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凤来仪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1-11-07

《猛虎 · 文物考古》2020年第1期

有凤来仪——古代凤首簪钗综述

李倩

簪和钗,是中国传统女性的插戴发饰,首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常替代使用,但制式的区别是:簪通常做成一股,钗为双股。簪和钗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不仅具固发、固冠和美饰的实用功能,为发髻增添光彩;其材质、工艺和造型,往往也与女主的社会地位和礼仪制服密切关联,是身份的象征。簪钗露在发外的部分演变出众多装饰题材,诸如凤首形、龙首形、兽首形、花卉形等,因女性审美心理和身份标示的不同而造型各异。其中,凤首形簪钗是历代发饰的经典之作。

凤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很早便出现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诗经》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史记》中有“凤凰来翔,天下明德”。虽然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图腾,但《说文》里也给出了具体的描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1]。”凤的形象综合了多种禽类最美的部分,将其利用在发饰上,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祝福。

从文献记载来看,发饰上的凤鸟始于秦代。五代马缟的《中华古今注》:“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但是至今尚未发现秦代实物[2]。南北朝时,凤簪已在妇女中流行,萧梁时期的吴均《去妾赠前夫》曰:“凤凰簪落鬓,莲花带缓腰。肠从别处断,貌在泪中消。”不过诗人所描述的样式由于缺少实物也无从追溯。考古出土最早的凤首钗是在唐代,之后经过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结合文学作品、图像资料和博物馆藏品,梳理唐代以来凤首簪钗的发展演变,总结凤首簪钗的功用、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等特征。

一、唐五代凤首簪钗

唐代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各种凤首簪钗的描述,王建《旧宫人》提及宫女戴凤钗:“先帝旧宫宫女在,乱丝犹挂凤凰钗”;郑谷《采桑》中的民女戴凤钗:“何如斗百草,赌取凤凰钗”;施肩吾《妓人残妆词》的妓女戴凤钗:“云鬓已收金凤凰,巧匀轻黛约残妆。[3]”

在唐代的壁画和石椁线刻画上,经常能够见到凤首簪或钗的身影。唐武惠妃石椁上的仕女,髻顶饰一口衔宝珠绶带的凤鸟[4];莫高窟130窟的女供养人,发髻上插了两枚口衔滴珠的凤簪,大凤凤尾上翘,小凤挺胸扬翅[5]。《唐宋凤形簪钗研究》中认为:从渊源上看,“凤衔珠”类簪钗应与汉及魏晋以来步摇类发饰的流行有关,王先谦集解:“《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将珠结编成璎珞的形状,也许是受到佛教的影响。[6]但是,出土的文物并没有此类“凤衔珠”的步摇式簪钗,目前发现的只有两类:一是平面的花树簪钗,二是立体的钿头钗。

武惠妃石椁线刻画 莫高窟第130窟女供养人

1.平面凤首花树簪钗。此类以银制为多,实物在浙江长兴县下莘桥窖藏、西安惠家村唐墓、三门峡市区唐墓等都有发现。下莘桥窖藏出土的凤凰瑞鸟纹银花钗、三凤石榴纹银花钗和双凤纹银花钗,钗头都采用了鎏金工艺,整体略成花叶形,根部为层叠的叶瓣,主体是精美的镂空缠枝纹,上面饰有凤凰等纹饰[7]。此种式样的凤簪也有白玉制作的,如西安兴庆宫遗址出土的凤鸟海棠纹玉簪,采用浅浮雕技法,展现凤鸟高飞的形象。玉片的另一端设计成尖状,便于嵌插在银制的簪脚中。这类凤首簪钗流行于中晚唐,至五代时仍有延续,如浙江临安吴越国康陵出土的玉饰片,在细密的缠枝花纹中,镂雕一只引颈回首、展翅飞翔的凤凰[8]。

左:镂空缠枝凤凰瑞鸟纹银花钗钗头 下莘桥窖藏出土

右:镂空缠枝双凤纹银花钗钗头 下莘桥窖藏出土

西安兴庆宫遗址出土凤鸟海棠纹玉簪 康陵出土的玉凤钗钗首

唐代女性流行梳高髻,因此凤首花树簪钗的长度可以达到30至40厘米,钗头部分也在10厘米上下。制作时往往一式两件,图案相同,方向相反,便于对称插戴。从制作工艺上看,凤首花树钗采用了镂雕、錾刻等工艺,展现出纹饰的透雕感。

