致止。犹澄什之滞山西,林远之萍江左也。既而四天暗塞,三界崩离。沙虫易其彪虎,猿鹤幻其冠裳。于是羽逋极莽,鳞惊穷泉。 六七高缁,携手而入清之梦溪矣。诸贤太息溪名,恤然植杖,以为:尘狱不醒,情澜皆魇。潆洄是王仆之因,徜徉即蕉鹿之境。叹逝不必朝,见周不必暮,栩蝶不必情,观濠不必寤,渌池不必明,黑水不必瞀也。 旋二僧溘逝,垆冶自翻,表塔示宗,齐其泡电。嗟夫!川无殢月,雪岂留鸿?施眼施头,殉猛殉鸷,蕴大应无,塔不应有;若有塔者,是一梦塔矣。即梦溪,醒可矣,不醒可矣。塔与诸贤,梦可矣,无梦可矣。 诸贤者,卢州是岸,扬州藻鉴,自博山天童来者也。金陵白雪,钱塘善生,自杭州真寂院来者也。富阳慈云,自云椟来。吉安我静,亦自博山来者也。南昌公允,仁和应化,则先诸贤而逝者也。今塔则迁于梦溪之东溪,龙吟室之左畔也。他日东流复西,龙象供役,即诸贤之灵也夫。铭曰: “儒营马鬣,仙企翦蓬,佛剪爪发,累塔而封。岂不忘骸?亦各其宗。式瞻塔灵,梯曳历揭。无觉无昏,非生非昧。水流花开,天空云霁。”铭长节略。 龙华静室 在仓盈里上范药。松竹交加,溪流环绕。康熙辛巳,僧冰鉴创建。冰鉴为懒牧高足,与雪巢雁行。有定识,有巨力,直是超乘而上。方今境内颓庵败刹,不知凡几。住持释子日抱募疏走十方,欲购一木、增一瓦,而不可得。冰鉴不屑屑众擎,未二年而落成。固知开山长老,天授福慧,什伯凡僧云。
龙吟静室 在梦溪里东坑村。翻过高山峻岭,到顶上大概五里左右。上面地势宽阔平坦,楼台宽阔楼榭曲折。池水一年四季不不会干涸,莲花香气很浓。僧人是岸,江南人,大家子弟。身长九尺,声洪如钟。少年恣逞意气干出犯法的事,在湖北剃度,游遍海内,明朝末年进入福建。隐讳不说在家的俗姓名、籍贯。刚刚开创这地方时,仅有几小间而已。清朝顺治庚寅年,忽然有显贵的仆人,带着千金来找他,人们传言:他的儿子在老家登科甲,当大官。是岸默默地不说一句话,只是尽量地花钱用以营造殿堂佛像。并且购置年产量六十石的稻田,作为常住资本。而且购买了很丰富的图书,一天到晚咿咿呀呀地诵读。凡是古今内外的典籍,天下有名的山川,都能一一叙述出它详细的内容。偶然有怀疑他的人,私下取书对照一下,没有一件差错。经常喜欢当面折损人家的错误,虽然咤叱怒骂,人们就不会怀恨他。没有其他原因,就是佩服他见闻广,阅历深。丁酉年辞世,遗留下的帖子不下五千句。没有一句不是发人思量所造成之业,开心中虔诚的。是岸有个曾孙辈的徒弟叫悦闻,为人忠实而且有文才。在建安的白云寺挂锡很久了。应该督促他早日归来,以传承是岸的事业。 《梦溪塔引》李世熊 梦溪塔是避乱的逃禅贤人所建的。明朝崇桢时期,西北风云纷扰,而福建还波澜不惊,尚属平静。僧人们在前进中披荆斩棘历尽艰难,向着福建这个目的地直到到达为止。他们像图澄、 鸠摩罗什之滞留山西,林远之飘萍江东一样坚持不懈。不久东方青天﹑南方丹天﹑西方素天﹑北方玄天乌云暗塞,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分崩离析。沙虫小人变为猛虎野兽,猿鹤君子的礼仪制度幻灭。于是有羽毛的逃亡到极荒莽的地方,有鳞片的惊窜到最深的泉源里。 六七个有水平的僧人,携手进入清流的梦溪。诸位贤人长叹息“梦溪”的名字,惊恐地倚杖而沉思,觉得:在尘世地狱里不能醒悟,激动的情感都是迷惑的。回旋不去是因为身为王仆,而徘徊在梦幻的境界里。陆机感叹亲友逝去不一定要在早上,庄周梦蝶也不一定要在晚上,庄子化蝶不必一定是情感,与惠子观濠水不必一定是清醒时。清澈的池塘不一定要明亮的光线,黑色的污水不一定要有眩眼的光芒。 不久两个僧人忽然逝世,火化垆冶自己翻造,用塔来表示对其尊奉,事物生灭无常乍见和殄灭是一样的。哎!山川里是没有滞留的月亮,雪地里怎么能留住鸿雁呢?如果善良的快目王月光王,追求更凶猛、更强大,但积聚更大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塔就不应该有了;如果有了塔,那就是一个梦塔。