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語與中毉 | 杯弓蛇影

 方坤若水 2021-11-07

杯弓蛇影的成語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應劭寫的《風俗通義·怪神》,副標題是《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說的還是自己的家事:他的祖父郴為汲(今衛輝市)令,某年夏至那天,應彬把主簿杜宣請來一起飲酒。當時,在喝酒那個廳堂的北牆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弓。由於光線折射,那張弓在酒中的影子就像一條蛇在蠕動。杜宣又怕又噁心,可又是上司請喝的酒,只好硬著頭皮喝了下去。當天就覺得胸部和腹部都疼痛異常,難以忍受,連吃飯、喝水都非常困難。服用各種藥物,不見好轉。

图片

有一天,應彬因為有事,來到杜宣家中,發現他病得很重,便詢問他怎麼會得這種病。杜宣把那天喝酒時的事告訴他,並堅持說那條蛇還在他的肚子裏。應彬回到廳堂裏冥思苦想,看到懸掛在北牆上那張紅色的弓,心中明白了。應彬立刻把杜宣接來。他讓杜宣坐在原來坐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隨後指著杯中的“蛇”對杜宣說:“你所說的蛇,只不過是牆上那張弓的倒影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蛇。” 杜宣驗看了以後,相信果真如此,心情馬上好轉輕鬆下來,病也很快就好了。

另外一個類似的故事出自《晉書》,說的是樂廣字彥輔,遷河南尹,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複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複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屙頓愈。

兩則故事大意相近,都是客人見杯中弓影,以為是蛇在酒中,勉強喝下。即疑慮而生病,明白真相後,疑慮消失,沈屙頓愈,後遂用杯弓蛇影或弓影杯蛇,指因錯覺而產生疑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憂。

图片

“關於疑心病”

疑心病在現代社會中也常見,多被診斷為強迫症、抑鬱、焦慮症,嚴重的會出現幻聽幻視,被迫害妄想,發展成為精神分裂症。上面的故事結局很樂觀,事實上疑心病並不好治,言語的勸導和事實證明都在意識層面上無法觸動或改變患者的內心。

图片

李白的名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說的就是客居異鄉,孤獨淒涼,以至於把明月白光當成了冷霜。俗話說,疑心生暗鬼,其實這是互為因果的,更多的是暗鬼生疑心。也就是說,患者生理軀體層面上的陰寒負面的物質能量和資訊會導致生疑心,只有根除生理軀體的問題,才能解決病態心理。

疑的不僅是不信,而是比不信更負面。有句成語叫做半信半疑。但是與其說疑是不相信,不如說疑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僅僅把疑翻譯成disbelieve(不信)不行,翻譯成doubt、suspect(懷疑)又不全面。確切的說,疑是一種不信正面,相信負面的一種心態。所以疑也是一種信,我把這種現象叫做負面相信。

图片

比如一個毉生要給你看病,你不相信他的醫術和水準,那是不信。相反如果你懷疑他是要坑你騙你的錢財或兜售加藥或開藥拿提成,那就是疑了。扁鵲見蔡桓公的時候,好心提醒他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但是桓侯不回應,表明不相信。等扁鵲出去,桓侯說“治好治不病以為功。”這就是疑。現在患關係緊張,不僅互相缺乏起碼的信任,還有大量的疑心,有患者帶著錄音筆和攝像頭來看病,目的就是取證防騙。而大夫也不是吃素的,一見這種情況,立馬公事公辦,把該做不該做檢查治療都加上,讓你挑不出一點毛病。結局就是兩敗俱傷。

图片

心病還需心藥毉

俗話說:心病尤需心藥治,解鈴還需系鈴人。對於有理由原因的疑心病人,可以瞭解病因,闡明真相以解除疑慮。對於不可理喻的疑心只能因勢利導,將計就計了。

《續名類案.諸蟲》載:“一人在姻家過飲,酒醉甚,送宿花軒,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許,天明視之,槽中俱是小紅蟲,心徒然而驚,鬱鬱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覺閉塞,日想日疑,漸成痿膈,偏不愈。吳球往視之,知其病生於疑也。用結線紅色者,分開剪斷如蛆狀,用巴豆(峻瀉藥)兩粒同飯搗爛,入紅線丸十數丸,令病人暗室內服之。置宿盆內放水。須臾欲瀉,令病人坐盆,瀉出前物蕩漾如蛆,然後開窗令視之,其病從此解,調理半月而愈。”

图片

臨床上大多數焦慮抑鬱的病人不是因疑生病,而是因病生疑。也就是經常為病態的負面的心態找理由生疑。正常人即便喝了泡有活蛇的酒,也不應該懷疑腹中有蛇。只有小孩子才相信吞咽了棗核,肚子裏會長出棗樹來。同樣看見泡有活蛇的酒,為什麼不相信這是藥酒,能活血通絡,對身體有好處呢?這就是體質、心理健康的問題。我們看到的往往是我們想看到的東西。不解決主體,主觀問題,只怕是此疑方解,彼疑複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應季順養冬季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