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空鹰阵 | 毕崇文:执剑空天育英才

 春城春短春芳 2021-11-07

撰文:陆志文

摄影:崔    策


西南腹地某机场,大雨初歇,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跑道上,战机跨着光晕从天而降。完成飞行任务后,该部飞行教官毕崇文刚下飞机,顾不得一身汗水,便带着飞行学员小仵来到讲评室,对刚刚执行的技术动作逐一展开复盘反思。


毕教员一上来就直指要害,指出小仵存在的几个痼癖动作,小仵还以为这一点点的偏差不会被发现,但终究也是难逃他的一双火眼金睛。


 

想当年,毕崇文还是学员时,每天的生活就是“座舱、学习室、宿舍”三点一线,身上随时揣着笔记本,记录飞行技能技巧及方法经验,“严于律己、早日单飞”成了他学员时代最初的目标。


结束飞行后,他会趁热打铁,对每条记录进行梳理分析,并仔细对照方法原理。这些好习惯,使他成为第一批通过首飞考核的飞行学员,获得了教员和上级的高度评价。

 

“从毕教员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飞行技术,还有对飞行事业的执著热爱、满满的责任感。”飞行员小仵说。

 

毕崇文经常利用业务学习、技战术研究会的时机,认真查找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战友积极探讨教学方法,并结合学员航理掌握、操纵水平、观察能力、应激反应、心理素质等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施教计划,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讲评,增强施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对技术滞后新员,他会结合具体问题发现其训练瓶颈,帮助新员攻克各种技术、身体、心理等难关。

 

带教新员时,毕崇文经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最大的快乐”“只有走下坡路才能让人觉得轻松”。毕崇文解释到,前一句是鼓励新员勇于磨砺自己,超越自我,后一句是防止自己“思想松懈、标准松垮、行为松弛”。 



说起带教,毕崇文很有一套想法:坚持把每个动作抠到一杆一舵,把每套标准定到一起一落,在实践中摸索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观看了几十部教学视频,查阅了一摞摞飞行资料,结合自身飞行实际,提出了“破除四种陈旧模式、深化四种学习方式、规范动中抓学七步流程”等学习方法。


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飞行经验,把学习心得和笔记进行整理归纳,组织编写了《某型飞机性能介绍》《某型飞机各类注意事项》《飞行员改装地面预习手册》等基础理论教材,人员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


 

新员下部队后如何迈出第一步,对其未来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毕崇文秉承言行身教的理念,处处给新员树起飞行人员好样子,内务收拾干净整齐、队列行进标准利落、特情处置准确果断,在各方面给予引导和培养带教。

 

从开飞前检查到飞行后讲评,他都是一边示范,一边给新员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特别是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做法,向新员介绍不同阶段该如何合理分配注意力、留有余度及掌控全局的方法。

 

要厚爱,更要严管。不久前,该团新毕业学员迎来单飞,毕崇文带教的一名新员在下达开飞前指示中,对随机测问回答不准确、不完整。毕崇文果断把关,取消他当日飞行计划,要求其重新学习航理知识。


 

这件事,也让新员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航理学习,明白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在带教学员中自觉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学习竞争氛围。被把关的新员也吃一堑长一智,如今,他的飞行质量在同批新员中排位靠前。

 

搏击长空32年,因带教实绩突出,完成任务优秀,毕崇文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官,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


“翱翔蓝天没有捷径,如果说有,那就是踏实学习、练强素质。”毕崇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敢于直面险情是军人特有的血性和职业天性,但平日里严抠细训、苦练精飞,才能于关键时刻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