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已备好 待君来取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傻丫头oq9h5f23 2021-11-07
编者按:本课例已经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年7-8月合刊上,敬请各位同行指正。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秋玲教授和赵宁宁教授指导。

图片


创建小说天地,寻找成长启示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庄春美1     张秋玲2
【佛山市顺德区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广东, 52830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首个小说单元,选编的三篇小说围绕“少年成长”的人文主题展开叙述,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的视角观察世间百态。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小说的社会意义,推动自我成长,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了“建构维度,梳理情节”“选取角度,品析人物”和“比较研读,归纳主题”3个课段。以探究主题、成长自我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感悟小说,缩写小说。
 
【关键词】 小说教学  活动探究  少年成长  
 
【设计意图】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含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大板块。阅读板块围绕“少年成长”的人文主题,选取了三篇小说:有通过对旧中国及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引起少年沉思社会的《故乡》,也有通过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触发少年辨析人性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借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自己引起少年启发自我的《孤独之旅》。作为首个小说阅读单元,单元导语提示阅读本单元小说,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写作板块要求学生学会缩写,综合性学习则以走进小说天地为内容。根据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为一体的特色,设计为“创建小说天地,寻找成长启示”。
核心任务为“创建小说天地”,以建设“书香校园”为情境,在九年级一楼连廊处划分出两大主题区,一是以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素材来展示的“少年成长”区,二是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素材来展示的“社会百态”区。以此驱动学生研读小说文本并完成转换视角叙写故事、建构人物词汇库、写主题感悟和缩写小说等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情节梳理和人物赏析的方法,表达对小说主题的看法,获得成长的启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分为三个课段,以单元目标为导向,以探究主题、成长自我为核心,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第一课段“建构维度,梳理情节”,学生通读小说,以表格或示意图的形式梳理故事情节,并学会转换视角写故事;第二课段“选取角度,品析人物”,学生精读小说,建立人物档案与词汇库,品读人物;第三课段“比较研读,归纳主题”,学生比读小说,分别归纳三篇小说的主旨,研讨三篇小说在主题上存在的共性特征,并开展“我想对您(你)说”的写信活动表达获得的成长教益,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说缩写。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学生初读文本,学会从线索、结构和场面的的维度,借助表格或示意图的形式,梳理小说情节。
2.学生品析语言,学会从人物描写、情节及环境的角度,以填写人物档案、建构人物词汇库的活动,品析人物形象。
3.学生比读小说,研讨小说主题的共性特征,通过写信表达获得的成长教益,并学习缩写。
二、思维目标
1.学生在梳理情节、品析人物及研讨小说主题的过程中,提升归纳与辨析能力。
2.借助缩写活动锻炼学生有效提取重要信息,有条理地整合信息的能力,增进思维的概括技能。
 
三、价值目标
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教益,树立学会坦然接受艰苦条件的锤炼、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毅力等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构建维度,梳理情节
 
核心任务:借助表格或示意图梳理情节,转换视角写故事,布置小说天地的“故事展示栏”。
 
一、学习任务
1. 学生初读课文,学习从线索、结构和场面的维度梳理故事情节。
2. 学生布置小说天地“故事展示栏”。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鲁迅《故乡》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曹文轩《孤独之旅》。
四、完成任务
学校正在建设“书香校园”,九年级计划在一楼的连廊处创建“小说天地·少年成长”的展区,展区分为三个板块:“故事展示栏”“人物特色栏”和“主题文化栏”,布置素材源于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成果。
【活动一】
小刘同学发现《故乡》这篇小说主要抓住故乡的变化展开叙述,其变化含故乡的环境与故乡的人,可根据过去到现在这一时间线索来梳理情节,示意图如下,请补充完整。
                                              
图片
 
方法小结:除了可根据线索梳理小说情节,还可从结构和场面的维度进行梳理,归纳如下:
 
情节梳理三个维度
1.线索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2.结构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3.场面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活动二】
语文科代表说,《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是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展开叙述的,情节曲折,具有鲜明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可从结构的维度梳理,请填写结构图。
 
图片
 
【活动三】
请同学们根据前两篇精读小说的学习经验,自读课文《孤独之旅》,梳理故事情节,并以图表表示。
 
提示:根据杜小康心理变化这一线索进行梳理。
  
孤独之旅
 
行程
心理变化
相关语句
最初
拒绝去放鸭
“我不去放鸭了”“带着哭腔”
途中


到达放鸭地点
恐惧、胆怯

放鸭初期


放鸭中期


经历了暴风雨


八月的一天清晨


 
班长组织各小组的组长评选出十份最佳图表,布置连廊处小说天地的“故事展示栏”。
 
五、学习评价
 
请从本单元的小说中选出任意一篇,转换视角写故事,如通过水生或宏儿的视角来写故乡等,300字左右。完成后评选最优十篇,在“故事展示栏”展出。
 
第二课段:选取角度,品析人物
 
核心任务学习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填写人物档案,布置小说天地“人物特色栏”。
 
一、学习任务
1. 学生精读课文,学习从人物描写、情节、环境的角度品读人物。
2. 学生布置小说天地“人物特色栏”。
二、课时安排:4课时
三、学习资源
鲁迅《故乡》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曹文轩《孤独之旅》
四、完成任务
第一小组在“故事展示栏”的布置工作中表现出色,第三小组也不甘示弱,打算在“人物特色栏”中一展身手,他们以填写人物档案的形式品析人物,规划如下:
【活动一】
《故乡》在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使用了大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他们想从人物描写这一角度来分析闰土的形象,请你帮助他们梳理出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尝试概括分析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不同的形象中蕴藏的性格变化,完成人物档案。
 