2.立体凤首钿头钗。唐代时兴的“宝钿”,是将各种珠宝、贝壳雕琢成小片花饰,镶嵌粘于金属托上金丝围成的轮廓中制成的华丽装饰品[9]。凤首钿头钗上的“钿头”即采用如此做法,突出凤凰的正面立体形象。实物如西安韩森寨唐墓出土的金镶宝凤钗,钗首是一个宝相花型花钿,花钿心站立一只金丝编制的凤凰,边框上镶嵌细小的金粟,枝叶、花朵上镶嵌红宝石和绿松石。凤足下方有一个扁长的小孔,可以安柄。香港梦蝶轩收藏有一件类似的钿头钗,展开双翅的凤凰嵌着金粟,出现在花钿心[10]。凤首钿头钗将金粟与镶嵌结合,是最具唐代特色的新创之钗。

西安韩森寨唐墓出土金镶宝凤钗钗首 香港梦蝶轩藏凤首花钿钗钗首

二、宋辽金元凤首簪钗

宋词中多见以凤作为钗首的吟咏。赵长卿《醉蓬莱》“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仡戏”中写凤钗之生动可爱[11]。姚述尧《点绛唇》“凤簪斜倚,笑傲东风”虽是描绘兰花的,却可见凤簪的佩戴。元代,使用凤首簪钗的情况也见诸于散曲,如“黄金凤,高插翠盘龙”、“裙系鸳鸯锦,钗插凤凰金”。

在宋元时期的绘画和墓葬壁画中,不乏女性簪戴凤首簪钗之姿。河南登封王上村宋墓壁画上,侍女发顶斜插凤钗,发髻外的两只钗脚也描绘的很清楚[12]。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佚名《搜山图卷》、元代周郎的《杜秋娘图》中,凤簪都是女子发髻上的主要装饰。从河南济源宋代壁画墓和台北故宫所藏《照凉侍女图》中的女性人物来看,此时的凤簪还兼有固冠的功能。

登封王上村壁画墓《三侍女幼童图》线描 宋佚名《搜山图卷》

元代 周郎《杜秋娘图》

河南济源宋代壁画墓北壁局部 台北故宫所藏《照凉侍女图》

表一 考古出土宋辽金时期的凤首簪钗

序号

出土器物

年代

类型

出土地点

资料来源

1

金凤簪1件

北宋

立体凤头型

江苏淮安市涟水县城西门妙通塔

《江苏涟水妙通塔宋代地宫》,简报称之“金钗”,从造型看应为簪

2

涂金凤簪1件

立体凤头型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天封塔

《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

3

金凤钗1件

立体凤头型

山东济南老城区卫巷遗址

《济南老城区卫巷遗址出土的宋代金银器窖藏》

4

银脚金凤钗2件

南宋

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凤型

浙江桐庐县百江镇乐明村墓葬

《错彩镂金 浙江出土金银器》

5

银鎏金凤凰纹花头簪1对

南宋

平面飞凤型

浙江白马镇高爿窖藏

《错彩镂金 浙江出土金银器》

6

银鎏金凤凰衔花簪1对

南宋

平面飞凤型

浙江德清武康银子山

《错彩镂金 浙江出土金银器》

7

银鎏金凤凰1对

南宋

平面飞凤型

浙江德清武康银子山

《错彩镂金 浙江出土金银器》

8

金凤银钗1件

立体凤踏祥云型

河北易县大北城

《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金银器》册2,河北美术出版社,P366

9

玉首银身凤簪1件

立体凤头型

河北省承德县甲山镇西梁村

《河北省承德县发现辽代窖藏》

10

铁丝凤凰编钗1件

凤衔珠花璎珞

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

《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

11

金凤钗1件

立体凤头型

陕西临潼金代窖藏

《关于陕西临潼出土的金代税银的几个问题》

表二 考古出土元代凤首簪钗

序号

名称

年代

类型

出土地

资料来源

1

金凤簪1件

立体凤头型

湖南津市涔澹农场青龙嘴窖藏

《湖南津市发现元代金银器窖藏》

2

金摩羯托玉凤簪1件

立体摩羯托凤型

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黄氏夫妇墓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3

