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大宗师》部份之解读

 昵称11410324 2021-11-07

                                           《庄子大宗师》首段之解读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 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 知。

解读:“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天之所为就是自然无为,知其自然无为,就知该如何做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顶点。庄子在此是对老子“自然无为”之运用。《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自然无为之体现。顺天之道利而不害就是自然无为,知人之所为就是为而不争,这就是认识的顶点。“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 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者,是知之盛也。”,知其自然无为的,则能自然生存,人为伪自然灭亡。知其为而不争者,以其所知自然无为,养其所知自然无为所不知之结果(听天由命);这样才能不中道夭折,这就是认识自然之天的最高境界了。—此所论的是道!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 也。”尽管如此,还有不足:自然规律没有待到验证,其等待验证前还未确定。“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 知”这怎么知道我所说的本于自然非于人为呢,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人为的东西又不是出于自然呢?—此所论的是术。

感悟:这个“天之道”分自然法则(道)和自然规律(术),“自然无为”就是自然法则之体现,“数术”就是自然规律之体现,顺天之道就是顺其自然规律叫“和于数术”。

“数”分阴阳叫天地之数,天之数二十五(阳),地之数三十(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阳)。天地之数就是大衍之数,大衍之数其体六(阴)“其用四十九”(阳)。

—“用 六”(阴),“用九”(阳),九九八十一(“九九归一”“九九重阳”)。九为阳之极数,物极必反,“九九归一”反为极阴所居之道体。六为阴,三十六也为阴,六六三十六为极阴,极阴化阳三+六为九。七为阳,四十九为阳,七七四十九不是极阳;七七四十九,四+九=13,1+3=四阳也化阴。八为阴,六十四也为阴,八八六十四是极阴;八八六十四,六+四=10象征太极无极一体。“九九归一”极阳化阴,“一”象征太极。八八六十四阴阳合,1是次生道体之太极(极阳),0是原生道体之无极(极阴),二者合为一体。阴阳合为一体,这就是“七上八下”之来历,七上为阳八下为阴。女人七年为一生理周期,男人八年为一生理周期,八阴七阳男阳女阴象征阴阳合。女子七七四十九月经紊乱,男子八八六十四精绝只剩糟粕(糟老头),这就是“乱七八糟”之来历。因女人七年为一生理周期,七又象征女人,男人八年为一生理周期,八又象征男人,“七七八八”是“男男女女”之代称,“七女男八”。   

                                   《庄子大宗师》“见独”之解读: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 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 者也。”

解读:既已遗忘自身的存在,而后心境便能清明洞彻;心境能够清明洞彻,而后就能够见到世人所不能见的东西了;既见到世人所不能见的东西,后就能知道古今无别;既已能知道古今无别,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摒除生存之欲望者不死,生生之厚者不生。自然无为之事物没有不将就的,没有不有所送(去掉),也没有不有所迎(拿来);没有不有所毁(消失),也没有不所成(得到),这就叫做'撄宁’。能达到撄宁者事竟成”。

“撄宁”在此本议是“顺其自然”结果自然而然,不求而得;引申为其心如镜,对外物“物来镜影,物去影消”而不留痕。这就是清明洞彻(朝彻)之“心境”!

对“见独而后能无古今”之感悟:

“见独”:人们认为“见独”,即见到绝对的“道”,实际上,就是在想象中,在直觉的把握中,达到与“道”融为一体,与“天地精神往来”。诚然,不“外天下”和“外物”,做到超凡脱俗,“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断然不可能做到“外生”,但是,非“外生”,便同样断然不可能悟见哲学本体,获得哲学知识。这就把死亡的哲学领悟功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世界的自然态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非也!

“见独”之本议:能见到世人所不能见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认为是“道体”不错,但对“道体”之解有歧义。道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但不是学者认为的“用以说明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而仅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而已。有的说,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道体是无:其次,道是无,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有的又说“道化为神:再次,道的化身就是尊神:道是虚无,但又具有神性”。还有人说“道体虚无,但却是整个世界的本原,是一切运动包括宇宙演化的推动者”。

“道体”之哲学本义是道理(哲理)之主体:什么又才能成为道理(哲理)之主体?那就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本源叫“本体”。这个“本体”无形,一切有之物均源于这个“本体”的无形之物。所以,虽然“有生于有”(一切生于太极),但毕竟“有生于无而归于无”这个无极—“无名(无极),天地(阴阳)之始;有名(太极)万物之母”。没有这个无形之物的“本体”开“始”运行,就没有这个“万物之母”的出现。

无形之物的“本体”主导(决定)有形之物的这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这个无形之物的“本体”叫主体,这个有形之物的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叫客体。无形之物的“本体”主导(决定)有形之物的这多姿多彩的世界的道理(哲理)中之“主体”就是“道体”。

无形之物的“本体”主导(决定)有形之物的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之论叫“本体论”,“本体论”所论无形之物的“本体”主导(决定)有形之物的这多姿多彩的世界的道理叫哲理,即哲学原理,这一哲学原理所体现的是自然运行中千变万化的自然法则。自然运行中千变万化之“变”是有序的,就体现在自然规律之中。