人物档案:闰土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图片
  
图片

人物描写的语句
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的语句
人物形象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动作




 
语言




 
神态




 
方法小结:创作小说可借助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改变,另环境描写可通过交代社会背景或渲染氛围等服务于人物刻画,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品读人物:
 
图片

 
【活动二】
小陈同学说,《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塑造了两个于勒的形象,一个是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一个是“我”眼中的“于勒”,可以从故事情节和社会关系这两个角度来品析于勒,请你帮助他把档案填写完整。           
 
人物档案:于勒
图片

【活动三】
回顾《孤独之旅》的情节梳理,再读课文,思考可以从什么角度品析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请制作关于杜小康的人物档案。
提示: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杜小康的形象。
 
人物档案:杜小康
图片
 
行程
心理变化
人物形象
最初
拒绝去放鸭
不敢面对现实
途中
迷茫、胆怯

到达放鸭地点


放鸭初期


放鸭中期


经历了暴风雨


八月的一天清晨


 
班长组织同学们通过投票评选出最优秀的十份人物档案,布置小说天地“人物特色栏”。
 
五、学习评价
请整理出本单元小说所涉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分别给人物建构词汇库,填入你对该人物评价性的词语。完成后评出五份优秀作品,在“人物特色栏”展出。
 
第三课段:比较研读,归纳主题
 
核心任务:研讨小说主题的共性特征,开展“我想对您(你)说”的写信活动,布置“主题文化栏”。
 
一、学习任务
1.学生借助填空的形式分别归纳三篇小说的主题,并研讨小说主题的共性特征。
2.学生开展“我想对您(你)说”的写信活动,检测获得的成长教益。
3.学生评选优秀的学习成果,布置小说天地“主题文化栏”。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鲁迅《故乡》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曹文轩《孤独之旅》
四、完成任务
    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小说天地”的“故事展示栏”和“人物特色栏”两大区域已布置完成,现语文老师正带领着学生开始“主题文化”区域的布置工作,活动正火热地进行着。
【活动一】
1. 关于归纳主题的活动,同学们制定了模板,请按照模板对三篇小说的主题进行归纳:
 
(1)《故乡》一文,通过返乡的成年人“我”的视角,展现出                        
                   的景象,与其形成对比的,则是                                                ,强烈的对比中寓意着作者                                                                                                                             。
(2)《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                                的故事,前后的巨大反差揭示出                                                                          
(3)《孤独之旅》通过写                      ,让读者产生                                                                                                  的思考。
 
2. 阅读本单元小说可发现世界,认识社会,推动自我的成长。请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探讨这三篇小说在主题上存在的共性特征。
 

图片


【活动二】
作为少年的你是不是也像文中的少年一样对社会或人生存有困惑?请以“我想对您(你)说”为题,用初三学子的身份给三篇小说的作者或小说中的人物写一封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写你研读小说后解决了成长中的哪些困惑,或所获得的启示等,300字左右。并评选出优秀信件在“主题文化栏”展出。
 
×××:
    您(你)好!
                                                                                                                                           
                                                                                        
                                                                                               初三学子:
                                                                        年   月   日
 
五、学习评价
1. 请认真研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提示,归纳缩写的概念、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缩  写

概念


要求


方法


注意事项


2. 请从《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孤独之旅》三篇小说中选择一篇,列写缩写提纲,补充完整题目“ 《×××》缩写”,以300左右的文字尝试缩写。并评选出十份优秀作品在“主题文化栏”展出。
 
列提纲需注意:
 
(1)思路要清晰,原文写作顺序不可更改。
(2)文章的重点在缩写,而非感受,不能大谈领悟。
(3)要突出缩写中心,体现详略,可拟列条目后备注要写的字数。
(4)明确用词,可从原文中选出的关键词标注在提纲中,语言贴近原文,准确生动。
 
 
【单元整体评价】
 
一、单元设计反思
统编初中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以“少年成长”为主题,选编了三篇小说,属于首个小说单元。根据单元导读的要求,单元整体教学以梳理情节、品析人物、研讨主题为核心内容,三个课段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研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归纳、辨析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自我。
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单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不足以巩固情节梳理及人物分析的方法,需要延续到课外的阅读中去。二、在归纳三篇小说主题的共性特征上,学生可能存在困惑,教师可以给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三篇小说是基于什么原因编排在同一个单元的,共同承担着什么任务,期待读者从中获得什么?学会与文本及作者进行对话,准确把握主题。三、缩写不是片段式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一两堂课上,应让缩写走出课堂,成为学生手中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可以用来整合语文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运用于不同文体的课文中去,在学习名著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缩写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名著。
 
二、测评反馈
本单元的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激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无尽思索。现在请你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其一,发挥你的想象力,对小说进行续写或改写。
 
1.《故乡》文中说:“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300字左右。
 
2.想象一下,假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插叙片段。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苏岗社区德胜东路2号碧桂园中滨花园C区
工作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京师励耘实验学校
手机:159190629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