飞凤银簪2件

立体凤踏祥云型

湖南益阳县八字哨乡关王村

《益阳县发现的宋元银器窖藏》

4

大金凤簪2件

小金凤簪6件、舞凤回首金钗1件

立体飞凤型、平面团凤型

湖南临澧县新合公社

《临澧县新合出土一批窖藏金锒器》

5

金摩羯凤簪2件

立体摩羯托凤型

湖南临澧县新合乡龙岗村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物全集3金银器(三)》

6

凤鸟银簪2件

凤踏祥云型

湖南株洲县堂市乡楼厦村银器窖藏

《湖南株洲元代银器》


银凤簪1件

凤踏祥云型

湖南石门县雁池乡银器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7

衔挑牌银凤簪3件

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凤型

湖南石门县雁池乡银器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8

金凤簪1件

凤踏祥云型

湖南石门县新铺乡黄家峪村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9

银鎏金凤簪首1件

立体凤头型

湖南攸县桃水镇褚家桥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0

衔挑牌银凤簪1件

凤踏祥云型

湖南攸县桃水镇褚家桥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1

银团窠式凤凰簪首1件

平面飞凤型

湖南攸县桃水镇褚家桥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2

银凤簪1件

凤踏祥云型

湖南澧县城关镇珍珠村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3

银凤簪1件

凤踏祥云型

张家界市永定区汪家寨村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4

银凤簪首2件

凤踏祥云型

涟源市桥头河镇石洞村元代窖藏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发现与研究》

15

凤纹银簪2件

平面团凤型

内蒙古敖汉旗南塔乡三家村

《敖汉旗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窖藏》

16

凤纹银簪1件

平面团凤型

内蒙古敖汉旗四家子镇南大城村

《敖汉旗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窖藏》

17

金凤首银簪1件

立体凤头型

内蒙古多伦县境内砧子山墓地

《元上都城南砧子山南区墓葬发掘报告》

18

金双凤簪1件

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凤型

山西灵丘曲回寺遗址元代金器窑藏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二》

19

玉凤金簪1件

立体凤踏祥云型

河北石家庄市后太保村

《石家庄市后太保元代史氏墓群发掘简报》

20

玉凤簪1件(残)

立体飞凤型

上海松江区西林塔元

《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

宋元时期的凤首簪钗发现地域范围较广,不仅出土于墓葬和地宫,还有南北各地的金银器窖藏(见表一及表二),出土时还伴有其他金器首饰或生活类用品。就发现情况来看,元代出土数量最多,并以金质为常见。依据出土资料中凤首簪钗的造型特征,可分为立体凤头型、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凤型、立体凤踏祥云型和平面飞凤型几类:

1.立体凤头型。与宋元绘画、壁画中描绘的大致相同,立体凤头型主要突出凤凰头部,凤凰尖喙、闭嘴,颈后的羽毛飞扬飘动,凤身较小或省略。江苏涟水妙通塔宋代地宫的金凤簪是此类型中的精品,凤鸟曲颈昂首,用两枚金片分别捶鍱后扣合而成。凤的脑后和颈部装饰羽翎,两翼平张。簪身呈管状,饰有细密的羽毛纹[13]。宋代凤头型实物还有江西中成堂收藏的鎏金凤首银簪。陕西临境背河村也出土一件造型相似的金凤钗,地域范围虽属金代,但保留有北宋中原特点,可见中原传统文化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至深。

涟水妙通塔地宫出土宋代金凤钗 江西中成堂藏南宋鎏金凤首银簪

陕西临境背河村金代窖藏的金凤钗

2.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凤型。即将凤的尾羽和双翼铺展开来做成托起凤身的平台,凤的上半身分别锤鍱打造扣合而成,再焊接于凤翅上。有的凤嘴中衔有花结、菱角等不同的缀饰,很像唐代壁画中的“凤衔珠”。此类凤首簪钗多出土在南方地区,如浙江百江镇罗山乐明村墓葬的一对南宋银脚金凤钗,湖南石门雁池乡元代窖藏的银凤衔花结簪。还有一种罕见的双凤头的造型,是所谓元曲中的“交股钗袅双头凤翘”,实物有山西灵丘曲回寺遗址元代金器窖藏的金双凤簪。

