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惠吾:管针学术“七伎五法”临床应用

 zjshzq 2021-11-06

专家简介

贺惠吾(1900-1979),男,山东潍县人。贺氏幼读医书,随师侍诊,施针用灸,18岁在潍县行医。1927年,贺老侨居日本国,从师于著名针灸师伊藤龙齐、杉山和一。1932〜1936年就读于日本大学针灸学院,回国后定居北京。1939年和1950年先后两次考取西医开业执照。贺氏不仅古汉语造诣较深,而且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英语、日语进行阅读和口语对话,广博的知识为继承、发展针灸医学创造了条件,1964年调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任副主任。先后写出了《针灸新悟》、《两条新经络》、《手法探讨》、《针灸笔记》、《论治十种病》、《经络之浅见》等40余万字的手稿资料。


贺惠吾管针学术思想阐要
【摘要】管针术是贺惠吾医师于19世纪20年代创立的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一根长约6cm的针管作为进针器代替押手,注重“七伎五法”操作手法的一套针灸技术。贺氏管针术从学术思想上强调“脏腑分类,经络辨证”“气乃动力之根,诸疾之源,谓气乃治病之本”“虚者求脾,实者责肝”,讲求“阴阳相配,循经取穴”。
'七伎'是指七种不同的手伎,手伎是指针刺的方法、方向、角度、深浅、频率及力量等的综合运用,'五法'则是五种补泻手法,即补、泻、迎、随、平补平泻。(详情:贺惠吾“七伎五法”针刺法在治疗胃痛中的应用
贺惠吾(1899年12月-1979年7月),原名贺学琴,曾用名贺挥五,山东潍坊回堤镇人,著名中医师,善长针灸,生前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是针灸管针学术的创始人。其子贺思圣,自幼从父学医,1963年先后拜师王乐亭、关幼波先生,曾任北京针灸学会第一届秘书长,为马来西亚医疗合作中心终身顾问,临证擅于针药并用。现将贺氏管针术学术思想阐述如下。

01
管针术起源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用之极为有效的民族医学疗法日本医者在学习我国针灸后,运用较为广泛,形成了很多学派,其中管针由日本针灸医师彬山和一氏创行,即在针刺过皮时以针管代替押手,以减少穿皮时的疼痛。贺惠吾医师早在日本学医时,曾专职学习针灸疗法多年,在5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以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吸取日本用管进针经验并加以改进,学习历代针灸医家学派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针刺手法和治疗取穴方面不同于其他针灸医家。19世纪20年代,贺惠吾医师经过长期临床实和总结,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创立了用一根长约6cm的针管作为进针器代替押手,注重“七伎五法”操作手法的一套针灸技术,命名为“管针术”,形成了针灸的独特学派。

02
贺惠吾应用管针学术思想理论基础
2.1 气乃动力之根,诸疾之源,调气乃治病之本
贺惠吾医师在辨证论治中强调“气”,指出气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营养人体的物质基础。因气禀受先天父母之精而生,又赖后天水谷精微而养,是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气既能濡养脏腑,又赖脏腑化生。入心则主神明,入肺则主肃降,入肝则主疏泄,入脾则主运化,入肾则主开合,入胃则主受纳,入小肠则主传化,入大肠则主传导,入膀胱则主藏津,入三焦则主气化。营得气而养,卫得气而保,津得气而化,血得气而行。
在病理变化方面,外感内伤均会引起气病,如外邪伤肺,则肺气失宣;寒邪直中肠胃,则中气失调;热邪袭入心包,则心气逆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饮食伤脾则脾失健运,胃气失和房劳伤肾,则肾气虚惫,失于固摄等。
另一方面气病也必定反映出脏腑之疾患。如心气逆乱(实),则神昏狂癫;心气不足(虚),则心悸怔忡;肺气不宣(实),则气逆喘咳;肺气不足(虚),则神疲气短;脾气困滞(实),则胀满肢重;脾气失运(虚),则腹泻便溏;胃气上逆(实),则嗳气呕恶;胃气不足(虚),则食少纳呆;肝气郁结(实),则胁痛胀满;肝气不足(虚),则胆虚易惊;肾气湿热(实),则尿溲短赤,茎中热痛;肾气不固(虚),则早泄精;气郁伤血(实),则咳血痛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培医',学习中医知识)气失统摄(虚),则淋漓紫癜等。或气逆,或气郁,或气结,或气滞,或气虚,表现各异,但都不离虚实二端。因此临证重在调气。虚者当补之不足,实者当伐之有余,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为治病之本。