那就是沉浸在梦溪里,是醒好呢,还是不醒好呢。塔与诸位贤者,是有梦好呢,还是无梦也好呢。 诸位贤者是卢州的是岸,扬州的藻鉴,他们是从博山寺、天童禅寺来的。金陵的白雪,钱塘的善生,是从杭州的真寂禅院来的。富阳的慈云,是从杭州云椟寺来的。吉安的我静,也是从博山寺来的。南昌的公允,仁和的应化,就是比其他几位贤者更早逝世的。现在塔已经迁到梦溪的东溪,龙吟室的左边。他日最有能力的龙象能供役使,从而使东流水恢复向西流,这就是诸位贤者的灵愿了吧! 铭道: “儒家喜欢营造坟墓风水,仙家追求蓬莱羽化,佛家修剪下爪发,建起塔来封存。怎么不忘掉遗骸呢?只不过各有其宗而已。瞻视灵塔,楼梯牵引马槽托举。既无醒悟也不昏沉,不是生活也非糊涂。水缓缓地流花朵绽开,天空放晴云儿消散。”铭文很长就略为节选这些。 龙华静室 在仓盈里上范药村。松竹交加,溪流环绕。清朝康熙辛巳年,僧人冰鉴创建。冰鉴是懒牧高徒,和雪巢亲如兄弟。有主见,有很强的能力,径直就是超乘而上。现今清流境内颓庵败刹,不知道有多少。住持和尚一天到晚抱着募捐疏文走遍四面八方,想要购买一根木头、增加一块瓦,却得不到。冰鉴不屑于众人托举,不到两年就落成了。本来就要知道开山长老天授福慧,强过十个百个凡僧。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二 建置志 寺观5) 《梦溪塔铭》李世熊字元仲,号愧庵,自号塞支道人,福建宁化人。南明唐王时,黄道周等以“南志博学”荐,徵拜翰林博士,不就。清兵入关,序应岁贡,辞不赴。以文章气节名时。李世熊83岁时编纂成康熙甲子《宁化县志》7卷本。该书被史学人士誉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两部半"史志之一,为国家图书馆和欧美、日本等国珍藏。道光县志只摘录几句铭文,据李世熊后裔李振文提供补齐全文。 儒营马鬣,仙企翦蓬。 佛剪爪发,累塔而封。 岂不忘骸? 亦各其宗。 臂不饲虎,戸乃流虫。 舟或徙壑,林不系风。 芦兰沫蕉,瞬华而腐。 裸跣河山,阴阳踬斧。 糜烂黎蒸,日月鬵鬴。 鞭彭走殇,飞车神艣。 亦有豪力,堙海驾鼋。 忙如蝇蚁,覆汴鼎燕。 帝颅马骼,何洁何羶? 萧萧冬青,聊以永年。 亦有俊顽,餟粃钻纸。 史钺诗鋩,性疥灵痏。 遮须乞王,少㣲愿死。 蚓閧蝱轰,《原鬼》无鬼? 我㕘《溪言》,琅肰非寱。 三光黯没,哀鸣如涕。 号苍不聪,絮诉乃呓。 式瞻塔灵,梯枻厉揭。 无觉无昏,非生非昧。 水流花开,天空云霁。 《梦溪塔铭》张水藩读白话 儒家喜欢营造坟墓风水,仙家追求蓬莱羽化。 佛家修剪下指甲头发,累建起塔来封存。 难道真能忘掉遗骸吗?只不过是各有其崇尚而已。 不能像慧可断臂求法佛陀舍身饲虎,门户乃生出蛀虫。 小舟或许可以移到深沟,但树木终究缚不住风。 像芦兰和沫蕉一样,一瞬间就从繁华化腐朽。 祖国河山裸身赤脚,是非黑白总遭当权者颠仆。 日月就像两个大小锅头,黎民被煎熬得糜烂。 疾驰如飞的车像神一样的船,鞭赶着长寿者走向夭殇。 也有豪强有力者,驾驭大鳖淹没在大海里。 颠覆的汴京人像锅里的鱼帐蓬中的燕,忙碌得像苍蝇蚂蚁。 皇帝的头颅骨和战马的骨骼,什么是洁净什么是羶秽呢? 萧萧的冬青树缅怀着旧朝往事,借以维持生存的勇气。 也有聪明得像傻瓜似的人,喝着秕粥像钻纸蝇四处碰壁。 性情也有点小毛病的人们,用刀剑尖般的诗评判着历史。 月犯少㣲隐士文人愿意赴死,遮须国却乞求文人曹植为王。 韩愈《原鬼》没有鬼吗? 蚯蚓喧闹蝱虫轰鸣瞎起哄。 我等要参与陆游的《溪言》,白玉狗肉不是梦话。 日月星辰黯淡无光,悲哀啼鸣哭泣泪下涕零。 呼喊苍天听不见,连续重复诉说就像梦呓 景慕瞻视着灵塔,划梯在梦溪涉水追寻。 既无醒悟也不昏沉,不是活生生也非糊涂。 水缓缓地流花朵绽开,天空放晴云儿消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