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五 学校志 卧碑)

 清流733 2021-11-06

原文:

            卧碑顺治十四年御史朱裴题签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

    一、生员之家父母贤知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一、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记所载忠清事迹,务要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须宜留心。

    一、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一、生员不可干求官长,结交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一、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告生员作证。

    一、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辨难。为师者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一、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一、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御制训饬士子文》康熙四十年正月颁

    国家建立学校,原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材,典至渥也。朕临驭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近复慎简学使,厘剔弊端务期风教修明,贤才蔚起,庶几棫朴,作人之意。乃比来士习未端,儒效罕著虽因内外臣工奉行未能尽善,亦由尔诸生积痼已久,猝难改易之故也。兹特亲制训言,再加警饬。尔诸生其敬听之。

    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学。学术事功,源委有叙。尔诸生幼闻庭训,长列宫墙朝夕诵读,宁无讲究?必也躬修实践,砥砺廉隅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穷经考义,勿杂荒经之谈;取友亲师,悉化盈之气。文章归于醇雅,毋事浮华;轨度式于规绳,最防荡轶。子衿佻达,自昔所讥。苟行止有亏,虽读书何益?

    若夫宅心弗淑,行已多愆。或蜚语流言,胁制官长;或隐粮包讼,出入公门;或唆拨奸猾,欺孤凌弱;或招呼朋类,结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乡党弗齿。纵幸脱褫扑,滥窃章缝,返之于衷,能无愧乎?

    况乎乡会科名,乃抡才大典,关系尤巨士子果有真才实学,何患困不逢年?顾乃标榜虚名,暗通声气,夤缘诡遇,罔顾身家;又或改窜乡贯,希图进取嚣凌腾沸,网利营私种种弊端,深可痛恨。

    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贵以正若兹厥初拜献便已作奸犯科,则异时败检逾闲,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猷树绩,膺后先疏附之选哉!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倦倦兹训言颁到,尔等务共体朕心,恪遵明训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积行勤学,以图上进。

国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尔身有荣,即尔祖父亦增光宠矣。逢时得志,宁俟他求哉!若仍视为具文,玩偈勿儆,毁方跃冶,暴弃自甘则是尔等冥顽无知,终不能率教也!既负栽培,复干咎戾,王章俱在,朕不能为尔等宽矣。

自兹以往,内而国学,外而直省乡校凡学臣师长,皆有司铎之责者并宜传集诸生,多方董劝,以副朕怀。否则职业弗修,咎亦难逭,勿谓朕言之不预也。尔诸生尚敬听之哉!

(注:1、膺后先疏附之选哉!改断句为:膺后先疏附之选哉! 2、故不禁反,复倦倦改断句为:故不禁反复倦倦                      


张水藩读文:

          卧碑顺治十四年御史朱裴题签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除他的丁役和钱粮,提供丰厚的生员膳食津贴。设立学院、学道、学官以教育他们。在各衙门,都享受到以礼相待。全部在于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的使用。诸生员都应当在上报国家的恩惠,在下树立人品。所有的教育条例开列在后面:

    一、生员家中的父母贤明多智的,孩子应当接受教育。父母愚蠢粗鲁或者有胡作非为的,孩子已经读书明理,应当再三恳切劝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的境地。   

    一、生员要立志,应当学做忠臣清官。书里所记载的忠臣清官事迹,一定要互相探究。凡是利国爱民的事,应该多加留心。

    一、生员要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才有实用,出来做官必然会作好官。如果心术邪毒刻薄,读书必然没有成就,做官必然自取祸患。行害人之事的人,往往自杀他自身,经常要三思反省。

    一、生员不可求取官长,结交权势要人,借以谋求被录用或提升。如果心善德全,上天知道他,必然加以福报。

    一、生员应当爱惜其身坚忍其性,凡是主管部门、衙门不可轻易进入。就是有切身的事,只准许家人代告,不许过问或参与他人词讼。他人也不许牵告生员作证。

    一、做学问应当尊敬先生,像老师的讲说都必须诚心听受。如有不明白,从容再问,不要胡乱辩驳。当老师的人也应当尽心教训,不要导致懒惰

    一、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说。如有一句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的,就以违反制度论处,革除或者治罪。