南宋银脚金凤钗 百江镇罗山乐明村墓葬出土

银凤衔花结簪 湖南石门雁池乡元代窖藏出土

金双凤簪 山西灵丘曲回寺遗址元代金器窑藏

3.立体凤踏祥云型。南宋官窑博物馆曾展出的一件由中成堂收藏的金凤簪,金凤展翅高飞,凤嘴还衔有各种坠饰,为宋代凤踏祥云型的典型。河北易县大北城出土的辽代凤踏祥云为金凤首银簪,采用分体式制作,祥云一端卷作长管,内插扁圆的钗身。内蒙古赤峰市征集的一件同样是分体式,凤凰更加写实,具有动感[14]。玉质的凤踏祥云也偶有发现,石家庄市后太保村出土的玉凤金簪首是元代的精品[15]。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造型,凤脚下的祥云变幻成了摩羯鱼,或许是与佛教信仰有关,实物如湖南临澧新合元代窖藏的金摩羯托凤簪。

南宋凤衔花结金簪 江西中成堂藏 辽代金凤银簪 河北易县大北城出土

辽代鎏金凤首银钗 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元代玉凤金簪 石家庄市后太保村出土

4.平面飞凤型。平面型的凤首簪钗在宋元时期都比较流行,但风格迥异。宋代的以浙江地区最具特色,基本形式都是一雄一雌相对组合,如浙江白马镇高爿窖藏的一对银鎏金凤簪;也有雌雄双凤与花卉的组合纹饰,如德清武康银子山出土的一对:凤衔菊花和凰衔牡丹。元代的以湖南地区特征最明显,多采用簇镂的团凤,或是舞凤回首的造型,有的饰片上有边框,有的无边框,大多是用两枚金片或银片打造而成,如湖南澧新县合窖藏出土的舞凤回首金钗和湖南攸县桃水镇褚家桥窖藏出土的团窠式凤凰簪首。

南宋银鎏金凤凰纹花头簪 白马镇高爿窖藏出土

南宋银鎏金凤凰衔花簪 德清武康银子山出土

左:元代舞凤回首金钗 湖南澧新县合窖藏出土

右:元代银团窠式凤凰簪首 湖南攸县桃水镇褚家桥窖藏出土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的凤首簪钗已经摆脱了唐代凤凰与植物或动物纹样相结合的特点,开始注重对凤鸟翎羽、眼睛等细处纹样的装饰,整体造型仍为昂首欲飞状,更具有写实风格[16]。制作工艺上,凤首簪钗通常以金片、银片捶鍱制作凤鸟并錾刻纹饰,再焊接成形。玉质的则将玉片加工成凤鸟后再线刻细部纹饰。分体式凤首簪钗连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簪首与簪脚质地相同的情况下,将两部分进行焊接;二是将簪首的末端制成中空的筒状,将簪脚的金、银杆插入簪首的銎孔内使二者连接固定。簪首为玉质,簪脚为金或银的混合质地的凤首簪,因无法焊接,采用插入式并加以金、银丝栓系使之牢固。

三、明代凤首簪

明代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对于冠服制度规定最严格的朝代,为了维护上层的礼法,统治者对于冠服中的纹样、颜色、材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女性佩戴的簪钗也不例外。明代簪的使用多过钗,凤首簪一跃成为了封建王朝高贵女性的象征,佩戴者通常是皇族女性或者朝廷命妇。此时的凤首簪造型更为程式化,风格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根据明代的冠服制度可分为两类:一是皇后、嫔妃的礼制用凤首簪,在接受册封、参加祭祀或重大朝会时插戴,二是皇后、嫔妃、命妇的常服用簪,用来搭配日常的穿着。

1.礼制凤首簪。据《明史》卷六十六后妃冠服载,永乐三年定制的皇后常服中有“金凤二,口衔珠结”[17]。此处的“金凤二”便是礼制凤首簪,它是皇帝纳后及皇太子、亲王纳妃的纳徵礼物之一。造型为金凤脚踏祥云,振翅欲飞,在正式场合插戴于凤冠的两侧,插戴效果如明成祖后像。礼制凤首簪基本上都出土于明代藩王或是宗室成员的墓葬,如湖北钟祥的梁庄王墓、湖北蕲春荆端王次妃墓,江西南城益端、益庄、益宣三代藩王墓等(见表三)。