2.2气之病虚者求脾,实者责肝
2.2.1气之病“虚者求脾”:贺氏遵崇东垣提出的“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的“人以胃气为本”的观点,同时结合对《灵枢·本神篇》“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的深刻领悟,指出在脾与肝,多表现腹胀饱满,不思饮食,肠鸣腹泄,舌苔白腻,脉弦缓等脾虚肝郁之症。在脾与心,多表现面色萎黄,气短神怯,健忘怔忡,食少乏力,寐差易醒,舌苔淡白,脉细无力等心脾两虚之症。在脾与肺,多表现倦怠少气,肢软无力,纳差便溏,咳嗽痰多,苔白薄腻,脉濡且弱等脾虚及肺之症。在脾与肾,多表现神疲肢软,畏寒喜暖,腹胀少食,便溏泻甚则完谷不化,舌质淡,脉沉迟等脾肾两虚之症。脾与五脏兼见的实证,在临床上所见甚少,大都以虚为主,因此贺氏常以中脘配胃俞,章门配脾俞加足三里组成基本穴组,并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如加曲池、血海、行间健脾柔肝以理气;加神门、内关、三阴交治脾养心;以安神,加命门、大肠俞、关元治脾益肾以助阳;加膏盲、肺俞、中府治脾益肺以平喘;加大包、公孙、内庭治脾润胃以和中;加大肠俞、支沟、行间治脾涤肠以润便;加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治脾利尿以消水;加天枢、气海、大肠俞治脾补中以升阳;加血海、复溜、阴陵泉治脾降火以养阴等治脾十八法,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如治疗痹症。贺氏不用单纯的补法或泻法,而是根据气病的性质以及痹症的特点,以动静相宜,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贺氏认为:风性善行,经气遇风则动,游走数变,故痛无定处,此因气乱窜行所致,故称行痹,治疗当以静制动,稳定气行,手法平补平泻,针力宜轻,突出“稳”寒性质凝,经气遇寒则聚,积滞不行,故痛有定处,遇冷加剧,此因气滞凝积所致,称痛痹,治疗以动除静,破滞行气,手法平补平泻,针力宜重,突出“破”;湿性重浊,经气遇湿则固,(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培医',学习中医知识)缠绵黏滞,故痛而重着,此因气固不运所致,称为着痹治疗调静制动,促气运行,手法平补平泻,针力适中,突出“调”。三痹之中以湿难治,缠绵反复,病程较长,易从寒化,又易从热化。手法、针力尤为重要,太过与不及,病者皆感不适。
所谓“轻”:即医者进针速度快而轻,捻针时谏度要慢,角度不宜过大,每次捻针以180°为宜,力量柔和稳健,捻针时间30s左右,不留针。病者针感很轻,似有似无,或虽稍有酸胀感但觉舒适,即使畏针之病者,亦无痛苦之忧。
所谓“重”:即进针时边提插边捻转。捻针时速度稍快,角度较大,每次捻针时在240~360°,力量稍有加重,但要均匀,捻针时间在1分钟左右,可留针10-15min。病者针感稍强,主要穴位的酸、胀、麻要沿经放射。病者在捻针时稍有痛苦,但完全可以接受。即使畏针病者,只要配合妥当,亦可接受。
所谓“中”:即进针速度要适中,捻针角度为180°~240°,根据病症及病者的接受能力决定针力。痛轻者,针力宜轻,痛重者,针力可稍加强。贺氏治疗痹症以风池、中脘、胃俞、足三里为基本穴,行痹加外关、血海;痛痹加大椎、命门;着痹加复溜、三阳络。上肢加肩髃、曲池、台谷;下肢加环跳、阳陵泉、绝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