自然法则只有一个自然规律则众多,自然法则主导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万能控制天下一切而成必然性且是无限的,是绝对的独一无二的,能见到此叫“见独”。自然规律是相对而有限的,因其“概率”是包含偶然性和必然性在内的一种盖然性(可能性),它与“一般和个别”相伴,表现出万事万物的复杂化。故庄子才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一物降一物”的相互制约,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自然法则因其万能则相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自然法则(为“矩”)主导自然规律(为“规”)。“天圆地方(外圆内方)”就是对这个“规矩”的运用叫“规则”。—这就是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自然规则之三个不同层次(级别)的哲学术语本身之含义,绝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无从准确论述真正的哲理(道理),这叫“天之道”。

“人之道”:“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开篇所论的这一句就是论的“人之道”。“天之道”自然无为“人之道”为而不争。只有达到“恬淡虚无”,才能进入“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之境界。“恬淡虚无”之核心就是遏制膨胀之欲望。“抑欲为万善之本,纵欲为万恶之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把这个抑欲(而不是“禁欲”)之学称之为“绝学”。

古今中外之世人(当然老庄等具有真知之真人除外)所不能见的这个“东西”,就是“自然法则”,知道这个“自然法则”才能“见独”。所以,“见独”者才“能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知其《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及第七章“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之论,就知“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之真实含义就是“绝学”中“抑欲”。知其《老子》所其论的“自然无为,为而不争”这个“道”之旨,就知什么是“撄宁”之真谛—对外物就象一面镜像一样“来之不拒,去之不留”,“物来影现,物去影消”。

“见独”是华夏“绝学”之核心!

                                      “见独”中“能无古今”之解:

“古今”从有形之物的现象看有天壤之别,但从无形之物的本质看则无任何差别。能够看到或感受到古今之“同一”而无任何差别,这就叫“能无古今”。天道的自然法则,与人道是否对欲望之抑制如何抑制,自古至今都是存在的,所以老子才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个“道”就是“道法自然”——效法“天道”之“人道”的道德精神。知此,就知华夏上古神话之真谛:

“女娲补天”,并非因“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而炼五色石补好天空”,而是女娲用阴阳五行之哲理䃼塌陷之“天道”,“五色石”是阴阳五行哲理之代名词。

“女娲治水”,并非治的自然界的滔天洪水,而是治的人们心中欲望暴爆发泛滥之滛水。

“女娲造人”,并非“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而是女娲用阴阳五行之哲理䃼“天道”,通过效法自然无为之“天道”,治的人们心中欲望暴爆发泛滥之滛水后,造就了一批为而不争之新人,才有了后来传承文化精神的人文始祖黄帝。

大禹治水,与“女娲造人”一样,并非治的自然界的洪水,而是治的人们心中欲望暴爆发泛滥之滛水。不同是“女娲治水”用的是哲理效法“天道”,大禹治水用的“仁(人)道”之术。故,“女娲治水”之后,公天下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大禹治水之后,很快公天下就被私天下所取代出现夏禹王朝,这就是“道”与“术”的区别。老庄推祟女媧伏羲以前之母系社会之“天道”,孔孟推祟尧舜禹之“仁(人)道”,这就是老庄重“道体”,孔孟重“道用”(“术”)的原因。

读不懂上古神话,就不知什么是传统文化精神,就不知什么是中国龙,就不知女媧伏羲人首蛇身像意味着什么,也就不知伏羲一手执尺,女娲一手执圆规象征什么?—

“女媧伏羲人首蛇身像”象征华夏上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过渡之交替,其“人首蛇身”是“辰龙巳蛇”这个时序之标志,并象征中国龙的退变。《老子》第三十八章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华夏上古母系社会时代,部落首领是女性,因其当时的人们“自然无为,为而不争”,故“上德不德”,既不存在讲道德的问题。后来部落首领男性争权出现“相争”,就就开始讲不要“相争”之道德,故“下德不失德”以保持中华龙之本性。中华“龙”是自然为而不争之“上德”的象征,而“蛇”则是自然“讲”为而不争之“下德”的象征。这个“人首蛇身像”中,其“人首”象征“上德”,其“蛇身”象征“下德”。这就是“女媧伏羲人首蛇身像”之含意!

“女媧伏羲人首蛇身像”中,“伏羲一手执尺”—“矩”象征自然法则,“女娲一手执圆规”—“规”象征自然规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源于自然哲理,这个“规矩”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因!

                                         《庄子大宗师》“坐忘”之解读: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对“坐忘”这一段学者之解读:“毁废了强健的肢体,退除了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智慧,从而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这就叫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

对“坐忘”这一段笔者之解读:“堕”本义是坠落。后因假借致词性变化,墮假借为“惰”。懒散;懈怠。例如《管子·形势》:臣下堕而不忠,则卑辱困穷;《淮南子·兵略》:动无堕容,口无虚言,这就是假借之用。庄子此处的“堕肢体”,就是墮假借为“惰”懒散之意,并以喻守静,将其解读为“毁废了强健的肢体”明显说不通。

这一段的意思是:“恬淡虚无”而静,忘掉自己的存在去除心机,溶于虚空(大道),此之谓坐忘。“坐忘”核心在“坐”而“忘”掉一切,以致忘掉自己的存在这才是的本意,“离形”就是忘掉自己的存在。溶于虚空就是心境一片空白而入道。只有“恬淡虚无”才能静,才会境一片空白。

                            知此,就知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何解读

《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水象征动,山象征静。智者善用心机好动,仁者不用心机好静,好用心为获取欢乐,不用心机好静者自然长寿。—与“坐忘”不期而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