明成祖皇后仁孝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礼制凤首簪的制作工艺主要采用累丝加工,如梁庄王墓出土的一对[18],除凤头捶鍱而成,其余部分先用累丝编织、缠绕出凤的外部轮廓,再用小卷丝将内部平填。还有一种由金片捶鍱、焊接而成,如益宣王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一对。明代中后期开始盛行在金累丝凤簪上镶嵌宝石,这与郑和下西洋后宝石贸易的发展有关,实物如北京董四墓村明墓出土的镶嵌红蓝宝石的金凤簪。有的凤簪簪柄上还刻有铭文,如明益端王妃彭氏的金凤簪,錾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贰两外焊贰分”;明益宣王妃孙氏的金凤簪,錾刻“大明万历庚辰五月吉旦益国内典宝所成造珠冠上金凤每只计重贰两贰钱八分整”,可知金凤簪制作机构既有中央“银作局”,也有藩王府自造[19]。

梁庄王墓出土金累丝凤簪

左:益宣王夫妇合葬墓出土 金凤首簪

右:北京董四墓村明墓出土 金镶宝凤首簪

表三 藩王墓出土礼制性凤簪

序号

出土凤首簪

年代

墓葬

出处

备注

1

金累丝凤簪一对

湖北钟祥梁庄王朱瞻垍墓墓

《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发掘简报》


2

金凤簪一对

江西南昌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吴氏墓

《南昌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发掘简报》

出土时喙衔珍珠串

3

金凤簪一对

江西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墓

《江西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发掘报告》

“银作局”字样

4

金凤钗一对

江西南城明益庄王朱厚烨墓

《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墓出土文物》

“银作局”字样

5

金凤簪一对、衔珠金凤簪一对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南城明益宣王夫妇合葬墓》

“银作局”字样、“益国内典宝”字样

6

金质双凤一对

湖北蕲春荆端王次妃刘氏墓

《刘娘井明墓的清理》

镶嵌宝石

明代还有一种宫廷御赐的金翟簪,因造型似凤,常被误认为凤首簪。“翟”与现实中的长尾雉鸡形象吻合,顶上无冠,颈部较粗,尾羽细长,非锯齿或火焰状[20]。根据明代舆服志,只有后、妃、公主(皇帝之女)才能使用金凤簪,其他品级的女眷只能使用翟纹簪。出土金翟簪的墓葬有南京板仓徐俌夫人墓、北京丰台万贵夫妇合葬墓等。

南京板仓徐俌夫妇墓中出土的金翟簪 北京万贵墓出土的金翟簪

2.常服凤首簪。皇室女性或贵族妇女所用的常服用凤首簪款式多样,可以插戴于䯼髻的不同位置,有顶簪、挑心、掩鬓等。凤首顶簪戴于䯼髻顶部,起到支持和固定发髻的作用。为了使插戴时能够展现凤鸟飞翔的正面形象,凤尾会制作成向上打开,有如孔雀开屏。如北京董四村明墓出土的两件。

董四墓村明墓出土的两件凤首顶簪

凤首挑心因插戴在䯼髻正面最为吸睛的位置,所以制作的玲珑奇巧。造型上采用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方式,簪脚多为扁平,自下向上倒插入发内,如江阴夏元贞妻邹氏墓出土的金嵌宝凤凰挑心,簪首的凤鸟以金片锤鍱而成,凤昂首展翅,通体镶嵌红蓝宝石。也有凤凰和其他纹饰组合而成的,如江西南城益宣王夫妇墓中出土的金镶宝王母驾鸾挑心。

江阴夏元贞妻邹氏墓出土的金嵌宝凤凰挑心 江阴博物馆藏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

凤首掩鬓插戴在左右两鬓,外形似云朵或团状,为平面型,簪脚扁平,自下而上倒插入发内。如明益宣王夫妇墓出土的金镶宝凤纹掩鬓,以扁体金丝编绕成唐藻纹为地纹,云朵上镶嵌浮雕式的飞凤一只,凤体周围还镶嵌了各色宝石。辅国将军朱拱禄夫妇墓出土的镂刻双凤穿花金掩鬓,云形簪首内分别压铸了一对飞舞的金凤凰。

