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禽 —— 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坚硬,脚强壮有力,以植物叶子、果实、种子为食,多数用树叶、草、羽毛在地面筑巢。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下的雉[zhì]类、鸠[jiū]鸽类等
鸸鹋[ér miáo]、鹌鹑[ān chún]、斑鸠[jiū]、白鹇[xián]、鹧鸪[zhè gū]、孔雀、红腹锦鸡、鹃鸠、鸽子、沙鸡、松鸡等,别看斑鸠和鸽虽然善飞翔,但取食主要在地面,因此也被归于陆禽,而鸵鸟,鸸鹋(ér miáo)这些有的直接归纳在走禽里。 鸽形目中,就介绍一种:原鸽,它是现在家鸽中观赏鸽、肉鸽、信鸽的老祖宗。 原鸽
而家鸡的老祖宗,是红原鸡,我们也放在前面,先来过一遍。至于松鸡、马鸡啥的,我们后面慢慢欣赏。 原鸡
陆禽中,最漂亮的,应该就是孔雀了。孔雀属实际上只有两种,绿孔雀——濒危;蓝孔雀——无危。 蓝孔雀 绿孔雀 而我们还看到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白化变种,黑孔雀也是,却属于不太成功的变异,所以,反而让黑孔雀成了孔雀家族中极为珍贵的变异品种,变异率低于1/1000。 估计只有公园才能看到的---白孔雀
另外,还有一种刚果孔雀属里的刚果孔雀——易危; 刚果孔雀
说到最漂亮的是孔雀,第一个不服气的,就是锦鸡,这凤凰的原型,一身华丽的羽毛,短距离飞跃的时候,确实美轮美奂,我拍过不少,就是不好放太多相同的物种!哈哈 金鸡 --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雌鸟 红腹锦鸡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雄鸟头顶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橙棕色。上体除上背为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腰羽深红色。飞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下体通红,羽缘散离。嘴角和脚黄色。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黑色横斑。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鹇属在中国分布有三种:白鹇、蓝鹇与黑鹇 白鹇 -- 雄鸟 ![]() 白鹇 -- 雌鸟
![]() 蓝鹇
![]() 黑鹇
雉科长尾雉属常见的:黑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铜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五种。 ![]() 黑长尾雉 ![]() 白冠长尾雉 ![]() 白颈长尾雉 ![]() 铜长尾雉 ![]() 黑颈长尾雉 绿雉是日本的国鸟,绿雉也是雉科中单独的一支雉属,仅绿雉与雉鸡两种。 ![]() 绿雉 雉鸡又叫环颈雉、野鸡、山鸡、七彩山鸡 ![]() 环颈雉 -- 野鸡、山鸡、七彩山鸡 ![]() 七彩山鸡 血雉也在雉科中独立一属---血雉属 ![]() 血雉
![]() 红脚鸡 --- 血雉的一种
雉科角雉属中,有红胸角雉、红腹角雉、黑头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几种。 ![]() 红胸角雉 ![]() 黄腹角雉 ![]() 红腹角雉 ![]() 黑头角雉 ![]() 灰腹角雉
雉科马鸡属有四种,褐马鸡、蓝马鸡、白马鸡、藏马鸡。 ![]() 褐马鸡 褐马鸡是马鸡中最为名贵的种类,古称“鹖[hé]”。褐马鸡为中国特产鸟类,分布范围小,据有关资料显示,褐马鸡仅在我国的山西、陕西、河北、北京4个省市有分布,其中,山西沁源县是褐马鸡种群主要栖息繁衍地之一。 ![]() 白马鸡 ![]() 蓝马鸡 ![]() 藏马鸡
鹧鸪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主要有5种:黑鹧鸪、灰鹧鸪、沼泽鹧鸪、花彩鹧鸪、中华鹧鸪 ![]() 黑鹧鸪是鸟类的一种。雄鸟羽色由黑,棕,栗和白色组成多彩的斑纹,十分醒目 ![]() 灰鹧鸪 ![]() 中华鹧鸪
![]() 沼泽鹧鸪
![]()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是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特有雉类,分布区域狭窄,仅限于川南小凉山等地 红腿鹧鸪 红腿鹧鸪是典型的山珍哦,养殖的很多,因为肉质非常鲜美,其体型中等,喉白,下脸部的黑色条纹过眼部和下喉部,与亮红色嘴及肉色眼圈形成对照。
![]() 石鸡 石鸡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 ![]() 棕胸竹鸡 棕胸竹鸡体羽多为深浅不同的棕色,胸颈部有由宽阔栗色条纹形成的宽阔项围,眉纹白色或皮黄色,紧接其下有一黑纹或栗纹。 ![]()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是中国特有品种。 ![]() 黑琴鸡 黑琴鸡雄鸟全身体羽黑色,头、颈、喉、下背具蓝绿色金属光泽。雌鸟全身体羽黄褐色,具黑褐色斑;颏、喉棕白色;翅上翼镜不明显;尾羽叉状,不向外弯曲。 ![]() 普通鹌鹑 普通鹌鹑在中国俗称“罗鹑”,又名“早秋”。由于它们的羽色斑驳,好像补丁很多的旧衣服,所以古人形容衣着褴褛为“鹑衣”,成语中有“鹑衣百结”,“衣若悬鹑”,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中国东部和南部最为常见的野生鸽形目鸟类,俗称“野鸽子”。
![]() 火斑鸠 火斑鸠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 ![]() 山斑鸠 -- 别名:金背斑鸠、麒麟鸠、雉鸠、麒麟斑、花翼 山斑鸠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 ![]() 我拍过的一组光影下绿翅金鸠展翅的照片,获赞不少,哈哈 绿翅金鸠下体粉红,头顶灰色,额白,腰灰,两翼具亮绿色。雌鸟头顶无灰色。飞行时背部两道黑色和白色的横纹清晰可见。
鸸鹋[ér miáo] 最后介绍一个世界最古老的鸟种之一:鸸鹋,擅长奔跑,是大洋洲的特产,世界上第二大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 陆禽全部介绍完毕!—— 其他分类介绍,敬请移步下方链接直达!
认识鸟类,保护鸟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 本系列文章的图片部分来源于作者多年拍摄所得,部分来源于头条免费图片库的推荐或百度百科,作为学习、研究和欣赏使用,再无其它渠道获取,更没有取自任何一篇版权文章或图集,所以,如果有任何版权方面的诉求请及时提出。 本系列文章从酝酿到完成,历时一年有余,不敢说最齐最全面,但是比较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来说,至少做到了规划与统一。一年的写作过程,资料查阅过程,也是自己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虽然对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种鸟都反复做了核对与检证,但是,毕竟仅是一个摄鸟的爱好者,没有这方面的基础,错误与遗漏在所难免,诸君如有发现,一望海涵,二望不吝赐教,弟比躬身受教,朝闻夕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