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唐代兵制的变迁(下)

 耕读人家jkhpb3 2021-11-07

在府兵制开始趋向破坏的时候,唐王朝为了不致削弱军事力量,曾发展一种“团结兵”。所谓“团结兵”,亦称团练兵、团兵。武则天时代设置,一般来自殷实、强壮丁男中选点。定期集训,免其差徭,口粮官给,性质介于府兵与官健之间。这种团结兵,因为基本上不远离乡土,就是秋冬结集,也大都在附近军镇防戍防,因而名之为“土镇”“土镇兵”。

召募的对象表面上是自愿性质,实际上是带有强制性,这也意味着,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职的职业兵。过去的府兵,因为“取之土著,恐累亲族”,所以不敢“外叛内侮及杀帅自擅”,现在成了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这也为唐代灭亡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玄宗时期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这个政策具体的实施者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林甫当政时期,虽说李林甫素以“口蜜腹剑”闻名于世,但不能不说此人还有一定政治眼光及手段的。

开元二十五年(737),李林甫推出了新的政策,给予职业军人优越的,以吸引人员投军——“令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使量军镇间剧利害,审计兵防定额,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体恤。”

新的诏令还规定:边境诸镇所有士兵应在原征募的士兵和未登记的成员中雇佣自愿服役的合格兵源。获录取之后,将会得到高于标准的津贴并且免于数年的税收,携带家眷前往边境的人还可以长期定居并且获得房屋和田地。对于这次军制改革,李林甫主持编修的《唐六典》中赞其为“人赖其利,中外获安。是后,州郡之间永无征发之役矣。”虽有自吹自擂之嫌,于事实不免扩大出口,但新军制带来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史称“唯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早,未不复用。”

但这种新兵制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庞大的边防军消耗了大量的财务,装备及粮食、部队的被服,军需的补给,都需要巨额资金,整个国家收入相当一部粮食和战略储备、人力资源都用在了军队上,同时还朝廷还要应对军队的封赏和特权。为了获取胜利,稳定军心,朝廷不得不对军队进行赏赐,这使得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同时募兵制在加强边镇军队的同时,中央的兵力反而空虚了。本来兵力最为雄厚的关中地区,因府兵制难以维系,边镇地区实力乘机迅速增强,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形成。唐初边帅功高明显,往往能够入为宰相,但到了玄宗时期,李林甫为了专宠固位,认为蕃将不通汉文,不致入相,向玄宗建议,任用蕃将做节度使,到了天宝六载以后,除了剑南节度使以外,其他节度使都由蕃将来充任,这也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新唐书·兵志》:“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陆,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由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及其末,朱全忠以梁兵、李克用以晋兵更犯京师,而李茂贞、韩建近据岐、华,妄一喜怒,兵已至于国门,天子为杀大臣、罪己悔过,然后去。及昭宗用崔胤召梁兵以诛宦官,劫天子奔岐,梁兵围之逾年。当此之时,天下之兵无复勤王者。向之所谓三镇者,徒能始祸而已。其他大镇,南则吴、浙、荆、湖、闽、广,西则岐、蜀,北则燕、晋,而梁盗据其中,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矣。

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代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语曰:“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夫恶危乱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至于措置之失,则所谓困天下以养乱也。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方区区自为捍卫之计,可不哀哉!”

在唐前期有南北衙禁军,其中南衙属宰相掌管,北衙属皇帝直辖。北衙禁军是伴随着唐初军队国家化的完成而出现的,是皇帝私人需求凸显的产物。真正意义上的北衙禁军形成于贞观十二年,以招募制和私属化为基本特色,曾于宫城的北门置左右屯营业,来守卫宫禁,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左右屯营业为左右羽林军。武则天天授年间,左右羽林军改称左右羽林卫。武则在末期,宰相张柬之等利用羽林卫的力量举行政变,恢复李唐。中宗时,太子李重俊又想利用羽林卫发动政变,推翻韦后。从这些事件来看,唐代前期,北衙禁军曾在宫廷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府兵制破坏以后,南衙十二卫卫士的来源已经枯竭,经过安史之乱,十二卫名存实亡,北衙禁军的地位,更加重要起来,除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将军所谓“北门四军”以外,肃宗时,置左右神武军,代宗时,置左右神策军,德宗时,置左右神威军,总称之北衙左右十军。后北衙十军,唯神策军最盛,神策军既归宦官掌握,这也意味着唐王朝中央大军完全被宦官所操纵,皇帝的弑废推立,也掌握在宦官集团手中,直到北衙军被告消灭,宦官被杀绝,唐王朝也跟着灭亡了。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神策军曾经在历史上多次挽救过唐王朝,但最终也是它把唐王朝送进了坟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