    一、生员不许纠帮党,多人立盟结社。操纵官府,在乡里主观轻率地判断。所作的文字不许随便出版,违反的人,任凭提调官治罪。

           《御制训饬士子文》康熙四十年正月颁

    国家建立学校,原本是要使教化盛行造就人材,恩典是十分丰厚的。我统治宇内以来,儒,特别留意学校。近来又谨慎选择学使,清理剔除弊害的所在一定要让风俗教化发扬光大,贤才蓬勃兴起但愿贤材众多,这是我培植人才之意。近来竟然有士子学习未端之说,儒士效法稀罕的著述。虽然是因内外臣工履行职责不能尽善,也由于你们生员积累痼疾已久,一下子难以改变的缘故。现在特地亲自制定训言,再加以警戒。你们生员要虔敬听取。

    从来学者都是先立品行,再到文学,学术,事功,发源与归宿是有顺序的。你们生员幼小时听取庭训,长大列在师门。白天晚上诵读,难道都没有一点力求完美吗?一定要亲自锻炼实践,磨练节操注重孝顺以奉事亲人,秉持忠贞以立定志向。极力钻研经籍考证义理,不要杂以荒诞不经之谈;取益友亲师,全部化解傲自满之气。文章归于淳厚雅正,不要从事浮华之风;轨度效法于规矩绳墨,最要防止放纵。学子的轻薄放荡,自古所讥讽。如果一举一动有亏欠,虽然读书,有什么用呢?

    如果存心不,行为已有很多过失。或者蜚语流言,挟制官长;或者隐瞒公粮包揽诉讼,出入公门;或者唆使挑拨使奸猾,欺负孤老侵凌弱小;或者招呼狐朋狗友,结社约盟。就像这样的人,为正名定分的礼教所不容,为乡里所不齿。纵然侥幸逃脱剥夺扑灭,浮泛窃取儒家学说,回到心里,能没有惭愧吗?

    况且在乡试与会试中考取功名,乃选拔人才的大典,关系尤其巨大。士子如果真有真才实学,何必怕困顿而不逢年呢?反而标榜虚名,暗通消息,攀附权贵不以正道猎取名利,不顾身家生命;又有的窜改家乡籍贯,希望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进取。嚣张气盛腾沸,网罗利益营造私利。种种弊端,实在令人痛恨。

    而且士子入仕途的初始,尤其要重视正派。若这最初时拜见进献,便已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那么.以后败坏约束超越节制,有什么做不到呢?又怎么希望他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示法则树立功绩,承当先后使疏远者亲附的重任呢!我皇帝因此施予恩惠给你们,所以不禁反复不厌其烦。这个训言颁布到时,你们务必共同体恤我皇帝的用心,恭谨遵守明确的训诫。一切痛加改过自省,争取自我洗涤磨炼累积善行勤奋学习,以图求上进。

国家三年进用生员一次束帛重礼聘请。不只你自身有荣光,就是你的祖父也增荣耀了。逢时而得志,难道还要等待时机他求吗!若仍旧视为徒具虚文,玩勇武不警醒,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自以为能干急于求用,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就是你们昏庸顽钝无知了,终不能实行教化!既然有负栽培,涉及罪过天子的礼仪都在,我皇帝不能宽恕你们了。

从今后,内而国子监,外而各省地方学校。凡学官和师长,都有掌管文教的责任。并宜传命召集诸生,多方督导劝勉,以符合我皇帝的心愿。否则职业不修,罪过也就难逃避了,不要说我皇帝话没有说在前了。你众生员还是谨慎听从吧!       


读后: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五  学校志  卧碑

古代封建专制社会里生员虽然有免税和见官不要下跪的特权,但还是很不自由的。看看这些训诫和训饬,就知道他们也是不能乱说乱动的,一不谨慎就会被革除功名甚至遭到法办。他们只能按官员老师说的去做去想,后人不许超过前人,难怪中国古代发展会落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