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任有时的代价

 氧气是个地铁 2021-11-06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信任是人类非常美好的一种情感寄托,因为这是从人类祖先基于本能组成群体,到开始走向文明逐渐产出高效且先进合作的基础之一。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否则这个概念并不成立。所以无论怎样性格独立或者不稳定即缺乏安全感的个体,哪怕没有太宏观的战略,都不可避免要对外绑定不少信任载体。
信任有程度的区别,来源自有区别的个体或者不同阶段,这是不对等的。有些信任仅限单方向,原因有很多,而且不一定能被全部当事人准确判断。我们的信任可能不太值钱,没办法兑现成太有含金量的结果,所以对外缺乏价值。可是每一份信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价的,因为这个过程有很多决定因素。
我们怎样对其他人有信任呢?看起来是感觉到位,但也需要大量契机的积累。比如我们要跟对方有一定的交集,并且产生好感。无论是商业合作还是圈内社交,都必须有这个前提,否则只是简单的交际和互动,不存在信任这回事。如果只是保持这种情况的话,该类型的信任有限期非常短。
更深层次的信任是产生一定的情感寄托,能够从对方身上找到乐趣或者共同语言。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这种信任甚至不需要见面就能出现,因为人的形象也能通过文字或者屏幕来实现,同样能代表个体。不过有个问题就是太片面,因此存在崩塌的危机。
如果互动双方都以比较明显真诚在交流,那样信任这种动态就会覆盖两个个体,同时体验和效应会深刻很多。如果其中某一方是带着存在伤害性质的目的或者有保留情感的话,那么这种信任就会变质,最终导致破裂。显然,付出更多情感寄托的那个人,受到的刺激会在短时间内膨胀到该有的上限,但如果接受事实会彻底终结本来过程积累的情感。这里,讨论的只是基础信任的一部分,以互联网友谊为代表。
但那种短时间内膨胀到该有上限的刺激,是比较强烈的,程度取决于个体此前视对方为哪种关系,以及对方给出的事态伤害性而定。这种信任的撕裂对个体的伤害在于,推翻我们在印象中建立的交际认知体系,相当于站在对立的角度进行严重的自我矮化。更直接的表达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我们像是被自己扇了一巴掌。
太好建立信任有很多原因,比如个体性格,还有对方的资本。没有安全感和自卑容易有两个极端,要么陌生人恐惧症,要么特别依赖老熟人。第二种情况是被对方的外表或者表达吸引,从而放弃心理防御,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人知面不知心,是挺可怕也防不胜防的情况。因为历史上那些伟大名人,都有过因为太信任被背叛,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只是那些大事件非常宏观,而我们作为普通底层,不至于太轰动。可我们辛苦维护的信任被对方无情撕碎,甚至以非常变态的方式终结,那也特别别扭。所以信任有时候是有代价的,这不是告诉我们别再信任,而是说明:我们知道对方是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