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荠菜花 | 最朴素的乡村野花

 娟然古诗词 2021-11-08

野百合也有春天
潘越云 - 新曲与精选

荠菜,是一种野菜。荠菜开花为白色,小小的,星星点点地在春风中摇曳,成片的荠菜花配着田野格外有朴素之美。


《诗经·邶风·谷风》中有一句常被引用: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意思是:“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而这个荠就是延续了千年至今还在称呼的荠菜。

荠菜鲜嫩甘甜,《尔雅》中有言:

“荠之为菜为最甘,故称其为甘如荠。”

清·薛宝辰《素食说略》说:

“荠菜为野蔌上品,煮粥作齑(jī),特为清永。以油炒之颇清腴,再加水煨尤佳。”

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品尝过荠菜的甘美了。


屈原曾以荠菜为例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不和小人为伍。他在楚辞《九章·悲回风》中写道: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意思是:苦荼和甜荠从不在同一块地里生长,兰草芷草也只在幽深处独含清香。


历史上文人墨客也多有吟诵:

01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风吹来,红梅、早樱、杏花、桃花、梨花次第绽放,荠花和榆荚虽然生长在深村里,不像那些花儿引人注目,但也有春风为自己而来,小小的亦生命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正所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别忘了山谷的寂寞的角落里荠菜花也有春天

不过,把荠菜花写得最美的还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他在《鹧鸪天》中写道: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意思是:城里的桃红李白多娇美啊,可是它们却经不起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正在那溪边盛开着的荠菜花。


02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坡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朴素的乡野姑娘

03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南宋·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前两句写农村恬静而又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春意图啊。

平野上的荠菜花

04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唐·白居易
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
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05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墙根下的荠菜花

06
出游归卧得杂诗
南宋·陆游
荠花如雪满中庭,乍出巴蕉一寸青。
老子掩关常谢客,短蓑锄菜伴园丁。


07
闻鸠鸣有感
宋·曹组
鸣鸠一声斑竹林,怀远感时惊寸心。
却忆南园春半夜,荠花如雪草初深。

荠花如雪

08
食荠
南宋·陆游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传夸真欲嫌茶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09
荠菜
宋·方回
斗草吴王眩越娃,终然轮与老陶家。
雪挑霜煮春无尽,不似吾园荠菜花。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节选):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径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张洁《挖荠菜》(节选):

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