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茶属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主产区包括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和云南景谷等地,有“世界白茶看中国,中国白茶看福鼎”的说法。 跟其它五大茶类相比,白茶的制作工艺极其简单,通常就是采摘茶树嫩芽或嫩叶,在室温下自然阴干或太阳下晒干即可,但简单的工艺并不影响其丰富的内涵。因白茶未被过多的深度加工,保留了许多茶叶的天然成分,极具营养保健价值,因此也被世人称之为“寿茶”。白茶还有一个可贵之处,可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期保存,并在存储的过程中继续转化,老白茶香气滋味极其丰富,具有独特的枣香和药香,获得“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赞誉。
![]() 1、总体特征: 身披白色银毫、芽头肥壮,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 2、风味特征: 毫香清鲜、清单回甘 3、发酵度 5-10%(微发酵茶) 4、茶性 凉
![]() 1、华茶一号(福鼎大白茶) 1857年栽培,原产地柏柳村,无性,小乔木,中叶种 产区:福鼎 2、华茶二号(福鼎大白毫) 1957年栽培,发源地点头镇,无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福鼎 3、华茶三号(福安大白茶) 1964年推广种植,原产地高山村,无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政和、建阳 4、华茶四号(菜茶) 1000多年历史,种子繁殖,有性,群体中 产区:松溪 5、华茶五号(政和大白茶) 1880年栽培,原产地政和铁山镇,无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政和、建阳 6、九龙大白茶(野生山茶) 1981年繁育推广,原产地松溪县双源村,无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松溪 7、水仙 1985年认定国家良种,原产地建阳小湖乡,无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建阳 8、景谷大白茶(云南大叶种白茶) 2020年12月实施团体标准,代表茶月光白,有性,小乔木,大叶种 产区:云南
![]() 1、按采摘标准及树种分类 白毫银针:单采芽头,白茶中等级最高,白毫密布,色白如银。新茶银针有毫香花香,非常适合喜欢茶味淡雅的茶友,老银针口感浓郁,有独特的花香蜜韵。 白牡丹:采摘一芽一、二、三叶,等级高的白牡丹毫味足,同时口感丰富多变。 寿眉:芽叶梗兼具,白茶中等级较低、产量最高的品类。经过存储转化后会产生独特的枣香和药香,口感醇厚香甜。 贡眉:首先要说明的是,贡眉不同于其它三个等级,它不再是按茶青的采摘标准分类,而是特定的指采摘群体中有性繁殖的菜茶的一芽二、三叶制作,口感特殊,有独特的花果香,产量较低,市场上较为少见的品类。 2、按存储时间分类 新茶:指三年以内的茶,茶性凉而不寒,滋味鲜纯甜爽,毫香、花香馥郁,宜盖碗冲泡。 老茶:指至少存储三年以上的茶,茶性转为平和乃至温和,滋味甘醇绵绸,陈香、果香、枣香、梅子香,陈放时间足够的甚至产生药香,盖碗冲泡、煮茶、闷茶皆可。 3、按外观形态分类 散茶:是白茶最原始、最纯粹的模样,仅仅经过了萎凋与干燥,较为完整的保留了茶青鲜叶的模样。 紧压茶:是在白茶散茶的基础上经过蒸软、包揉、压制、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圆饼形较为常见,也有圆珠形、方块形、巧克力块形等,外观紧实,便于存储与运输。
![]() 1、东汉 一个叫尹珍的青年自制的“荼”,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是可追溯最早出现的白茶。 2、唐朝 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白茶”名,而永嘉县东(实为南)三百里是今福建福鼎,也是公认的白茶发源地。 3、宋朝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这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4、清朝 清咸丰年间,政和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十五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5、如今 近年来我国白茶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白茶产量增长至7.3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值由0.4%大幅提升至2.47%。世界的白茶在中国,中国的白茶在福建,福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地。据统计,截至2020年福建省白茶产量为4.96万吨,占比全国白茶总产量的67.48%。
![]() 1、鲜叶采摘 采摘大白、大毫、水仙等茶树单芽制作白毫银针,采一芽一至二叶制作白牡丹,采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制作寿眉;采摘群体中小菜茶一芽二、三叶制作贡眉。采摘环节要注意保证茶青的新鲜度,避免物理损伤等。 2、萎凋 萎凋是白茶的关键工艺,茶鲜叶通过萎凋,失去水分,轻微发酵,达到白茶的品质状态。白茶萎凋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萎凋时间,时间过短则氧化不充分,多酚类含量高,青气重且带苦涩味,时间过长则生化成分消耗过多,滋味淡薄且色泽偏暗。 3、并筛 将萎凋叶进行并筛,促进茶多酚酶的氧化作用,去除青气,增加滋味的浓醇度。并筛厚度和时间视萎凋叶的实际情况而定。 4、干燥 通过干燥萎凋适度叶,固定品质,发展茶香,形成白茶产品。白茶干燥温度一般掌握在80℃~90℃,烘干后茶叶水分在5%~7%。
![]() 1、功效 白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解暑等功效。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延缓衰老,且对致突变物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白茶还具有提神醒脑、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等功效。 2、禁忌 新白茶茶性寒凉,孕妇、经期妇女、体质偏弱者、儿童等人群不适宜经常饮用
![]() 1、看年份 好的白茶在经过适宜的环境下存储转化后会产生更迷人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但并不是每一种白茶都有转化的潜质,如果保存不当,或者原料本身不好,存再久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2、品口感 福建白茶按照茶青和树种可以大致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口感滋味各有不同,喜欢鲜甜的可以选白毫银针,喜欢鲜醇带花香的可以选白牡丹,喜欢甜润、醇厚的可以选寿眉或者贡眉。 3、选季节 俗话说春水秋香,白茶的寿眉有分春寿眉和秋寿眉,春寿眉的滋味层次感会更丰富,秋寿眉的香气会更高扬,茶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做选择。 4、看等级 很多茶友对白茶都有个误解,以为贡眉和寿眉长得和枯树叶一样,看起来就一定很差,其实好的贡眉和寿眉虽然其貌不扬,但因其梗叶较多使茶汤变得更加甜润,不同等级的白茶滋味、香气各有不同,本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个人的口味偏好。
![]() 1、热泡法 适合茶类:新茶、老茶皆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器具选择:白瓷盖碗 茶水比:1:20(即110ml盖碗,投茶量5g) 水温:银针、牡丹 85-95°C,寿眉、贡眉100°C 冲泡时间:首泡静置10s出汤,次道起根据个人口感适当延长 2、煮茶法 适合茶类:老茶(寿眉、贡眉) 器具选择:煮茶壶 茶水比:1:100(即500ml煮茶壶,投茶量5g) 煮茶时间:第一壶煮5-8分钟,第二壶起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延长 3、冷泡法 适合茶类:新茶(白毫银针、白牡丹) 器具选择:冷泡壶 茶水比:1:80(即500ml纯净水,投茶量5g) 水温:常温水 冲泡时间:置入冰箱冷藏(2-5°c)静置4-8小时 温馨提示:身体虚弱者、肠胃功能异常患者及宫寒体寒的女性建议少喝冷泡茶
![]() ![]() 福建: 福鼎白茶、柘荣白茶、霞浦白茶、政和白茶、建阳白茶、松溪白茶 云南: 盈江白茶、腾冲白茶、景谷白茶、秧塔白茶 四川: 庐山白茶、什邡红白茶 广东: 连州白茶、瑶山白茶、派潭白茶 江西: 资溪白茶、黎川白茶 浙江: 印雪白茶、慈城白茶 安徽: 旌德白茶 河南: 信阳白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