明益宣王朱翊鈏孙妃 金镶宝凤纹掩鬓

辅国将军朱拱禄夫妇墓出土 镂刻双凤穿花金掩鬓

凤首小插,没有特定的插戴规则,可随意插于发髻上。江西南昌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的白玉凤鸟纹簪,是明代少见的玉凤首簪,采用了镂雕的手法制作出凤凰的头部,具有宋代遗风。

明代白玉凤首簪 江西南昌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

总的来说,由于明代等级制度的严苛,凤首簪主要是皇室和贵族妇女的专属饰品,材质主要是金银,造型设计新颖华丽。官造凤首簪工艺考究,继承了唐宋以来金银器制作传统工艺,不仅运用累丝、锤鍱、錾刻等,还流行镶嵌宝石。明代后期,凤纹逐渐减弱了象征阶层等级的功能,虽然民间也可以使用,但消费对象仍是社会上的富庶阶层。

四、清代 凤首簪

清朝是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满汉文化近三百年的交融使人们的衣冠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技术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使清代的首饰与前朝相比独具特色,材质与工艺也与前朝大不相同。虽然满汉族妇女的发式有着差异,但依然流行插戴凤首簪,并且使用数量仍多于凤首钗。其与此前的凤首簪钗几乎来自考古发现不同,清代的凤首簪以传世品为主,时代近,保存完好者多[21]。根据馆藏资料,大致可分三类:

1.凤钿上的凤簪。钿子是满族妇女经常佩戴的发饰,而凤钿是皇后、贵妃等高等级女性的专属物品,由宫廷制作。凤钿上的凤簪是钿花中的一个构件,可以单独当发簪使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五凤钿子,集点翠、累丝、辑珠、镶嵌宝石等多种工艺,钿子正面有五只采用立体与平面手法相结合而成的凤簪,以此为制式的凤簪,插戴效果如故宫藏《胤禛行乐图像》中所绘,用来装饰两鬓。

金点翠五凤钿子 故宫博物院藏 《胤禛行乐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2.累丝与镶嵌的凤簪。前朝的金累丝凤簪在清代继续流行,但在造型艺术和技法上,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如北京海淀区巨山农场地区出土的金累丝凤凰气通簪,延续了宋元时期簪首的造型,突出凤的头部,簪脚作成镂空纹样,累丝工艺更加工整。扬州出土的金凤簪,立体制作的凤凰头戴红宝,口衔金珠,羽毛镂编的一丝不苟[22],其镶嵌工艺凸显了清代的特色,喜用珍珠与宝石作搭配,镶嵌的更加精致。此外,清代出现的“鹦哥架”为金累丝凤簪的新样式,《明清民歌时调集》中有唱曲:“蝈蝈笼儿鬓边斜带的鹦哥架”,可见其曾风靡一时。实物如首都博物馆的藏品,簪首是一只金累丝凤头挑竿,凤口衔环,下方缀有一鸟笼,鸟笼中有一只小鸟站立在横杆上,旁边还有两个鸟食罐。上述凤簪都是清代贵族女子钟爱的类型。

清金累丝凤凰气通簪 北京海淀区巨山农场地区出土

扬州出土的清代金凤簪 清金累丝凤衔鸟笼簪 首都博物馆藏

3.穿珠点翠的凤簪。点翠是清代凤首簪最大的特色,点翠即把翠鸟的毛羽细细平铺,均匀粘贴在金银器上,使之更加金碧耀眼,工艺上要求平整服帖,不露底[23]。此外,用作镶嵌的珠宝则有翡翠、珊瑚、碧玺、映红石、宝烧石、石榴石等[24]。此类凤首簪以清宫旧藏为精华,平面造型有沈阳故宫藏珍珠凤凰发簪,以银为胎,錾刻飞翔的凤凰,凤的头颈、后背及羽翅均连缀珍珠,翅根烧蓝为饰。平面对凤有苏州博物馆藏金点翠镶宝凤簪、赤峰博物馆征集的珊瑚珠宝银凤簪。立体造型的如同凤钿上的样式,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铜镀金凤簪和银镀金凤簪,簪上还栓有清代负责收赊的太监所写的黄签,上面记载了确切的年月日,如“嘉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收”、“同治元年三月十七日收”等。

