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真正的“三皇五帝”

 tmy1963 2021-11-07
2019-05-03 21:14·正在学历史

谁是真正的“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的传说由来已久。谁才是真正的“三皇五帝”呢?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版本太多了,而且每个版本都有出处,都是言之凿凿。那么就让我们掀开厚重的书本,来一起探讨“三皇五帝”的来历吧!

1.谁才是真正的三皇

“三皇五帝”在现在基本上都是连着说的,但是在古代,他们可没有记载在同一本书上。“三皇本纪”是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引》中记载的,这是因为司马贞认为:“太史公做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辟,下迄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今缺三皇”,所以他就补了个“三皇本纪”。但是“三皇”时代就算离唐朝,也是很久远的年代,他的“三皇本纪”无法确定“三皇”到底是谁,只是列出了几个可能而已。他在书中提出了两个“三皇组合”,一个是“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的组合,一个是“人皇、地皇、天皇”的组合。那么司马贞认为这两个组合最可能是“三皇”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贞这样认为是和两部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部是汉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系》,一部也是汉代人徐整所著《三五历》,司马贞应该是受这两部书影响较深,而同时代的谯周、郑玄所认为的祝融氏和燧人氏就没有被司马贞所采纳(见《古史考》及《春秋纬》)。三皇在司马贞的叙述下的形象很非人类,有的“人面蛇身”,有的长了九个头,有的长得十一个头,反正就像是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样。这绝对不可能是三皇的形象,这种描述,反倒是像部落里的“图腾”的标志。由此可见,“三皇”是传说时代许多智慧的先民集合体,他们可能是许多的部落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某个部落的首领,如果要说“三皇”只是三个人而且还长的像妖怪一样,我到是觉得太不可思议。

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是从古猿通过劳动慢慢的进化成为直立人,再进化到早期智人,再进化到智人,最后进化成人类。由于早期人类缺乏工具,身体单薄,只能靠群居穴处的生活来抵御自然界的灾难和猛兽的攻击,所以就逐渐的以血缘形成了早期的氏族。而传说中的三皇,应该就是氏族首领。

2、谁是真正的“五帝”?

我们现在所说的“五帝”,基本上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五帝本纪”中的“五帝”了,当然也有一些争论,那为什么司马迁没有写“三皇本纪”呢?这应该和太史公选用材料比较精沈,对一些存疑的材料基本不用的原则有关,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取材于《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中的内容。要知道这两部书都是远古之书,内容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谁是真正的“三皇五帝”

“五帝本纪”中记载的我国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帝王,司马迁《史记》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舜五位远古传说中的帝王,有不少学者和司马迁意见相同,例如谯周、应劭、宋均等人,但是也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例如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里讲到,汉代的大学者孔安国和皇甫谧就认为“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为五帝”。

《史记》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舜,他们的名字到底是尊号还是谥号呢?他们原来的名字又是什么呢?

《史记》中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氏之子。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黄帝叫公孙轩辕,是少典的儿子。很多书就是这样直接翻译的,但仔细想想不对。在那个时代姓和氏分的十分清楚,这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的有效办法。而公孙,应该是氏而不是姓。众所周知,在古代,诸侯的儿子称公子,诸侯的孙子称公孙。而少典,在《史记》这部书中经常的出现,跨越了好几代人,所以无疑的可以认为少典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部落也就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的名称。那这也就是说,黄帝叫名字叫轩辕是对的,公孙是他的氏而不是姓。那黄帝姓什么呢?《史记》也给出了答案,说他(应该是他所在的部落)居住在姬水旁边,所以就姓了姬。

关于黄帝的事迹很多,《史记》记载他带领民众种植五谷,训练军队,先后打败了炎帝和蚩尤之后,部落首领们(诸侯)都拥立黄帝为天子。《史记》的这种记载,其实就是说,黄帝带领他的氏族,打败了其他氏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也就是说当时的部落首领的能力首先是军事方面,能带领族人打胜仗,才能够成为氏族首领。

《史记》中还记载了黄帝推算出历法和节气,制定出了礼制,创制出了祭祀之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黄帝当成人文初祖的原因。但是说这些全是黄帝制定出来的,我觉得不可信。应该是在黄帝时期,通过劳动人民经过无数次的总结才形成的。

这些是黄帝的功劳,但不是黄帝最大的功劳,黄帝最大的功劳应该是“作轩冕之服”。意思是发明帽子和衣服,这个就厉害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发端,由此看来,黄帝还真当得起“人文初祖”的称号。

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得到“姓”的有十四人。这个好奇怪,按照姓氏的区别,这十四个“姓”应该是“氏”才对。因为远古的“姓”,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的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同姓不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还被坚定的执行着,另外当时的称呼是“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打个比方,美女褒姒,这个“姒”就是姓。郑氏三公,其实是姬姓郑氏,再比如春秋时代的鲁国三桓,其实是姬姓桓氏。这就说明“姓”是区别血缘关系的产物。

咱们接着说黄帝的十四个儿子,这十四个应该不是黄帝的儿子,而应该是黄帝手下的氏族,立功之后,被黄帝分封给了土地,成为新的贵族。因为在后面的历史中,他们这些“姓”中间经常通婚,这就说明他们不可能是近亲。

黄帝死后被葬在桥山,在现在的陕西,这就是为怎么祭祀黄帝的典礼要放在陕西的原因,黄帝生前活动的地方很多,例如轩辕之丘(河南新郑),涿鹿(河北张家口,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我们的老祖先都在这留有足迹),空桐山(现今甘肃平凉)等等,但是黄帝的陵只有一个,就是在陕西桥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