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四 官职志 生词《题桑公生祠记》)

 清流733 2021-11-06

原文:

 桑公生祠 在县南一里许。嘉靖四十五年,漳州同知刘改造县册,伪增户口,民苦赔貱,致多流离。隆庆六年攒造,本县令桑大协申详除割民乐更生建祠祀之。今废。

                    裴应章《题桑公生祠记》

邑侯守白公,海虞桑氏宦裔也。其先贤鹤溪、沦简、二斋、思伭诸大老,德业文望名世且久,迄今犹若生乃白崖公为侯严君,尹滋阳不三月,有陶令高风。其留政一碑,读之凛凛有生气,盖奕世不朽者。

辛未秋,侯以大魁令清流声价籍甚。比三年,异政秩秩有成,民始知有生全之乐。乃相告曰:“侯其生我者乎?”时抚按当道,旌檄翩翩至,佥谓超擢伊迩。民恐,欲留之而不可得。乃又相告曰:“侯去,其生我者谁乎?”构祠城南,肖厥像而生事之。请记于予。

予曰,闻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勤事定国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侯之政,固未易悉数,姑撮其可入祀族者。侯诚心爱民,视邑中事不啻如家事。伤户口之伪增,则立为申豁者三千丁有奇;悯里甲之困穷,则一切冗费悉从裁革;忧民之病涉,则捐俸架桥以通往来。他如兴学校,而士风丕变;清狱讼,而囹圄空虚抑安砂之强梗,(注:据原版改恳为垦七里之荒芜格民兵戍守武平之议;画平粜赈饥之策诸若此者,勤事何如?捍患何如?则虽谓今日之祠,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谁曰不宜?抑侯之贤,岂予一人所私谀哉?

予叨名吏垣,得览四方章疏。乃直指使者所上,有司荐剡,及署考之上下,皆得与闻。每见侯之考,一则曰:“留心整顿,而废坠聿兴;注意节省,而浮冗尽革;清白无愧官箴,施为可期循吏。”一则曰:“清修志节,明爽才华,流离复而民有父母之歌;教优崇而士有典型之颂。”其余抚巡以下,咸考上上。绎此数语,其勤事捍患有足征者。吾固曰:今日之祠,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无不可也。虽然,侯名在御屏,将居庙堂覆天下,其大生不已者,又匪侯之赫赫濯濯者乎?祠则远矣城南一区之地鸠工竣事之期,庭寝椽楹之数。聊以寄迹云耳,则固可略云。

侯名大协,字华甫。苏之常熟人。以诗经中乙卯乡试。

1、迄今犹若生乃。白崖公为侯严君,改断句为:迄今犹若生乃白崖公为侯严君,2、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改断句为: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3、及署考之上下,改断句为:及署考之,上下4、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无不可也。改断句为:为异日者之宦,祀特祀无不可也。5、又匪侯之赫赫濯濯者乎祠则远矣城南一区之地改断句为:又匪侯之赫赫濯濯者乎?祠则远矣城南一区之地


张水藩读文:

   桑公生祠  在县城南边一里左右。嘉靖四十五(1566)年,漳州同知刘擅自改造清流县簿册,虚假增加户口,百姓苦于赔垫负担,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隆庆六年汇总编制,本县令桑大协申明详细情况去除裁割了虚增部分。百姓欢乐更生,建祠堂祭祀他。现在废了。

                   裴应章《题桑公生祠记》

县令守白公,海虞桑氏官宦家族后裔。他的先贤鹤溪、沦简、二斋、思伭诸大老,都有德行与功业和有善为文的声望。且在世间传名很久,到现在还像在世时一样。白崖公是裴侯的父亲,治理滋阳不到三个月,有陶渊明县令的高尚的风操。他留政的那块碑文,读起它来凛凛有生气,大概是累世不朽的了。

辛未年秋,桑侯以状元的身份来当清流县令,名声和社会地位极大。等到三年过后,优异的政绩积聚众多,百姓才知道有保全生命的幸运。就相互议论说:“桑侯难道不是救活我们的人吗?”当时巡抚巡按当道,令旗公文翩翩而来,都说桑侯越级提升将近了。百姓惊恐,想要留住他而不可能。就又相互议论说:“桑侯离开了,那么救活我们的会是谁呢?”在城南搭建祠堂,画他的像而就他在世时奉事他。请我给写一篇记。

我说:“听说圣明的王者制定的祀典是,把良好法度推行到百姓中间就祭祀他;为安定国家尽心尽力于职事的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灾害就祭祀他。”桑侯的政绩,本来就没有办法全部说清楚,姑且摘取其中可以进入祀族的内容。桑侯诚心爱民,看待县里的事不止像自家的事。痛心户口的虚假增多,就马上为清流申诉,免除了三千有余的丁额;悯怜里长甲长的艰难窘迫,就把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全部裁汰革除;忧心百姓苦于涉水渡川,就捐出薪俸架桥以通往来。其他的像兴办学校,而士人风气大变;清理狱讼,而监狱里就没有人了;压制安砂骄横跋扈的流氓,开发(注:据原版改七里地方的荒芜土地。研究民兵戍守武平的动议;谋划平价救济饥民的办法。许多像这样的事,说他尽心尽力于职事怎么样?说他抵御祸患怎么样?那么虽然说今天的祠,是为往日的宦者,进行单独祭祀,谁会说不适宜呢?就桑侯的贤良,怎么是我一个人所能私自奉承的啊?

我挂名在吏科就职,得于流览四方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乃至直指使者所刚刚上的文书,部门官吏推荐人的文书,以及官署考核的上下评级,都可以参与了解。每次看到桑侯的考核表,一方面说:“留心整顿,而衰亡的好东西轻快兴起;注意节省,而多馀的都全部革除;清白无愧于《官箴》的要求,作为可以期待是个奉公守法的官吏。”另一方面就说:“淡泊省修志向和节操,明白爽利的才华,流离失所的人恢复安居,百姓有父母的歌颂;特别推崇教育优而士子有典型的称颂。”其他像抚巡以下官员的考评,全都考得上上等。抽出这几句话,足以证明他有尽心尽力于职事抵御灾害的了。我本来就说:今日的祠,是为往日的官员,单独祭祀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虽然,桑侯名字在御屏上,将居庙堂而覆视天下,他大生不已的原因,难道不是桑侯那显著盛大清新的样子吗?祠堂就很远了,在城南的一小块地方。至于工程竣工完事的时间,房子的屋檐数量等。就暂时先寄迹云端,这本来也是可以省略的嫲。

桑侯名字叫大协,字是华甫。江苏的常熟人。用诗经中了乙卯乡试。


读后: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四  官职志  生词《题桑公生祠记》)

明洪武年间,制定了百官考核之法,共分为考满与考察两种,二者相辅相成,均由吏部与都察院共同负责,亦以八法衡量。所谓“八法”,指指贪、酷、罢软无力、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八者。处罚分为致仕、降调、闲住、为民四等。明初,考课制度得以较认真严格地进行。但明中叶以后,考课制度逐渐流于形式,百弊丛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