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角菌&麦角碱类 (Argot alkaloid )

 北极熊_ 2021-11-07

麦角菌 Claviceps purpurea(Fr.)Tul.菌类植物、真菌门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的药用菌。它寄生在乔本科等植物的子房内,呈紫黑色,较硬,形状很像动物的角,故称麦角。

842ad7022f40ba5adab4e84ebb7f7d21

被麦角菌感染的大麦

麦角含有麦角胶麦角毒碱麦角新碱等活性成分,是子宫、内脏器官出血的止血剂。其中麦角胺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和放射病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

麦角碱及其生合成路线

麦角碱均带有吲哚结构骨架,其中大部分均有四环结构。他们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相结合发生反应,在现在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按照结构,麦角碱可以分为麦角新碱(ergobasine)麦角胺(ergotamine)和麦角毒素(ergotoxin)。而本次介绍给大家的Cycloclavine是其中较特殊的一类,Cycloclavine带有三个连续的手性中心。

麦角碱类均可通过共同的中间体chanoclavine-I经过生合成得到目标产物。但是,至今尚不明确的地方还有很多。

2015年Sarah O’connor等人发表了chanoclavine的生合成路线。O’connor等人在A. japonicus的基因上发现了16.8 kbp的遗传基因组。此基因组由8个基因构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个基因与cycloclavine类似体的festuclavine、argoclavin的基因组具有高匹配性。(festuclavine、argoclavin目前也处于推测阶段,生合成路线还未确实)

O’connor等人在已知的S. cerevisiae中加入了从A. japonicus.中提取得到的4个基因(EasA, EasD, EasG, EasH)后,证实得到了产物cycloclavine。

之后在不断的实验验证后,发表了以下的生合成路线。

cycloclavine_scheme-1024x490

O’connor等人将cycloclavine的生合成基因向酵母方向进行改进。通过利用此酵母发现系列可使1L培养液得到529mg的cycloclavine产物。一次的培养时间仅需要一周。如果合成如此复杂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的话不仅需要大量的试剂、有机溶液、能源更需要长时间。如此简便的方法在合成复杂天然物上具有极大价值。

历史上的麦角碱事件

16世纪,美国塞勒姆镇一个牧师的女儿突然得了一种“跳舞病”的怪病。人们认为这是巫术所至,是村里的黑人女奴蒂图巴和另一个女乞丐,还有一个孤僻的从来不去教堂的老妇人施展的巫术。人们对这3名女人严刑逼供,“女巫”和“巫师”的数量也一步步增加,先后有20多人死于这起冤案中,另有200多人被逮捕或监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塞勒姆审巫案

link

塞勒姆的女巫博物馆

其实,此案的缘由就是人们误食了被麦角菌感染的食物所造成的。麦角碱中某些成分会让人产生幻觉,服用不慎会有生命危险。曾在中世纪席卷欧洲,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恐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