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实证明,老人“归去”之前,总会做这四件事,家人要做准备

 舒山有鹿 2021-11-08

b1921c6b1eef4abd802ca3b06f685538.jpeg

01

枯荣有定,生死由天。

一枯一荣,这都是时间的发展轨迹。一得一失,这更是人所不能决定的。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离开,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当我们睁眼看到这世间的那一刻,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注定要履行这一生的使命。当我们完成了这一生的使命之后,那我们就得闭眼离开了。

谈到“生死”这个话题,其实每个人都不好受。但是,我们不接受生死,生死就是否不存在呢?可以说,唯有接纳生死,才能看淡生死。

一年春夏秋冬,有太多的事物需要经历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衰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个人都选择捂住耳朵,选择逃避。

就拿一个“老人”的余生来说,只要这个老人上了年纪,已经退休,那他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就只能是“归去”罢了。

经历了一生之后,潇洒地离去,也许就是“烟花归于平淡”的现实。不过,在人归去之前,终究会有事儿发生。

老人离开之前,总会做这4件事,家人要做好准备。

a7b5d93b4a3c466a8afb215fc15e153e.jpeg

02

离开之前,老人会做出“奇怪”的举动。

经历过亲人离去的人,应该能感受到,当一个人即将离去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举止绝对是“异于寻常”的。

有一些老人,他们本就不喜欢吃酸溜溜的食物。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想吃了,而且还吃了许多。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离开了。

有一些老人,他们本就是薄情冷漠的人。但在某一天,他们却变得深情起来,不是叮嘱你要怎么做,就是劝告你要如何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也就离开了。

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家中的老人会做出如此奇怪的举动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着习惯性的记忆和印象。这个时候,当别人做出了非刻板印象的事儿时,人们就会对他感觉到奇怪。

老人之所以做奇怪的事儿,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性情转变了,而是他们感觉到大限将至,也就想多做一些事儿,尽量减少遗憾。

8c9d83b731174ca59537a5724c47c103.jpeg

03

离开之前,老人通常会“吩咐”身后事儿。

身前之事儿怎样,每个人都知道。但是,身后之事儿如何,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而是需要后代来完成。

曾有这么一位老人,他平时的身体特别健康,也特别喜欢爬山,到处旅行,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不过,70岁的某一天,他不折腾了,而是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上,他不仅安排好了资产的分配,还给外嫁的女儿留了点钱财,然后絮絮叨叨一会,基本上把关键的事儿说完了。

儿女们也特别疑惑,父亲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他们都认为,也许是父亲上年纪了,所以想把家庭的事儿安排好。

过了一个星期之后,这位老人家就在睡梦中去世了。那时候,儿女才感慨,原来父亲在家庭会议上的话,是身后事儿的吩咐。

当人感觉到油尽灯枯时,那他们就会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从而静待花落。

55c183a803e8488a9245af80eb0e8241.jpeg

04

离开之前,老人通常会“回到家乡”。

家乡是人之根,也是人之本。家乡和家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他出生时的地方,而后者是他倾尽一生所组建的场所。

为何中国人特别重视“出生地”,特别挂念自己的故乡?

因为出生时的固定记忆,让这个人无法忘怀。试想,普通人会忘了自己生于何方吗?有心人会忘了自己的祖业在哪里吗?

只要这个人还算有点良心,那他就会一辈子忠诚于自己的故乡,哪怕故乡再贫穷,他也愿意在年老之时回去。

在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人遵循“有始有终”的原则。在自己的故乡出生,在自己的故乡离开,一辈子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不离不弃。

因为中国人有着“故土”的观念,所以他们会在离开之前,故地重游一番。在他们看来,唯有魂归故乡,才是最好的结果。

提醒奔五的70后 人到中年,丢掉这三样东西,后半生会越来越好

05

离开之前,老人通常会“回光返照”。

中国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那就是“回光返照”。

何为回光返照呢?就是走到尽头的那个人,突然一下子变得特别精神,甚至给人一种无病无痛的感觉。可这种情况,只会持续一段时间。时间过后,那他就必须离开。

回光返照的情况,确实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而它并没有玄乎的地方,因为这是人体自然的反应。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当人的身体处于油尽灯枯的状态时,身体就会大量分泌出肾上腺激素,以此来提高人的精神气,让人暂时健康起来。

当肾上腺激素消耗完之后,那这个人就需要离开了。要知道,枯荣有定,每棵树都会有倒下的那一天。

对于生死,我们要敬畏。对于家中的老人,我们要敬重。一切,顺天应命,那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