清珍珠凤凰发簪 沈阳故宫藏 金点翠镶宝凤簪 苏州博物馆藏

珊瑚珠宝银凤簪 赤峰博物馆藏

铜镀金凤簪 故宫博物院藏 银镀金凤簪 故宫博物院藏

五、结语

凤首簪钗是中国古代发饰文化的缩影,通过它们可以领略到古人在不同时期的审美风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凤首簪钗的制作工艺在逐步提升,制作手法越加精美,凤首簪钗由单纯的固发功能发展为固发、装饰的双重作用。唐代的凤首簪钗多为平面塑造,从宋代开始凤首变得极具立体感和写实主义,辽金元时期的凤首簪钗颇具草原民族洒脱豪迈的风格。明代以后,凤首簪的使用多于凤首钗。明代的凤簪宫廷气息浓厚,更多的强调使用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清代的凤簪则追求材料的稀有珍奇和制作的精工纤巧,以富丽堂皇、装饰繁缛为特点。纵观凤首簪钗的发展演变,体现的是古人的创造思维和聪明才智,凤首簪钗不仅解决了自古以来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物质问题,并在其演变过程中蕴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对情感的寄托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作者单位:南京吴敬梓纪念馆)

参考文献:

————————

[1]马大勇.盛唐祥瑞凤穿花[J].东方收藏,2014(3):29-37

[1]葛龙.唐宋金银发钗探析[D].河南:郑州大学,2013

[1]吴艳荣.唐代的“凤凰热”[J].江汉论坛,2007(5):106-110

[1]田小娟.武惠妃石椁线刻女性服饰与装束考[J].文博,2013(6):39-46

[1]卢秀文.敦煌石窟中的女供养人首饰—发簪[J].敦煌研究,2009(2):23-30

[1]邓莉丽、顾平.唐宋凤形簪钗研究[J].艺术工作,2016(8) :89-91

[1]毛波. 长兴下莘桥出土的唐代银器及相关问题[J].东方博物,2012(44):9-21

[1]张玉兰.浙江临安五代吴越国康陵发掘简报[J].文物,2002(2):4-34

[1]陈诗宇.从花树冠到凤冠——隋唐至明代后妃命妇冠饰源流考[J].艺术设计研究,2017(1) :20-28

[1]马大勇.盛唐祥瑞凤穿花[J].东方收藏,2014(3):29-37

[1]郝亚婷.宋词中的女性头饰[J].文物天地,2018(5):94-99

[1]张松林、张得水.登封王上村宋墓壁画赏析[J].收藏家,1999(12):2-5

[1]张学明、贺云翱等.江苏涟水妙通塔宋代地宫[J].文物,2008(8):20-32

[1]许晓东.契丹人的金玉首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6):32-47

[1]王会民、张春长.石家庄市后太保元代史氏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6(9):47-57

[1]葛龙.唐宋金银发钗探析[D].河南:郑州大学,2013

[1]王家梦.明代发簪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6

[1]梁柱.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3(5):4-23

[1]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图说[J].收藏家,2008(8):57-64

[1]柳彤.龙凤辨微——从首都博物馆藏金银器上的龙凤纹样看明代宫廷的等级规制[J].收藏家,2019(6):73-78

[1]扬之水.清代金银首饰的名称与样式[J].形象史学研究,2013(4):199-234

[1]方晨、周长源.扬州出土的明清金首饰[J].东南文化,2003(8):6-21

[1]扬之水.中国国家家博物馆藏清代首饰服装知见录[J].收藏家,2008(8):126-146

[1]扬之水.中国国家家博物馆藏清代首饰服装知见录[J].收藏家,2008(8):126-146

(声明:敬请转载的平台或个人,转载时应保持原文本貌,标注明确来源,附上原创单位猛虎文化公众号的二维码。请理解支持!)

《猛虎文化》公众号子版块

<文物考古> <玩藏天地>

<市场评论> <工匠精神>

<中国美术> <西方美术>

<百家人物> <人文生活>

<学术思潮> <学艺初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